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本届大会以“汇聚向上向善力量,携手建设网络文明”为主题,旨在打造一个网络文明理念宣介、经验交流、成果展示和国际网络文明互鉴的平台。

网络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网络文明建设成果斐然,实施了一批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出台了一批网络法律法规规章,开展了一批网络专项整治行动,打造了一批网络文明实践品牌,让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法治保障更加有力、生态环境更加清朗、文明风尚更加彰显。

生活中,很多网民称自己为“草根”,那网络就是现在的一个“草野”。要让“草野”繁花似锦而不是荒草丛生,就必须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要求的思想观念、文化风尚、道德追求、行为规范、法治环境、创建机制。举办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示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什么是真正的文明,来激发广大网民思想共振、情感共鸣、行动共进,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网络文明环境。

需要看到,截至目前中国网民数量达10.11亿,构成了全球最大的数字社会。网络空间纷繁复杂,文明创建任重道远。一段时间以来,网上历史虚无主义、网上水军、流量造假、黑公关、网上文娱及热点排行乱象广为诟病,用户账号名称信息违法违规、网络大V账号粉丝数量注水造假、恶意营销等问题影响恶劣。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对这些网络生态乱象,必须加强网络空间思想引领、文化培育、道德建设、行为规范、文明创建,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作风一抓到底、坚持不懈,涤荡网上的歪风邪气,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实现民族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以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为契机,通过理念宣介、经验交流、成果展示、文明互鉴等方式,大力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引导广大网民尊德守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引导全社会提升网络文明素养,满足亿万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一定能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

(摘编自《让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人民网2021年11月19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可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B.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还需继续出台网络法律法规规章,开展网络专项整治行动。
C.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广大网民思想共振情感共鸣、行动共进。
D.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能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明确指明了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的举办地、主题以及目的,言简意败。
B.文章第三段运用一些具体事例详细阐述了举办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的重要目的。
C.文章第五段阐述我国网络的发展规模生态乱象及建设方法,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D.文章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从而使观点的阐释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只有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才能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力量。
B.要想提升网民的综合素质,提高网民的地位,就要做到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
C.为了让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需要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坚决打击网络生态乱象丛生的现象。
D.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可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立涉农信息普惠服务机制,推动乡村管理服务数字化。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大数据技术的广泛运用,为就业、医疗、教育、交通、科普宣传、精神文明建设等各类民生应用场景提供了数据支撑,全国各地创造性打造省市县乡公立医疗远程全覆盖的“医疗健康云”,云上课堂与线下课堂集于一体的“智慧空中课堂”,乡村生活服务和金融服务结合的“惠农村”等数字化平台,推动了农村公共服务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极大促进了科学种养和农业精细化生产。可以预见,未来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的现代化和民生事业的普惠化,推动革除农村陋习,滋养乡风文明。

(摘编自丁煌、刘裕《以改革创新赋能数字乡村建设》)

材料二: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97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9.2%,行政村通光纤和4G的比例均超过了99%,农村和城市“同网同速”,在此背景下,手机正在成为“新农具”,直播正在成为“新农活”。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研究员王小兵指出,在部分刚刚脱贫的乡村数字化建设中,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沿海发达省市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行业间、行业内应用不充分问题突出,脱贫地区总体落后;二是投入差异较大,体现在投入总量、投入主体、投入渠道等区域差异大,脱贫地区投入量和主体少、渠道单一;三是部分地区建设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库建设、信息交互等各要素不畅通,运营能力水平低下。

在他看来,数字乡村建设应重点着力于智慧农业、乡村社会的数字化治理以及政府部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三个方面。同时,数字乡村的建设需要多方参与,不仅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撑,也需要相关企业把先进的技术带到乡村,与实际的生活、生产相融合,要把乡村的农产品带出去。

(摘编自赵超《数字乡村建设提速   为乡村发展添“智”提“质”》)

材料三:

人民网:如何看待数字技术在“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应用潜力?

彭剑波: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包括农业产业的数字化、乡村空间的数字化和新农人的数字化发展。意义在于有效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推动农业更高质量、更高效率发展,满足人民对于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同时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人民网:数字十农业,哪些场景值得关注?

彭剑波:智慧农场是数字化应用的典型场景。国外像荷兰的智慧农场,国内中粮的智慧农场做的都是不错的。智慧农场的实践中,农场环境可以通过BIM技术实现虚拟营造,更好地了解农场实时的生产情况,监测生产跟销售的匹配关系及时进行调整。

人民网:为乡村链接“乡愁”与未来,数字化能做什么?

彭剑波:对于乡村文化,一是对乡村遗产进行相应的保护,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人口向城区的流动,乡村很多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被遗弃,通过数字化手段来对其进行梳理、保护和展示是很好的形式。二是通过数字化转型,让更多的现代文化融入乡村生活,推动高质量的城乡融合,营造高品质的乡村生活。三是创新打造乡村文化IP,将文化遗产变成文化商品,向城市进行输出。

(摘编自《彭剑波:数字赋能高质量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1)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技术在“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应用,将有利于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B.智慧农场是数字化应用的典型场景,在智慧农场的实践中,可通过BIM技术虚拟营造农场环境,以了解农场实时的生产情况。
C.数字化手段可以对乡村很多被遗弃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保护和展示,为乡村链接“乡愁”与未来。
D.向城市输出具有乡村文化IP的商品,旨在促进城乡文化之间的交流及营造高品质的乡村生活,赋能乡村振兴。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具有乡村振兴与建设数字中国双重意义,可以预见,未来中国乡村的面貌将取决于科技的发展水平。
B.从《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可以看出,城乡数字鸿沟已逐渐缩小,这一巨大成绩将有利于数字乡村建设。
C.如今,手机正在成为“新农具”,直播正在成为“新农活”,这些变化都是数字化技术转变为新的生产要素的最终体现。
D.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在投入与建设方面有巨大差异的问题普遍存在,数字乡村建设不仅需政府的政策支撑,也需相关企业的参与。
(3)材料一与材料二在内容上有何异同?请根据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2022-10-19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世纪以来,世俗化写作丰富了文学生态的同时,对文学核心价值观的取向提出严峻挑战。呼唤大雅之声,以抵御愚乐文学,用强大的正面力量遏制文学的世俗化趋势。

应该看到,世纪之交以来,文艺世俗化的趋势已然显在。对此,俄国文化符号学家洛特曼的话可谓剀切:在接受过程中,只有将高雅的与低俗的、精英的与大众的融合在一起才能消除它们之间的界限,而这不仅是美学范式转换的典型表现,也是正在变化的内容的显著特征。应该承认只有将世俗文学纳入当代文学的版图,新世纪的文学生态链条才是完整的。

然而,文学的世俗化脚步不可能中规中矩不偏不倚,世俗化文学(比如毫无门槛的网络文学)在拓宽表现路径、走近大众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对此,尼采很早就指出:所谓文化与真正的艺术如此疏远和互相嫌恶对立,如同我们当代所目睹的这样。我们明白这样一种羸弱的文化为何仇恨真正的艺术,因为它害怕后者宣判它的末日。我的理解,先哲们所谓高雅的”“精英的”“真正的艺术,应该就是指向文学核心价值观这个命题。显然,与集中体现文学核心价值观的文学精品建构相反的是低俗文学。

在娱乐至死、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崇高、信仰、悲悯、关怀等这些曾经被文学写作者视为神圣美好的概念,在一些作家笔下已变成明日黄花,文学已不再是他们心目中神圣不可亵渎的伟大事业,他们用生花妙笔殚精竭虑地传达着快感,书写着利益,表现着愚乐,叙述着卑微,以迎合市场,迎合某些审美趣味不高的读者,这种远离核心价值观的文学,偷袭了读者的心灵,污染着社会的风气。原本,针砭生活中的阴暗与冷酷,鞭挞现实中的不良和鄙陋,应是为文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为文者的不二选择,其目的是为了向世人昭示人性的善美与纯真,激发人们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崇高的无悔追求,但不并的是,大量的低俗文学作品的蜂拥出现,使得人们读了之后,变得卑微而消极,悲观而厌世。这不能不让我们为之担忧!

作家们作为文学生产的主体力量,应该对自己有更严的约束和更高的要求,要深入大众生活,在个体与群体、历史与道德、物质与精神、悲剧与崇高、审美与功利等多种矛盾关系所形成的错位、冲突和张力中,构建经得起现实和历史考验的文学精品。作家们努力建构文学精品,是时代生活的要求,也是读者的殷切期望。人们希望并渴求文学精品的不断涌现,是希望在经济不断增长、生活走向富足的同时,能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人们有理由要求表现真善美的文学和他们在一起,不断地给他们以艺术享受和生活启迪。体现核心价值观的文学精品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是时代的也是全人类的。它们之所以能够与未来的人们对话,就在于其除了具有现实内容外,还具有潜在内容。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的文学。作家是时代之子,以其独特的艺术把握方式来反映自己的时代,表现自己的独特思考。一部渗透着核心价值观的文学精品在不同时代尽管会受到这样那样的评价,但构成作品的基本价值和基本元素则是不变的。

在当下,价值标准的紊乱几乎是前所未有,然而,这些似乎尚未得到人们的足够关注,也很少有人为此感到焦虑和痛苦,甚至以为是思想的空前多元而盲目愚乐着。这是十分危险的,也是很可悲的。因此,我们呼唤更多的能够体现核心价值观的文学大雅之声的广泛传扬,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唯此,都能形成抵御低俗文学的强大正面力量。

(摘编自人民日报《抵御愚乐文学遏制文学世俗化趋势》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世纪之交以来,文学的世俗化趋势已然显在,世俗文学对于新世纪文学生态链条的完整不可或缺。
B.在文学世俗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低俗文学、“愚乐文学”,它们远离了文学的核心价值观。
C.作家作为文学生产的主体力量应该努力构建文学精品,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读者的殷切期望。
D.在当下,紊乱的价值标准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也很少有人会为此感到焦虑和痛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整体上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证,环环相扣,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B.文化符号学家洛特曼认为应该将世俗文学纳入当代文学的版图,新世纪的文学生态链条才是完整的。
C.除了道理论证,文章还使用了对比论证等方法,让读者深刻认识到低俗文学价值导向的偏离。
D.世俗化文学不经意间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运用了比喻,生动形象,增强了说理效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文学世俗化带来的恶劣影响痛心疾首,因此强烈反对世俗文学,而呼唤“大雅之声”的传扬。
B.今天的作家已经丢掉了崇高、信仰、悲悯、关怀等这些曾经被文学写作者视为神圣美好的概念。
C.《红楼梦》是时代的也是全人类的,它能够跨越时空与未来的人们对话,是因为其具有“潜在内容”。
D.当下我国作家们致力于生产文学精品,应该力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同频共振,反映自己的时代。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强调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对我们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我们要牢记嘱托,牢固树立“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大力践行“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要坚持农田就是农田、农田必须是良田的发展共识。我们要用“长牙齿”的硬措施进一步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打好种业“翻身仗”,解决好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对标国内外最高水平,深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重视发挥种业集团的行业引领龙头作用,要重视推进品种审定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与时俱进,形成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引导企业致力于种业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早日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我们还要坚决抵制“舌尖上的浪费”,通过引导餐饮行业提供小份菜、开展形式多样的爱粮节粮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等方式,让“光盘”理念存之于心、践之于行,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

(摘编自《南方日报》2022年3月8日《聚焦“国之大者”守护粮食安全》)

材料二:

近日,国务院宣布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就是要回答农用地土壤质量家底问题。

我国分别在新中国成立初和改革开放后进行过两次土壤普查。时隔多年重启这项普查,最重要的推动因素就是粮食安全。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全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我国粮食产量高,同时也是世界第一粮食进口国,国际粮食市场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因此,中央反复强调,“越是有粮食吃,越要想到没粮食的时候。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我们还需要掌握土壤现状和变化趋势。在人们印象中,江南是鱼米之乡,但目前的真实状况是,耕地持续北移、南方自然条件更佳,雨水充足,粮食作物可以一年二熟甚至三熟,但北方光照和雨水则差了不少,粮食作物多为一年一热,这对耕地产能有很大影响。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显示,我国现有19. 18亿亩耕地,但位于6度以上坡度的耕地占近23%。

此外,土壤质量、健康安全是各方关心的大事。我国耕地利用强度比较高,化肥用量相当核人。农业农村部提供的数据显示,40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增加了2.2倍,但化肥用量增加了6.2倍。同时,耕地盐碱化、强酸化都比较严重。因此,土壤污染状况、是否重金属超标等,都就要先盘点清楚。掌握了这些基本情况,如何修复和利用耕地就有了方向。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2022年3月2日《做好土壤普查护航粮食安全》)

材料三:

习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把种粮大户组织起来,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要认识到,农业现代化是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基础,是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保障,其关键就在科技进步,核心是通过科技的力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绿色发展水平,使农业产业包含更多的科技含量、更大的就业容量、更好的生态质量。

在实际行动中,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要健全稳定的农业科技支撑机制。在这一过程中,要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使其更多投向农业数字技术创新等领域;鼓励和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农业数字技术、农业数字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抵押物的信贷活动,提升农业数字技术创新活动的融资能力;积极探索适合农业数字技术产品和服务的税收管理制度,通过设立农业科技金融资助专项经费、对农业科技型企业实施投资补助等,拓宽农业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要保障农业科技行动顺利开展,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持续夯实农村和偏远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要看到,智能终端等设备是农业数据采集、整合、共享、利用的窗口,是查询、了解、掌握农业生产信息、产品供求信息、农业交易信息的载体,要切实加快智能终端设备在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应用普及。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2022年8月9日《把握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着力点》)

1.下列对“粮食安全”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B.耕地是粮食安全的根本,必须要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
C.农业的“芯片”是种子,种源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只有充分依托科技,才能实现种源的自主可控。
D.虽然我国耕地持续北移,但只要我们充分利用科技,相同面积耕地上的生产效能是不会降低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要关注粮食的生产和储存,又要把好粮食消费的大门,双管齐下,确保粮食安全。
B.农业现代化是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基础,关键在科技进步。
C.政府的引导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农业数字技术信贷活动能够健全稳定的农业科技支撑机制。
D.我国耕地利用强度较高,化肥用量相当大,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土壤污染、肥力下降。
3.2022年某一天,我省某地接到有关耕地使用的投诉,如果你是调查组成员,你会从哪些方面展开调查?请结合材料信息加以概括。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遍应用,构筑了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从社交、娱乐、购物到出行,人们越来越多地借助各种网络平台。这一变化在赋能数字产业、释放科技创新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容忽视的挑战,短视频沉迷现象就是其中一种。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需要提升数字素养,运用数字化时代的伦理智慧加以调适。

近年来,数字伦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所谓数字伦理,是指立足以人为本,在数字技术的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方面应该遵循的要求和准则,涉及数字化时代人与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比如,在社会层面,如何弥补“数字鸿沟”,让数字技术的发展更加公平可持续;在企业层面,怎样避免技术滥用、不当采集用户数据,以正向社会价值创造为目标;在个人层面,应该怎样区分现实与虚拟,化解网络成瘾、短视频沉迷等困扰,解决注意力缺失、知识碎片化等问题。正确应对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挑战,才能让人们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主人,而不是被数字和算法驱使。

短视频沉迷等现象成为很多人的困扰,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科技加速创新,而观念、伦理和法律等相对滞后造成的。对此,应该充分运用系统思维,在创新发展与社会公平正义之间寻求动态平衡。一方面,对那些明显不正当的企业行为和严重的侵权行为,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监管,比如最近对平台垄断、侵害用户权益等行为开展治理;另一方面,应通过价值观、伦理规范等柔性调节,促使社会、企业和个人等多元主体更加重视数字伦理、提升数字素养,实现数字化时代的协同治理,迈向更加美好的数字生活。其中的关键,是明确造福人类、可持续发展、公众利益优先、共享科技红利等科技伦理原则,并通过制度安排、产品设计和服务规范,嵌入数字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各个环节。

对于生活在数字化时代的个体而言,数字素养意味着如何更好面对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数字化。今天,人们越来越多地独自面对各种电子屏幕和数字界面,每个人的注意力和行为数据也成为数字技术持续获取的目标。这一趋势不仅产生了隐私保护,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算法歧视与陷阱等问题,还造成了注意力缺失、游戏与短视频成瘾等心理与行为失调。改变的关键,在于个体能够在数字生活实践中反思数字技术对人的认知与行为的影响,学会自我调造适度节制,让自己掌握信息获取和遨游数字世界的主动权,而不是被碎片信息所淹没,甚至沉溺于数字娱乐不能自拔。要让数字娱乐和虚拟生活成为现实生活的补充,进而借助虚拟生活改善现实生活的质量,让数字技术服务于现实所需。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让科技造福社会和人民,需要全社会提升数字素养,让科技成为自我实现与追求美好生活的阶梯。

(摘编自段伟文《数字化时代需要“数字素养”》,《人民日报》2021年6月7日)

材料二:

特斯拉女车主在上海车展维权的事件在网络世界不断发酵,成为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公共议题。事关财产安全、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在大众追问的情绪因素以外,我们更需要理性地检视特斯拉事件折射的诸多数据治理问题。

从历史上看,我国高度重视数据主体的权益保护,从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到2017年6月1日实施的网络安全法,从刑法到民法典,现行法律法规都要求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满足用户围绕其数据的安全可信利益。一方面,应当保障用户对数据可控,产品或服务提供者不应该利用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便利条件非法获取用户重要数据,损害用户对自己数据的控制权;另一方面,应当保障用户对系统可控,产品或服务提供者不应通过网络非法控制和操纵用户设备,损害用户对自己系统的控制权;此外,保障用户的选择权,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应利用用户对其产品和服务的依赖性,损害用户的数据安全和利益。

在数据流转利用的过程中,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扮演着重要的生态角色,他们担负义务的实现程度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数字生态的法治水平。目前各界从业单位纷纷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履行主体责任,全面建设数据合规风控体系,自觉以实际行动遵从法律法规要求,满足民众的各项数据权益诉求,提升自身的能力建设与品牌形象。事实上,在当下实践层面,企业等各类主体依法根据个人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自愿、明确做出同意,开展数据采集、处理以及披露等活动,已经成为普遍的业务共识。而除非取得个人单独同意,企业等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公开披露处理的个人信息,更是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二审稿的明文要求。

(摘编自吴沈括《“特斯拉维权”背后是数据法治化命题》,《光明日报》2021年5月13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式,是网络成瘾等现象出现的唯一原因。
B.数字伦理是人们在开发、利用和管理数字技术时遵循的要求和准则,是关于人和技术关系的行为规范。
C.若在科技加速创新的同时,观念、伦理和法律等也得到相应发展,那么短视频沉迷等现象就有可能避免。
D.自2012年以来,我国的刑法和民法,都高度重视对数据主体的权益保护,确保用户利益不受侵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确可持续发展等科技伦理原则,是柔性调节创新发展与社会公平正义之间动态平衡的关键。
B.只要科技加速创新,就会催生隐私保护、大数据杀熟等问题,造成个体沉溺于数字娱乐不能自拔。
C.个体若能在数字生活实践中学会反思,学会自我调适、适度节制,就可能避免心理与行为的失调。
D.特斯拉女车主在上海车展维权的事件,引起人们对此事件所折射出的数据治理等问题的广泛关注。
3.大数据时代,如何才能保护好个体数据权益?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谓经典翻拍,就是以曾在一段时期内较为盛行,流传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影视作品、文学名著等作为素材进行二次创作的影视作品。然而,近年来的翻拍之作却“十拍九翻车”。随着剧集新《白蛇传》、新《天龙八部》以及电影《第一炉香》等播出上映,经典翻拍再度成为舆论热议焦点。这些作品大多口碑一般,有评论者直言“翻拍毁经典”。为什么现在翻拍经典常常会获得与原作截然不同的评价?究其原因,主要是丢掉了经典的“精气神”。

20世纪80年代至今,四大名著、金庸武侠小说不断被翻拍。其中大部分作品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和票房收视,但也有些作品没那么幸运。比如,2019年版电视剧《封神演义》被观众吐槽“魔改”原著、毁经典,播出不久后就被强制“收官”;2020年上线的《鹿鼎记》中演员演技过于夸张,豆瓣评分仅3.2分。这些翻拍影视剧以经典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又融合现代制作技术和先进的影视拍摄理念,完全有条件成就好作品。可为什么呈现出的作品丢掉了经典的“精气神”,在广遭吐槽的情况下仍“屡败屡拍”呢?有的创作者出于致敬经典的情怀投入创作,意在重新诠释经典,又或是用现代摄影技术弥补早年拍摄时的缺憾。也有的创作者受利益驱动,希望挖掘经典背后蕴藏的商业价值。翻拍往往能未播先火,也能在播出上映期间引发公众对比不同版本经典改编之作的各种讨论。关注度往往能带来流量,有了流量就意味着能获得更多经济效益。于是,创作者充分发挥经典“情感文化”的“吸睛”和“吸金”效应,并为了迎合大众审美倾向,对经典“添油加醋”,肆意改动。

从受众的角度看,观众之所以在吐槽经典翻拍作品的同时,还在不断贡献票房、收视率,主要是基于品牌认知和评判心理。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受众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会更加倾向于选择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经典翻拍作品观看。与此同时,观众在观看时自然带着一定的期待,将经典翻拍与原作进行比较、评价,也获得了茶余饭后的丰富谈资。

经典翻拍本身并没有错,但如何解决“屡拍屡翻”的问题,既传承经典,又不断创新;既赢得票房收视,又收获口碑呢?首先,创作时必须守正。改编不是乱编,今人无论如何创新翻拍,经典原著的主题思想、价值内核都不能丢。其次,创作还要有所创新。对创作者而言,翻拍经典的关键不是如何颠覆,而是要在如何结合新的时代精神和技术手段对经典主题进行全新诠释上下功夫。比如,2017年版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把主要精力放在忠实还原金庸原著上,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内核贯穿始终;同时,又突破经典版技术局限,且主打“视觉舒服”,将特效适当融入剧集,不夸张、不做作,充分展现出“武”的内核,不失为经典翻拍的一次有益尝试。最后,创作者要有匠心。好的经典翻拍不是贴合不同时代语境的简单复制粘贴,而是在延续经典的基础上赋予它新的生命力。因此,创作者应以工匠精神吃透原作内涵,守正创新,才能创作出既尊重经典又超越经典的新经典。这也是翻拍经典的题中应有之义。

(摘编自魏风云《应对经典改编怀有敬畏之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白蛇传》等几部经典翻拍影视剧播映,这些翻拍作品丢掉了经典作品的“精气神”,口碑大多一般。
B.古典四大名著和金庸武侠小说多次被翻拍,其中大部分翻拍的作品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和票房收视。
C.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知名度较高的经典翻拍作品相较于全新的陌生作品,更易得到观众的观看。
D.翻拍经典要创新,创新就是在翻拍经典作品时要结合时代精神和技术手段对经典主题进行全新诠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列举新版的《封神演义》和《鹿鼎记》意在通过对比论证的方法说明仅有优越的外在条件不一定能翻拍出好作品。
B.文章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从创作者和受众的角度分析造成当前影视业经典翻拍乱象的原因,思路清晰,论证很有说服力。
C.文章第四段论证如何翻拍经典作品时,从守正、创新、匠心三个角度进行论述,层次分明,最后运用因果论证方法,得出结论。
D.文章就影视行业经典翻拍这一社会热点展开议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吸引力,弘扬了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2017年版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没有颠覆原著,而是挖掘原著的精神,并运用了新的技术手段,这个翻拍值得肯定。
B.粗制滥造的翻拍影视作品面对观众的不断批判,不会得到大多数观众的关注,也无法收获票房和收视率。
C.经济利益的驱动是当前翻拍影视剧泛滥的主要原因,翻拍经典作品能带来流量,从而获得更多经济利益。
D.一些失败的翻拍剧为了迎合大众审美倾向对经典肆意改动,所以要想成为经典就不能迎合大众审美倾向。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要清晰与准确地描绘智慧社会,应对智慧社会二词分别进行解析。智慧一词,一般而言当然是指人的智慧,但在智慧社会中却指的是人工的智慧,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人工智能社会一词,一般而言当然就是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但其在智慧社会中所强调的是智慧的全覆盖性,以区别于之前已出现过的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家庭等区域性覆盖和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行业、部门性覆盖。智慧社会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密切相关,然而,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的概念都将自身局限在某一领域。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需要从更宏观的视角谋划经济社会的智慧化发展。智慧社会就是将城市、社区以及其他治理单元结合起来,将整个社会作为对象进行整体性思考。智慧社会是一种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型社会,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廖群《充分认识智慧社会的历史定位与意义》)

材料二:

建设智慧社会是我国在新时代把握信息化带来的重大机遇、以信息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智慧社会作为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智慧城市等各种智慧系统的总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智慧社会展现了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建设的前景,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过,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建设智慧社会不可能一蹴而就。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在建设智慧社会这一摩天大厦的初始阶段,首先需要夯实三大基石。

我国前期的信息化建设在各个领域积累了大量数据,当前,新的数据更是呈现指数增长态势。然而,要实现从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转变,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对高质量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资源的迫切需求,数据的盘活赋能是我们面临的两大难题。所谓盘活,关键是要解决数据开放、流通、共享的问题。只有不同系统、不同领域的数据实现大范围的流通与融合,才能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从而赋予人类观察事物的全方位视角。而赋能则是要形成高效分析应用数据的能力。在数字化生存时代,每个人都应形成基于数据建立概念、解决问题、作出决策的思维方式,并且掌握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分析结果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社会公共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工程设施和服务系统,既包括公共清澈、交通运输、能源供给等物理空间基础设施,也包括通信网络、数据中心等网络空间基础设施。各思考知设备、智能装置嵌入物理实体之中,通过无所不在的通信网络与具有强大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对待云计算平台相连,通过软件定义实现灵活的功能配置和智能化的管理服务。同时,作为智慧身选择的重要基石,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能力是建设智慧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我公顾发展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及其产品体系。

数据是基础性战略资源,也是驱动智慧社会运转的关键要素。数据确权、数据质量、数据开放共事与流通管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是我们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智慧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亟待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案。大数据治理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国家、子性、组织等多个层次,围绕数据的资产地位确立、管理体制机制、开放共享、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多项内容,从制度法规、标准规范、应用实践和支撑技术等方面综合考虑、多管齐下,分层次、多维度推进。

(摘编自梅宏《夯实智慧社会的基石》)

1.下列对“智慧社会”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慧社会是一种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用人工智能来服务与管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的新型社会。
B.智慧社会强调智慧的全覆盖性,它包括但不限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农业”“智慧交通”等。
C.智慧社会着眼于宏观视角,更强调从前沿科技和经济的角度将整个社会作为对象进行整体性思考。
D.智慧社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这里所说的“新”包括社会初步进入信息化,大数据应用初具规模。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阐释了“智慧社会”的内涵,材料二分析了建设“智慧社会”需要解决的三方面问题,两则材料侧重点不同。
B.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我国确定了建设智慧社会这一重大战略部署,推动社会文明发展。
C.从材料二来看,“数字化生存”背景下建设智慧社会对个人和社会都提出了较高要求,这对我们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D.如果我们在发展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及其产品体系方面做得足够好,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能力将得到提高。
3.建设智慧社会的初始阶段需要夯实的三大基石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022-07-0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青海省海东市一中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反排木鼓舞源起的背后有着丰富的社会功能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的动作语汇、舞蹈节律与象征意义都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文化认知和族群历史密不可分。过去,反排木鼓舞遵从严格的仪式禁忌,只出现在祭祀场合;现在,随着文化生态的改变,反排木鼓舞早已突破了仪式场景对它的限制,更多地承担起今人赋予的“传播文化”“打造地方名片”等功能。20世纪50年代中期,反排木鼓舞进京表演,之后多年间参与不同地域、范围的调演和展演多次,扩大了它的知名度;1986年,反排木鼓舞在贵阳参加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赞誉,由此名声大噪,逐渐由乡间活生生的仪式文化场景走向了世界,逐渐成为贵州苗族的文化符号表征。

对于反排木鼓舞的保护,近年来黔东南州和台江县先后出台了保护条例和一系列措施,如:地方政府财政单独划拨保护经费;建立传承人档案,提供生活补贴;传承人办班授课,纳入当地中小学乡土课程;建立数据库,不断充实普查信息;每5年举办一次全县参与的大型比赛活动;等等。这些措施可有效增强对反排木鼓舞的保护,提高苗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遗产的认知度。

近年来,反排村及周边村寨自发形成了多支民间木鼓舞表演队,频频出现于国内的文化旅游表演市场与体育舞蹈竞赛活动。木鼓舞为传承人带来了民族文化的荣誉感和尊严感,也带来了收入,多种合力客观上促进了反排木鼓舞的传承和延续。2013年,反排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该村的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与苗族多声部情歌(国家级非遗)也成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名片,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赏。

(摘编自陈正府、陈海容《反排木鼓舞:文化自信与传承坚守》)

材料二:

“活起来”告诉我们,仅将文化遗产当作珍稀物品保留下来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发掘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为人类现代生活服务。文化遗产应在被观赏、被分享中得到保护、诠释和延续。换言之,文化遗产只有通过适当途径发挥作用,通过特定方式被大众关注与分享,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保护文化遗产并不排斥对其进行合理利用,而且合理利用是最好的保护。在物质文化比较发达、精神需求日益增长的当代社会,经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对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利用,无疑是对文化遗产的积极保护。当然,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有在保护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合理利用。

(摘编自单霁翔《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材料三:

要想让文化遗产成为活的文化,不能对文化遗产进行博物馆式的保护,而必须依托人进行活态传承,即在百姓日常生活中进行自然传承。比如,可以在保护区(文化核心区域)内搭建实验性的舞台化互动与活动空间,以“政府引导、企业运营”的方式,激发社区居民的文化自觉;也可以对特定的文化空间进行微改造,如增设社区美术馆、艺术画廊、创意书店、生态绿地等,以实现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与百姓生活的活态融合。

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是静态的文化,而居住其中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流动,他们的生活习惯代代相传,形成了鲜活而有温度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非常值得发掘、铭记与保存。所以说,最好的城市记忆不仅存在于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中,更存在于城市居民的生活细节与民生故事中。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内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的鲜活的民生故事,如同街区无形的毛细血管,连通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和情感,同时还是城市历史某个断面和城市文化某个侧面最好的写照。

因此,在探索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过程中,不仅要从保护文物的角度、追寻历史的角度、艺术审美的角度去操作,还要从关爱人、体谅人的角度出发,关心当下居住在历史街区中的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尽可能地延续历史街区原有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生态,建立诸如“老北京文化活态博物馆”等以居住为主要形态的社区,使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街区不再是死气沉沉的硬件展示。

活化利用文化遗产就要通过文化遗产增加社会互动、突破传播的时空限制、建构新的传播模式。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数据化与物联网化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手段。

(摘编自于小植《在城市更新中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文化生态的改变,反排木鼓舞突破了严格的仪式禁忌和祭祀场景限制,这使得反排木鼓舞与当地生态环境、文化认知等关系变得疏远。
B.反排木鼓舞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到各地表演,扩大了知名度;在20世纪80年代参加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名声大噪。
C.文化遗产不能仅仅当作珍稀物品保留下来,更应该发掘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为现代人的生活服务,进而达到合理保护与利用的目的。
D.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既要从保护文化、追寻历史、艺术审美的角度去操作,也要从关爱人、体谅人的角度出发。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黔东南州和台江县先后出台保护反排木鼓舞的条例和措施,有效增强了对反排木鼓舞的保护,提高了苗族人民对反排木鼓舞的认知度。
B.反排村及周边村寨形成的民间木鼓舞表演队频繁参加国内文化旅游表演和体育舞蹈竞赛,为传承人带来收入,也促进了反排木鼓舞的传承与延续。
C.虽然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是静态的文化,但是生活在其中的人却是动态的,他们世代生活形成的民俗文化是鲜活的、有温度的文化遗产。
D.三则材料阐述的核心话题都是文化遗产,材料一侧重对反排木鼓舞的保护和利用,材料二主要阐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材料三主要阐述对文化遗产的利用。
3.某社区要对其历史遗迹改造成文化街区,请你根据材料,给该社区提出合理化建议。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城乡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居民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和谐稳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着力提升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

城乡社区治理是一项线多面广的系统性工程,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政府、社会、个体等多元主体协同发力,实现共同行动、资源共享。加强城乡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基层治理党的领导体制,加强和改进城乡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强化基层政府在城乡社区治理中的主导职责,促使其加强对城乡社区治理的政策支持、财力、物力保障和能力建设指导,不断提高依法指导城乡社区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注重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基础作用,进一步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提升其开展社区协商,服务社区居民的能力,激发城乡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内在动力。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激励政策,在城乡社区发展纠纷调解,健康养老等各类社会组织,创新城乡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统筹发挥社会力量协同作用。

城乡社区治理要把服务居民,造福居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程度实现便民化、惠民化,提升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研究制定社区服务条例,完善支持社区服务业发展政策,推进社区服务标准化建设。创新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加强社区综合服务、兜底服务能力建设,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推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向社区延伸,推行区域通办和跨区域办理。采取项目示范等方式,实施政府购买社区服务,探索社区服务机构与市场主体,社会力量合作机制。围绕群众的民生需求,推进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依托其开展就业、养老等服务,合理规划建设文化、体育等自助服务设施。加强城乡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引导高校毕业生等从事社区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提升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需要顺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城乡社区治理手段,模式,理念创新,以数字化推动治理精细化。统筹推进智慧社区基础设施,系统平台和应用终端建设,强化系统集成、数据融合和网络安全保障,提高城乡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水平。依托互联网十政务服务工程,推进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和数据资源建设,完善社区与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机制。加快互联网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深度融合,建设开发智慧社区信息系统和简便应用软件,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开展协商活动、组织邻里互助,提升政策宣传,民情沟通,便民服务效能,推行适老化和无障碍信息服务,提供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社区公共服务。

(摘编自张兴杰《提升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乡社区基层治理现代化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它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落实,事关百姓福祉。
B.基层党组织具有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我们可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将其转化为治理效能。
C.不仅要研究制定社区服务条例,完善支持社区服务业发展政策,更要推进社区服务标准化建设。
D.城乡社区治理要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和数据资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分析社区治理的重要性,然后提出论点:着力提升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
B.文章强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同时政府,社会等多元主体协同发力,方能治理好社区。
C.文中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强调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的重要性。
D.文章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层次清晰,布局巧妙,论证严密,全文采用的是递进式结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乡社区治理具有系统性,因此只有坚持党的集中领导,才能实现共同行动、资源共享。
B.城乡社区治理涉及居民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和谐稳定,所以我们要努力抓好这项工作。
C.创新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加强社区综合服务,就可解决跨省份跨城市交流问题。
D.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的合理运用,有助于提升城乡社区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0年东京奥运会期间,“YYDS”(“永远的神”的汉语拼音首字母缩写)作为国内报道中的高频词语火爆出圈。大量新闻媒体与网络账号,凡谈到运动员获得金牌,必说“YYDS”,社交网络也成为字母的海洋。人们在感受到网络字母词的传播冲击力的同时,也不禁感叹网络语言符号太单调。

古代汉语中不乏表现运动的力量感与美感的精妙词语,如言射击可用“矢无虚发”“百步穿杨”,言短跑可用“风驰电掣”“击电奔星”,言游泳可用“如鱼得水”“浪里白条”……遗憾的是,这些宝贵的语言给养没能借体育盛会之机与全民建立文化连接,尤其是没能与青少年建立文化连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一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诗经·秦风》)曾令国人感动落泪。慷慨从军的诗境与并肩抗疫的时刻产生共振,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这证明经典文化具备吸引力、生命力和感染力。人们不禁要问:璀璨瑰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为何会遭到单调的字母词汇的冲击?在涵养社会语言文化的过程中,大众传媒应该扮演何种角色?

大众传媒扮演着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角色,报纸、广播、电视等传媒概莫能外。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报纸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是提升国民文化素质的重要平台,农村大喇叭广播是推广普通话、普及卫生常识和农业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此后,越来越多的公共文化服务进入农村。如随着电影下乡活动的普及,夜间观影成为农村观众享受精神生活、增进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

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传媒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传媒对受众的文化引导开始让位于对用户需求的满足甚至迎合,这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兴起后尤为显著。虽然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传媒仍然坚持引导公共议题、社会文化和语言品位,但是,无法改变碎片化的表达方式日渐流行,短视频、颜文字、字母词日渐改变社会表达习惯的现实。

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审美,但无论在哪个时代,经典都值得传承。文化传播如同树木输送营养,社会文化的营养经由大众传媒的脉络,到达枝干的末梢,让作为个体的人们获得精神滋养。在社交网络日益普及的当下,《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朗读者》等语言文化传承节目同样吸引了大量年轻受众,成为文化传播中的“爆款”。

现在,传媒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所有人的生活中。如果大众传媒不能扮演好文化承载者和传播者的角色,那么我们终将面对汉语语言体系失能的可怕现实。因此,传媒更应肩负起涵养社会语言文化的使命。无论是做新闻播报还是做综艺创作,无论是做社会新闻解读还是做重大事件传播,传媒机构及其从业者都应尝试突破单调的网络语言体系,为受众提供更具文化价值和历史营养的内容。

(摘编自翟秀凤《传媒应肩负涵养语言文化的职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YYDS”在国内火爆出圈,让人们感受到网络字母词强大的传播冲击力,也引起人们对网络语言符号太单调的热议。
B.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类传媒积极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如农村广播为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推广普通话等做出了贡献。
C.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表达习惯日渐改变,不少传媒特别关注用户的需求,而在受众文化引导方面做得不够。
D.新中国成立初期,传媒忽视公共议题、社会文化和语言品位的引导;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传媒重视这些方面的引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述“YYDS”出圈现象和古代汉语的文化魅力之后,提出两个问题,引出后文内容。
B.第四段阐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传媒存在的问题,可以回答第二段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C.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我国大众传媒在几个时期的情况,体现了其相关特点和变化。
D.第五段以喻证法、例证法论证经典值得传承,末段以假设论证法论证传媒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表现了慷慨从军的情景,在全国上下齐心应对灾难期间,国人读此二句,易产生情感共鸣。
B.根据作者的观点,体育新闻记者可以从古代汉语等经典文化中汲取养分,让自己的报道更具文化价值和历史营养。
C.在社交网络日益普及的当下,年轻受众更愿意通过大众传媒了解经典,这与大众传媒采用好的传播方式有一定关系。
D.传媒从业者应增强职业使命感,涵养语言文化,重视以汉语语言体系表达内容,使该体系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播功能。
2022-06-2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青海省海东市一中高考模拟(二)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