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2022年1月1日,“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举行,数百名来自清华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的年轻人,与3位正在浩瀚太空“出差”的航天员互动交流。

清华大学博士生李浩然问到:“航天员日常训练强度大,执行任务时也可能会遇到非常棘手的难题,载人航天精神是如何帮你们克服困难的?”翟志刚回答说:“精神所在就是血脉所在,就是力量所在。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有国才有家!不论我们飞多高、飞多远,强大的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爱国主义永远是激励我们飞天的动力源泉。”

关于如何圆梦,航天员叶光富的回答让陈希蕴触动很深。她说:“只要心中有梦想,再大的事情都能完成,没有什么事情比登天还难。我们只要坚持就能梦想成真。”

王亚平告诉青年学生:“在中国,只要有梦想、只要去奋斗,就一定会心想事成。探索太空永无止境,中国人探索的脚步必将会迈得更稳更远,奋斗的舞台也会越来越大。”

活动结束后,清华大学博士生代雯举起“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的字牌说:“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正在蓬勃发展,这个接力棒不久就会交到我们青年手中,我们应该努力接过这个接力棒,希望将来可以为我们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贡献。”


请以航天精神激励青年逐梦“星辰大海”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2 . 为了增强学生对航天科技的了解,帮其树立科技强国的梦想,我国三位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开设太空课堂与地面的学生实现“天地互动”。由此可知(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又一重要手段
②科技进步与文化发展能相辅相成
③教育是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④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是科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05-12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2届普通高中5月高考选考适应性测试政治试题
3 . 辨析题。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去太空“出差”半年的3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重回地球怀抱。从“神舟”飞天到“天问”探火,从“墨子”探寻未知到“北斗”造福人类,中国航天人一次次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将中国印记留在星辰大海。如今,航天已成为我国一张享誉世界的“金色名片”,极大提升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据此有人认为,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底气来自于中国航天人取得的一系列科技成就。请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予以辨析。
2022-05-11更新 | 350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中部六市县2021-2022学年高考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上世纪90年代初,面对世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

与其他航天大国相比,我国的工业基础薄弱,在元器件、原材料水平甚至单项技术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我们坚信,只有立足自主创新,才能面向国际、赶超国际。我国不断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断型举国体制,全国数干个单位、十几万科技大军协同作战,创造性的运用系统哲学思想、系统工程理论、现代管理技术,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舟系列飞船,突破和掌握了天地往返、出舱活动、交会对接三大载人航天关键技术。2021年,我国航天员不但首次进入自己国家的空间站,而且分两批进行了二个月和半年的空间站生活。这些辉煌战绩,使我国空间技术发展跨入了国际先进行列。载人航天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提升综合国力、提高民族凝聚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二   2022年元旦,正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与来自北京、香港和澳门的青年学生一起,共话“太空梦”,一起向未来。

“遇到困难挫折怎么办?”“在太空环境中如何保持“感觉良好'的状态?”青年学生们踊跃提问。航天员耐心解答,掌声不时响起,大家纷纷为他们点赞。在对话过程中,翟志刚说,强大的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爱国主义将永远是激励我们飞天的动力源泉。王亚平希望“天宫课堂”能引导更多青少年抬起头仰望星空,心里种下一颗颗热爱科学、追寻梦想、探索未知的种子。叶光富则表示,在太空中我们身体虽然失重,但是我们的心里却非常踏实,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完成任务。活动结束后,京港澳三地学生都意犹未尽。他们表示,来自“天宫”的新年寄语让人倍感温暖、备受鼓舞。


(1)结合材料一,运用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中国航天人是如何实现载人航天科技自立自强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谈谈这次天宫对话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有何重要意义。
(3)为了传承和弘扬航天精神,某班准备举行一次主题为“青春、梦想、奋斗”的班会活动,请你列两条发言提纲。
5 . 于最高处授课,最深处“播种”。神舟十三号的三名宇航员化身“太空教师”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讲解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并与地面课堂互动回答网友提问,让青少年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奥秘、体验探索乐趣,在心中植入“星辰大海”的种子。“天宫课堂”(     
①超越时空局限,让人们获得既有文化财富
②转变教育方式,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播撒梦想种子,激励青少年探寻科学奥秘
④借助科技手段,创新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10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1年12月9日,时隔8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这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太空授课设计团队从青少年的视角出发选择了生动有趣的实验内容。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天地差异带来的变和不变,设计团队在地面课堂专门设计了地面对照实验。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天地互动的实验,除了地面的一个主课堂和四个分课堂外,设计团队通过流动科技馆和科普大篷车给全国150多个学校送去了实验器材。学生的上课地点虽然各不相同,但体会到了同样的参与感。团队的精心设计和授课教师的精彩演绎给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沉浸式”的太空科普课。


(1)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说明设计团队是如何让学生“沉浸”于“天宫课堂”的。

材料二   太空授课的圆满成功,彰显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这是无数人努力付出、不断探索的结果。8年前,听过王亚平老师天宫授课的学生,许多被吸引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有些学生甚至直接从事了航天科技的相关研究工作。这一次授课再次照亮青少年心中探索未知、崇拜知识的科学梦想。此次天宫授课是我国空间站阶段太空系列课堂的第一课,未来,航天员们将陆续在空间站开讲,带领青年学生领略奇妙太空,分享宇宙知识。


(2)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太空系列课堂”对青年学生成长的意义。
2022-05-10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第三辑(江苏卷)卷1
7 . 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神舟十三号3名航天员相互配合,生动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等,讲解了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展示了部分空间科学设施,介绍了在空间站的工作生活情况,“天地互动”回答网友提问,让广大青少年和网友们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天宫课堂”(     
①能够超越时空局限,推动文化的交流与共享
②发挥教育在选择、传递科学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引领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④展现了文化自信,拓展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涵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05-10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第二辑(江苏卷)卷2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历时183天,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新时代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广大航天工作者心怀伟大梦想,接续迎难前行,让“长征”“神舟”“嫦娥”“天宫”等一次次进入公众视线,一次次刷新中国高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意志和杰出智慧,把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写入了浩瀚太空,并凝结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四个特别”的宝贵精神财富。

飞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特别的梦想、特别的精神,不可能有特别的业绩,“特别能吃苦”是由载人航天领域的特别工作环境锤炼而成的。“特别能战斗”是由载人航天事业的高风险挑战历练而成的。“特别能攻关”是在抢占载人航天技术制高点奋斗过程中磨砺而成的。“特别能奉献”是由航天人秉持的精忠报国理想信念铸就而成的。载人航天事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一座丰碑,它的实践经验、它的伟大精神,无不闪烁着时代的光芒,激励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朝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笃定前行。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载人航天精神与时代的关系。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载人航天精神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3)某校组织开展以“弘扬航天精神,实现青春价值”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列出两条演讲提纲。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是我国航天事业创建65周年,也是收获满满的一年。随着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依托强大的航天科技综合实力,通过“天链”中继卫星、空间站,地面测控站密切配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在中国空间站面向全球现场直播,先后开展了两次“天宫课堂”授课活动。2022年3月23日15时50分,中国空间站第二课开讲,生动演示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液桥演示、水油分离、太空抛物等实验,深入浅出讲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同时展示了部分空间科学设施,介绍了在空间站的工作生活情况。授课期间,航天员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知识科普课。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天宫课堂"授课活动为何能给我们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知识科普课。
(2)环宇问天,探月逐梦,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太空。中国航天人勇攀高峰、自立自强,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把梦想化作现实。“中国航天追梦人”荣获202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请你写一份向“中国航天追梦人”学习的倡议书。
要求:①主题鲜明,观点正确,逻辑严谨;②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③严禁抄袭给定材料;④字数不少于150字。
10 . 中国航天人始终以面向世界航天发展前沿、服务国家航天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镌刻在浩瀚太空,不断推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取得新的成就,进一步增强了我国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有利于(     
①推进强基固本工程,为科技进步提供智力支持
②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积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③铸牢中国精神阵地,规定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④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激发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5-08更新 | 271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2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