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社交直播间可以营造抢购氛围,增强社交性和互动性,电商直播发展迅速,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但也应看到,目前有的主播在推荐产品或服务时夸大其词,消费者入手后发现产品宣传与实际不符;有的所谓网红爆款单品,其质量与安全并没有保障,有些甚至是“三无产品”或假货;还有的平台直播搞数据造假,明明没有那么多人在线观看、评论、开展交易,却通过技术手段编造漂亮的后台数据,营造虚假的繁荣与人气。随着电商直播出现趋来越多的问题,一些业内人士指出,直播带货产业涉及主体多、链条复杂,规范发展已势在必行,商家也必须及时调整思路,使带货直播走上正途。

材料二   针对网民反映强烈的网络直播“打赏”严重冲击主流价值观等行业突出问题,国家网信办等部门于2020年6月5日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探索实施分级分类管理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直播行为,严肃追究相关直播平台责任,进一步营造积极健康、正能量充沛的网络直播空间,促进网络生态持续向好。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开展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的作用。
2021-03-18更新 | 262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2021届高三新高考测评政治试题(七)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2019年2月10日,教育部等15个中央都委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办法(试行)》,对学生欺凌事件的种类和适用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给他人起有侮辱性绰号、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贬低或者侮侮辱他人人格言论等列入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学校对于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中的欺凌者,在批评的同时给予惩戒,严重者可以给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处分。这一《实施办法》的依据是(       
①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②一个人“三观”的形成是各种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主观的,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充分的物质条件,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③
2021-03-13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必修3:第1单元文化与生活(精练)
3 . “礼者,天地之序也。”回顾新中国成立71年的历史不难发现,国家重大纪念日举行阅兵和群众游行已是制度化安排,通过行为符号(阅兵、游行、升旗)、物件符号(花车、领导人巨幅画像)、声音符号(鸣放礼炮、奏国歌)、语言符号(领导人讲话和标语口号)等仪式展演方式强化了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忱。由此可见(     
①阅兵和群众游行活动显示了大众传媒的强大功能
②文化符号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创新了文化传播的途径
③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仪式展演可以提升群众的参与度,说明爱国主义是具体而非抽象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2-07更新 | 88次组卷 | 36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政治试题
4 . 云南边陲古镇内的和顺图书馆建馆92年,藏书10万多册,其中古籍和珍本1万多册,内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在中国乡村文化界享有盛誉。和顺人坚守对文化的执者,谱写出一部边睡古镇的儒雅传奇。和顺人坚守对文化的执着,是因为(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为乡村发展积蓄强大物质力量
③优秀文化浸润心灵,启发智慧,滋养浩然之气
④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育文明乡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2-07更新 | 12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5 . 2020年12月24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召开,《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草案)》提交三审。为此,三审稿中提出,对于危害历史建筑安全,破坏老城、名镇,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或者产权单位可以依法通过申请式退租、房屋置换、房屋征收等方式组织实施腾退保护和改造。北京市保护历史建筑安全基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
③文化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1-30更新 | 6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柳州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6 . 由华人华侨发起的原创抗疫歌曲《我们在一起》首次在2020国庆特别节目《中国梦·祖国颂》中亮相,引起海内外热烈反响和共鸣。有网友说:“这首歌之所以动人心弦,是因为呼应了海内外中华儿女对战胜疫情的期待与信心、游子对故乡的依恋与牵挂以及华人华侨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反映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和含义。”这表明(     
①文化素养是各种文化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③优秀文化作品具有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④不同时代的人们总是带有相同的文化印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早在2013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就作出重要指示,号召“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这是因为(       
①勤俭节约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的过程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 . 时至今日,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面对疫情,由于中国文化强调对家庭的责任,中国人都能够自觉地佩戴口罩并居家隔离;而西方强调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连戴口罩都很难做到。中国文化强调人的道德超越性,中国人总能进发出无私奉献精神;西方人权理论强调人的自然属性与自然欲望的正当性,导致权利的无限膨胀与滥用,严重影响防疫效果。由此可见(       
①文化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的行为选择
②文化氛围不同必然导致价值取向不同
③不同文化对抗疫实践有着不同影响
④中西文化差异决定着各自的抗疫实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1-26更新 | 93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0-2021学年度高二年级上期期末政治试题
9 . 2020年12月,《锦绣和平-梁雪芳刺绣艺术展》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展出,受到了观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展览用至柔之物表达了至暗的惨痛历史,让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经历过创伤磨难之后要倍加珍惜当下的和平时代。”材料表明(       
①文化作品是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促进人们道德修养的提升
②文化作品产生的精神力量能够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1-26更新 | 121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0-2021学年度高二年级上期期末政治试题
10 . “决胜全面小康--第二届全国农民画作品展”,在杭州富阳开展。近年来农民画创作题材不断丰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已成为农民画的创作旨要。只有当农民画创作者的创作意识自然地浸润于生活时,才能激发其创作灵感,留住农民画的地域之美、个性之美、艺术之美。由此可见(       
①农民画是在人们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②农民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环境④文化决定人们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