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2022·河北·模拟预测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媒介素养是人们对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体信息为个人生活服务的能力。随着我国青少年触网年龄的不断降低,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已是当务之急。《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指出,加强全社会网络法治和网络素养教育,制定网络素养教育指南;加强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引导青少年理性上网。


A中学高一(3)班将于近期举办一次以“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帮助他们做一个活动计划。
要求:①结合学科知识,说明活动的目的和意义;②说明活动的具体内容并设计有特色的活动形式:③150字左右;④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
2022-06-0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2年新高考测评政治卷(猜题卷六)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2月22日,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70周年纪念大会在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举行。国家民委负责人在讲话中指出,70年前,云南普洱专区3000多名各族群众在宁洱立碑盟誓,用盛大庄重的仪式表达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衷心拥护。70年来,云南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波澜壮阔的实践中锻造形成了誓词碑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民族团结誓词碑见证了党的民族工作的光辉历程,彰显了党的民族政策的巨大感召力,印证了党对民族工作的强大领导力,体现了云南各族儿女感党恩、听党语、跟党走的坚定信念。纪念会上,56名各族代表在《爱我中华》的乐曲声中向民族团结誓词碑敬献了花篮,群众代表诵读了民族团结誓词,首批国庆观礼团成员代表作了发言。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举行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70周年纪念大会的意义。
3 . 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
B.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
C.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
D.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019-06-08更新 | 5660次组卷 | 87卷引用: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月考(9月)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0月24日,堪称人间奇迹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

港珠澳大桥项目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门,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工程。现在,从香港到珠海的程只需半小时,粤港澳三地已经紧密连接在一起。

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段由33节沉管组成,沉管的安全浮运和沉放是整个工程安全施工的关键。为了协助设计施工单位解决这一问题,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肖忠副教授负责的“波流联合作用下沉管浮运数值仿真计算”科研项目,首次建立了安装船、沉管、缆绳和水体系统的1:1的三维精细有限元仿真模型,为实际工程中的沉管及沉放驳结构上的合理布缆方式和施工工艺的确定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为了使建立的仿真模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实际工程,课题组赴工程现场对沉管最终的浮运系泊方案进行了现场考察,并针对系泊危险工况进行了数值仿真,为保证沉管结构在浮运及沉放过程中的安全施工提供了指导。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是一个国家的奋斗精神。面对防洪、防风、海事、航空限高等各种复杂建设难题,全国各地的建设精英们夙兴夜寐,顺境不骄、逆境不馁,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感、自豪感,竖起中国桥梁的高峰,再度刷新了世人对中国工程的印象。


(1)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体现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也实现了粤港澳三地更加紧密的连接。请运用有关哲学知识加以说明。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奋斗精神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3)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时代是奋斗者书写的。请列举两个符合共同奋斗的名言或名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这对我们面对挫折的有益启示是()
A.面对挫折的态度不同,结果也不一样
B.挫折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C.学会乐观,学会坚强
D.面对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
2018-10-07更新 | 39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中美价值观的差异(部分)
价值美国人中国人
自我控制(自律)4.065.48
社会秩序3.184.44
追求自由5.424.07
热爱生活5.423.07

表中的数字代表了中国人和美国人对这些价值观的强调程度,数字越大表明对该价值观越强调、越认可。此表可以说明
A.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B.价值观作为一种文化心理对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
C.同一价值标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含义
D.中美价值观的差异反映了两国文化在本质上的不同
7 . 齐之水道躁而复,故其民贪粗而好勇;楚之水淖弱而清,故其民轻果而贼;越之水浊重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上述文字:
①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②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不同民族的文化既具有各自特色,又逐渐趋同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17-11-22更新 | 484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定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往今来,“工匠精神”一直都在改变着世界。热衷于技术与发明创造的“工匠精神”是每个国家活力的源泉,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正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
《周礼﹒考工记》有言“匠人营国”。中国自古就有追求“精确”的传统,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说法。中国是一个并不缺乏工匠的国家,四大发明的发明者,都是了不起的工匠。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他们持之以恒,甘于为一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奉献毕生才智和精力。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制造业更需要踏实专注、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该怎样培养工匠精神。
(2)谈谈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对人们探索真理的启示。
(3)为让人们深刻理解工匠精神在个人或者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请你拟定两条宣传标语。(每条不超过15字)
9 . 材料一:家风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包括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家风是由家庭成员的态度、行为和氛围营造的,存在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表现在人们处理日常生活各种关系的态度和行为中。它们扰如一种磁场被人们深深地感受到,让人发自内心地服从和遵守。青少年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会经过耳濡目染接受影响,按照良好家风的内容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人生习惯,成就美好的人生。
材料二:家庭暴力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世界各国,家庭中虐待妻子的现象都十分常见,儿童更是深受其害。目睹暴力的儿童在行为上容易会有两极的表现,例如孩子可能在害怕冲突及希望受到别人的肯定下过度的讨好、照顾别人及力求表现,或者孩子要发泄受伤害的情绪,或者在需要强烈的保护自己的意愿下,出现攻击破坏及逃学逃家等行为。
材料三:家庭暴力的原因大致有:严重的大男子主义思想作怪引发家庭暴力,从历史发展来看,我国长期以来“男尊女卑”传统的夫权思想,在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有所抬头;从社会角度来看,一是我国男女的地位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二是社会上多数人认为“家庭暴力是家庭内部的事”、“清官难断家务事”。我国现行法律尚无配套的比较完善的预防制止家庭暴力的措施,缺乏执法监督制度。在法律宣传和教育方面开展得不够广泛和深入。

(1)结合材料一、二,谈谈文化对人的影响。
(2)结合材料三,谈谈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如何预防家庭暴力。
2016-12-13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北廊坊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