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永不停歇的反腐败斗争道路上,推进廉洁文化建设,营造反腐倡廉的社会氛围,是增强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免疫工程,对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这一重大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引领廉洁文化建设。要厚植廉洁奉公文化基础,用革命文化淬炼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文化土壤,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克已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要发挥廉洁教育基础作用,强化形势教育、纪法意识、警示震慑、示范引领。要弘扬崇廉拒腐社会风尚,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传播廉洁文化,丰富廉洁文化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拓展利用廉洁文化资源。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述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对反腐倡廉的作用。

2 . “第三人称代词”在欧洲语言里面,都分为阳性、阴性、中性的“三性”,但千年以来的汉语里面,“第三人称”却一直不分性别,单人旁的“他”泛指第三称的一切事物。1918年,我国新文化运动初期作家、诗人和语言学家刘半农发表了《“她”字问题》,区分了男、女和第三人称单数代词。

“她”的出现是女性解放、男女平等的思想史上的里程碑。历经百年,作为女性专属称谓的“她”,早已被注入新的生命、新的力量。

以下是三位优秀女性的事例:

江姐:在烈火中永生的“她力量”张桂梅:用生命点燃希望之元的“她力量”王亚平:闪耀中国空间站的“她力量”
面对酷刑,江姐正气凛然:“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张桂梅推动创建中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将全部心血倾注在孩子身上,用爱心点亮万千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王亚平迈出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这一步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全人类的。这一步更是探索未知的一大步。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绽放“她力量”。
2022-04-20更新 | 28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二模)政治试题(二)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形势下发掘根植于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仅是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是传承乡村文明,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

一款讲述敦煌莫高窟的数字化创意产品,以数字微电影的形式,全方位展现敦煌地区古村落特色历史文化、民风民俗风貌,成为网络爆款产品;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努力提升民族刺绣、银饰、皮艺等蒙古族传统工艺的影响力,让“蒙元文化”释放发展活力;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的重要节点,江苏高堰村先后完成石工墙遗址公园、高堰古渡修缮等文化遗产工程项目,吸引人们前来旅游;重庆市将“酉州苗绣”搬进乡村,开设苗绣培训班,培养了一批传承艺人,让扎根传统村落的苗绣绣出了幸福新生活;福建天生港镇聚焦白龙湖水上舞台文化阵地和陆家锣鼓等非遗文化资源,精心组织“湖畔夏夜”等文化惠民活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各地是如何发掘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
2021-09-18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起点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郴州市地处湖南省东南部,是湘粤赣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该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扎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免费对市民和游客开放老区纪念馆、革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不忘初心敬英雄”主题宣教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开展“我身边的好人”“道德模范"等系列评选表彰活动,组织道德模范深入基层乡镇开展报告会,实施典型示范引领;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实施志愿团体网上注册,在农村设立志愿服务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构建互助友善的和谐氛围;扎实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不断推动校园文明水平整体提升,营造优美育人环境;在车站、广场、主次干道等公共场所设置公益广告,利用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家喻户晓,入脑入心。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该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是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5月7日,浙江省政协举行民生协商论坛,围绕“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礼堂作用”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

乡村振兴,文化是魂。从2013年起,浙江省审时度势,在全省部署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为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民群众打造“精神家园”。截至2019年5月,11000多家文化礼堂已成为浙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彰显浙江文化特色的“文化地标”。进入新时代,不断丰富文化礼堂内涵、创新管理方式,有力地助推乡村振兴。

浙江省以城乡联动促进融合,着力打破体制机制障碍,让各类文化资源与要素自由流动,特别是加快从城市“高地”流向农村“洼地”,以逐步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实现优势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以整合育新提升效能,为打造农村文化礼堂“升级版”,将其放到构建城乡一体、区域均衡、人群均等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去把握,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上发力。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建设农村文化礼堂。
(2)让乡村文化真正活起来,需要保留乡土味道。请你为“延续乡土文化”拟定两条宣传标语。
2020-02-2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今年10月1日,普天同庆,我们迎来了祖国母亲70周岁生日。节日当天,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庆祝大会后举行了盛大的阔兵式和群众游行。在庆祝大会和阅兵式上邀请了为新中国建立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老同志或其家属参加观礼,如获得“共和国勋章”的于敏、孙家栋、张富清、袁隆平、屠呦呦等,邀请了包括优秀共产党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时代楷模、最美人物、大国工匠、优秀农民工等近1500名各界先进模范人物代表参加观礼。晚上,在天安门广场举办了首都国庆联欢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联欢并观看文艺演出和焰火表演。庆祝祖国70周年活动还不止于此,北京展览馆从9月起举办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阳70周年大型成就展。全国各地人们纷纷以快闪形式纵情高唱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我和我的祖国》。从机场候机厅、人民广场到大中小学校园,千千万万个“我”与“祖国”之间“不可分割”,唱出了人们的家国情怀和砥砺奋进的时代感。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谈谈庆祝祖国70周年系列活动的意义。

材料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莫言在2019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上作《守旧与创新》的主题演讲时说,守旧与创新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新与旧不是绝对的。“屠呦呦的青蒿素就是从旧里面找新的典型范例,我本人的小说创作更是从古老的经典里和古老的民间传说里面获得了许多灵感跟素材。”“文学无论如何创新,如果与人的情感命运无关,文学也就没有意义了。”


(2)结合材料,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谈谈你从莫言讲话中获得的启示。
2020-02-0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8年9月23日(农历秋分),我国亿万农民迎来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农耕文明时代,无论是汉民族还是其他各民族,民间都有各种节日、祭祀等活动,但它们更多只是表现农民在“靠天吃饭”环境制约下,对保证农作物收获的一种祈愿。进入商业社会后,节日不知不觉成为城市人的“专属”,与农业、农村和农民渐行渐远。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记忆正在淡化,树立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可以让人们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从而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这个节日所包含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四个主题词,分别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既是悠久农耕文明的深厚积淀,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

材料二: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既是悠久农耕文明的深厚积淀,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正确性。
(3)为帮助村委会宣传“中国农民丰收节”,请你设计两个方案,并指出其文化生活依据。
2019-06-20更新 | 4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湖北省三校高三4月联考文综政治试题(龙泉中学、随州一中、天门中学)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关。近日,天门市举办“传承家风家训弘扬中华美德”演讲比赛,来自全市各地各单位的25位参赛选手围绕家风家训主题,从不同角度讲述了朴实而感人的故事,时而言简意赅、时而娓娓道来,时而慷慨激昂、时而饱含深情,精彩的演讲赢得一阵阵热烈掌声,让大家感同身受、受益匪浅。本次比赛是本市推进清廉家风建设、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进一步营造家风好、民风纯、党风正、政风清的良好氛围,促进党员干部加强家庭家风建设,以好家风促好作风,为建设美好“五城”、营造天门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良好的家风家训是推进廉政建设、培养务实作风的强大助力,我们要在以后的生活中多植入好的元素,当好反腐倡廉家庭“监督员”和“守门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天门市开展“传承家风家训•弘扬中华美德”演讲比赛的依据。
9 . 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漫画寓意一致的是

①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③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4-08更新 | 1263次组卷 | 25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宜昌县域高中协同发展共同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劳动模范身上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2018年“五一”期间,习近平强调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

材料二:1979年,旧口镇曙光村曾出了一位全国劳动模范——康兰英,书写了一段传奇故事。在如今的美丽乡村建设中,曙光村以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为主线,将劳模精神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催化剂,把劳模精神深深印在了每个村民的心中。曙光村以劳模精神为主题,打造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点。占地一万多平方米的劳模活动广场建有劳模纪念碑、事迹长廊和综合活动中心,不仅为村民们提供了健身休闲的场所,更是成为一个向村民宣扬劳模精神的阵地。村风村貌两手抓,曙光村新农村建设实现了净化保持、绿化提升、村民素质提高,让村民们看到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崭新变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劳模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劳模精神在曙光村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3)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反映劳模精神的名言警句,试列举两个。
2019-02-17更新 | 405次组卷 | 2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北省荆门市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