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6 道试题
1 . 安静幽雅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周到悉心的人文关怀、正气充盈的家风家教……在高明的教育工作者看来,一切场合、一切载体、一切方式,都是隐性教育可以融入、嵌入、渗入的地方,只要用心用力用情,就能收到“不言之教胜于教”的效果。由此可见(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②对人的教化和培育离不开合适的教育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为庆祝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中央宣传部、公安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了2020“最美基层民警”先进事迹。他们中有扎根群众、服务百姓永不止步的派出所民警;有扫黑除恶、打击犯罪智勇双全的刑侦民警;有逆行而上、绝地营救的尖刀特警;有开拓创新、不断提升执法服务水平的交通民警……向全社会宣传发布2020“最美基层民警”先进事迹是基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文化活动
②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社会的发展
③接受文化熏陶是人们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前提
④优秀文化能够借助外力的作用深远持久地影响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一粒米千滴汗、粒粒食汗珠换”“节约粮食,光盘行动”……某高校通过张贴标语、宣传栏等形式向广大师生传播“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如今光盘已成为不少学生的自觉行动。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文化环境决定人的行事方式 ④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5-22更新 | 166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盐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4 . 早年间,北京创造的新词汇主要来自胡同里居住的百姓。比如“倒儿爷”,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指从事倒买倒卖活动的人。“爷”很具北京特色,这里与辈分无关,是一种尊称,一方面体现出北京人待人接物的客气劲儿,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一种生活在千年古都的优越感。由此可见(     
①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特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北京的文化特色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5-13更新 | 206次组卷 | 31卷引用: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政治试题
5 . 近来,北京开展全民阅读“一区一品”活动。怀柔区通过民宿里的阅读空间向村民传递真善美,图书馆、剧场、茶室、食堂,到处都是村民们可以阅读的文化场所。希望让阅读成为村民的一种生活,像细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到哪个角落都能感受到。怀柔区的做法表明(     
①书籍总是以积极向上的内容唤起人们的共鸣
②特定的文化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对人产生影响
③参与健康有益的阅读活动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
④营造的文化氛围对人们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20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重视劳动教育的依据。
7 . 2021年3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正式实施的第一天,上海第四聋校47名同学跟随着老师的现场示范和视频演示,用手语整齐有力地“唱响”国歌。发布国歌标准手语版,规范手语“唱”国歌(     
①是基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②表明手语已成为文化交流传播和文明传承的基本载体
③有利于残障人士体会国歌的真实内涵,激发爱国情感
④旨在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维护残障人士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文化是信仰的土壤。一个民族之深厚的文化土壤,势必孕育出民族的伟大信仰。不同的文化土壤,孕育出不同的信仰。材料说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深刻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人的文化素养是在生活体验中自发形成的
④只有优秀文化才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 . 时至今日,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面对疫情,由于中国文化强调对家庭的责任,中国人都能够自觉地佩戴口罩并居家隔离;而西方强调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连戴口罩都很难做到。中国文化强调人的道德超越性,中国人总能进发出无私奉献精神;西方人权理论强调人的自然属性与自然欲望的正当性,导致权利的无限膨胀与滥用,严重影响防疫效果。由此可见(       
①文化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的行为选择
②文化氛围不同必然导致价值取向不同
③不同文化对抗疫实践有着不同影响
④中西文化差异决定着各自的抗疫实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1-26更新 | 93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学月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10 . 2020年12月,《锦绣和平-梁雪芳刺绣艺术展》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展出,受到了观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展览用至柔之物表达了至暗的惨痛历史,让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经历过创伤磨难之后要倍加珍惜当下的和平时代。”材料表明(       
①文化作品是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促进人们道德修养的提升
②文化作品产生的精神力量能够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1-26更新 | 121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学月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