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价值与价值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德树人,培养孩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劳动习惯成为中国教育的一个大问题。中国的孩子很多在家是小皇帝,在外以自我为中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家庭、学校、社会都在改进教育方式,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培养。某小学坚持以德树人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学会生活,学会关心”为主题,家庭、学校、社会紧密配合,制定劳动教育和感恩教育方案。按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提出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小学一年级拒绝别人喂饭,二年级拒绝别人穿衣,自己洗袜子,每天做15分钟以上家务;针对高年级,学校开设烹饪、整理收纳、使用家电、种菜养禽等课程。每个同学需要记住父母的生日,并在其生日时,能主动表达感恩之情。养成节约粮食、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该校通过多年来的教育实践活动,学生的思想面貌和行为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


(1)请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该小学的做法对孩子成长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运用科学思维的特征的有关知识,分析该小学开展学生劳动教育和感恩教育的科学性。
(3)“湘绣、湘瓷、湘茶、湘菜、湘戏是湖湘文化的品牌,请你从中任选一个品牌,运用文化的有关知识,设计一个把湖湘文化品牌推广出去的方案。
要求:①围绕主题,自拟标题;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200字左右
2 . 湖南省汝城县沙洲瑶族村,是“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江西姑娘陈娟娟在村里工作近三年,从一名“外地研究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陈书记”、群众心中认可的“沙洲女儿”。在她心里,对人民的感情有多深,为人民服务的舞台就有多大。这说明(     )
①价值观对青年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积极导向作用
②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是青年实现人生梦想的前提
③只有坚守人民立场青年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④只有在劳动实践中青年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2023年5月,中宣部决定授予万步炎“时代楷模”称号。30多年来,万步炎秉持“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的信念,扎根海洋资源勘探技术研究,带领团队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不断推动我国深海资源与地质勘探技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从万步炎的事迹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②社会所提供的良好工作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③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价值选择
④人只有在劳动和奉献社会中才能创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某科技公司研发团队不畏艰难困苦,锚定光模块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光芯片技术难题,经过上百次实验,制定十几个版本技术方案,最终掌握芯片原始设计和核心工艺,实现10G光芯片量产,为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了突出贡献。这说明(     
①攻克科技难题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②研发团队攻克科技难题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
③人生价值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的
④攻克科技难题是一个不断突破客观规律制约的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9-27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学情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5 . 【不忘初心部署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锚定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

“我们的城市不能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脏乱差的棚户区。”这十年,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5900多万套,1.4亿多群众喜圆安居梦。

“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边生态环境质量仍然很差,这样人民不会认可,也经不起历史检验。”这十年,荒山变绿、浊水变清,老百姓在城市中能拍到星轨、在家门口能感受自然,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这十年,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你对“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的理解。

【时代召唤青年必将不负使命】

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2)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知识,请从“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中任意两个角度,结合材料谈谈青年学生如何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蒙语,意为“美丽的高岭”,曾是绿洲一片,号称“千里松林”。上世纪50年代,塞罕坝已是“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

1962年9月,来自全国各地的369名青年,怀着远大理想,一路北上,奔赴令人向往的塞罕坝。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林场先后种植的1000亩树苗,成活率不足5%。眼看着辛劳付诸东流,大家的积极性一下子受了挫。难道,塞罕坝不适合造林了?塞罕坝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却坚信山上能自然生长松树,不信机械造林不活。“今天有一棵松,明天就会有亿万棵松。”团队决定潜心研究,自己育苗,带领林场职工完完全全开启了荒漠造林生涯。

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人舍小家为大家,以坚韧不拔的斗志,以永不言败的担当,在荒寒遐僻的塞北高原,建成了一道绿色的屏障,演绎了荒原变林海、沙地成绿洲的人间奇迹,铸就了林业建设史上的绿色丰碑。


(1)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塞罕坝人是如何实现“今天一棵松,明天亿万松”的。
(2)请运用质量互变规律,分析塞罕坝为什么能创造“荒原变林海、沙地成绿洲”的人间奇迹。
2023-09-19更新 | 29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7 . 坚信“干部干部,就是要先干一步”的姜仕坤,磨穿了鞋底、跑白了头发,换来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放弃大城市高薪工作的黄文秀,扎根乡土、奉献家乡,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新时代十年来,无数党员干部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不为名所缚,不为物所累,不为利所驱,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创造了光辉业绩。这启示我们(     
①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价值观能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④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钱穆先生曾说“梅本无心,漫天飞霄得梅心,梅本无心,但以梅心做人心”。雪赋予了梅美丽,人为梅添上意义,以梅心作人心,表达了中国文化的幽深、细腻和美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梅的价值是梅本身所固有的功能和属性
②梅花之美通过中华文化的内蕴表现出来
③梅心是人对梅这一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④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受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近几年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无论是技术还是应用都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人工智能虽然只发展到初级阶段,但实际上已带来一些安全问题,如通过换脸技术可以置换视频中的“脸”。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人类意识的工具性延伸
②应在正确价值观指引下科学应用人工智能
③人工智能泛滥必将会导致人类意识的退化
④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认识和理解必须要全面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此次立法法修改的亮点之一是增加“地方协同立法”,规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指导地方开展相关立法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地方政府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包括跨行政区的流域保护,都涉及地方协同立法。但是,区域内协同立法既包含省(自治区)一级,也包括设区的市一级,立法碎片化问题严重,很难满足跨行政区域对生态进行保护的需求。加之,不同主体之间利益诉求繁多,各地在立法中会倾向于考虑自身利益,而非整体利益。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积极开展地方协同立法实践,指导云南、贵州和四川三省就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区域协同立法和联合执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有关知识,分析《立法法》为什么要增加“地方协同立法”的条款。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