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苏教版(2020)高一必修第一册专题3 总结检测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20-09-02 38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认识化学科学、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反应原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1. 我国古诗词或谚语中包含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古诗或谚语含有的化学反应类型
A熬胆矾之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复分解反应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分解反应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化合反应
D爆竹声中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非氧化还原反应

A.AB.BC.CD.D
单选题 | 适中(0.65)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在氯气中燃烧都有棕黄色的烟产生
B.氯气为黄绿色有毒气体,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C.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D.可通过下图装置除去Cl2中的HCl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4.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反应条件(温度或者反应物用量)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种类改变的是
A.Na和O2B.NaOH和CO2C.Na2O2和CO2D.Na2CO3和HCl
2021-03-11更新 | 2057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1-2012学年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5. 已知A是一种金属单质,B显淡黄色,相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C的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易溶于水
B.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C.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
D.属于碱
6. 如图所示,两圆圈相交的部分表示圆圈内的物质相互发生的反应。已知钠及其氧化物的物质的量均为0.1 mol,水的质量为100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2中阴阳离子数目之比为1∶1
B.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Na+2H2O===Na+2OH+H2
C.①、②、③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①>②>③
D.反应③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①16H++10Z-+2XO=2X2++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
由此推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Z2+2A2+=2A3++2Z-可以进行
B.Z元素在反应③中被还原,在反应①中被氧化
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Z2、B2、A3+
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B-、A2+、X2+
2020-11-10更新 | 1326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省抚顺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CO3、NaHCO3和NaCl中的一种或多种。下列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观察到有晶体析出,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
B.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aO粉末,充分反应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
C.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滴加适量AgNO3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Cl
D.称取3.80g固体,加热至恒重,质量减少了0.620g。用足量稀盐酸溶解残留固体,充分反应后,收集到0.880g气体,说明原固体中仅含有Na2CO3和NaHCO3
单选题 | 困难(0.15)
名校
9. 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100mL 盐酸100mL 盐酸100mL 盐酸
m(混合物)14.2g25g27.6g
V(CO23.36L4.48L4.48L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mol·L-1
B.加入混合物14.2g时盐酸不足
C.加入25g混合物时盐酸过量
D.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与K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
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10.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常用于饮用水消毒。下列有关ClO2制备与杀菌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NaClO2在酸性条件下歧化生成ClO2和NaCl,则n(氧化剂):n(还原剂)=1:4
B.ClO2在强碱性环境中使用失效,可能的原因是:2ClO2+2OH- =ClO3- + ClO2-+H2O
C.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O2中的NH3
D.等物质的量的ClO2杀菌效果比Cl2
2019-10-09更新 | 3366次组卷 | 18卷引用: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解题方法
11. 向100ml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通入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HCO3):n(Na2CO3)=1:1
B.通入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mL
C.通入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OH):n(Na2CO3)=1:3
D.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0.2mol/L
2020-01-20更新 | 530次组卷 | 26卷引用: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双周考试化学试题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12. 微型化学实验能有效减少污染,节约药品。如图,某学生在衬有一张白纸的玻璃片上放置表面皿,在表面皿上的不同位置分别滴加浓度均为0.1(含淀粉)、(含酚酞)、(含)溶液各1滴,在表面皿中心处放置2小粒晶体,并滴加一滴浓盐酸,立即将表面皿盖好。可见晶体很快溶解,并产生气体。

已知能与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
(1)①写出化学实验室中用制取的化学方程式:____
②完成本实验中制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该反应中消耗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8,则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_
(2)b处的实验现象为______。c处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3)d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4)通过该实验能比较三种物质氧化性的强弱,其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三、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为探究Na与CO2反应的产物,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CO+2Ag(NH3)2OH=2Ag↓+ (NH4)2CO3+2NH3

回答下列问题:
(1)B中的溶液为______________
(2)先称量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mlg,将样品装入硬质玻璃管中,称得样品和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是m2g。再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其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硬质玻璃管恒重,称得质量为m3g。
a.点燃酒精灯,加热b.熄灭酒精灯c.称量硬质玻璃管
d.打开K1和K2,通入CO2至E中出现浑浊e.关闭K1和K2f.冷却到室温
(3)加热硬质玻璃管一段时间,观察到以下现象:
①钠块表面变暗,熔融成金属小球;
②继续加热,钠迅速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反应完全后,管中有大量黑色物质;
③F中试管内壁有银白物质产生。
产生上述②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固体产物中钠元素的存在形式
假设一:只有Na2CO3;假设二:只有Na2O;假设三:Na2O和Na2CO3均有;
完成下列实验设计,验证上述假设:
步骤操作和现象结论
1将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产物溶于水后过滤;假设一成立
2往步骤1所得滤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及下表实验数据,写出Na与CO2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m1m2m3
66.7g69.0g72.1g

四、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14. 下列化学反应中溴元素仅被氧化的是
A.2NaBr+Cl2=2NaCl+Br2B.Br2+2NaI=2NaBr+I2
C.3Br2+6NaOH5NaBr+NaBrO3+3H2OD.HBr+NaOH=NaBr+H2O
2018-11-07更新 | 6534次组卷 | 52卷引用: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
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HCO3的电离方程式为
B.HClO是弱酸,但NaClO是强电解质
C.KClO3和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3和SO3为电解质
D.BaSO4的水溶液不易导电,故BaSO4是弱电解质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B.
C.D.
2020-04-21更新 | 3639次组卷 | 3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17. 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B.
C.D.
18. 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B.澄清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单选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9. 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2R(OH)3+ 3C1O-+ 4OH= 2RO4n-+3Cl+5H2O。则RO4n-中R的化合价是()
A.+3B.+4C.+5D.+6
2019-01-30更新 | 6405次组卷 | 174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海南卷)

五、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六、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22. 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是氧化产物
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若生成4.48 L HF,则转移0.8 mol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2016-06-13更新 | 3707次组卷 | 110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上海卷精编版)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B.用如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由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证明①中NaHCO3固体受热分解
C.,是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D.过氧化钠会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而易变质
2020-09-01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苏教版(2020)高一必修第一册专题3 总结检测
2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
B.由矿盐(主要成分是,还含有等其他可溶性杂质的离子)生成食盐,除去最合适的试剂是
C.用酚酞试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纯碱溶液
D.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可能是钠盐溶液,也可能是溶液
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5. 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2019-01-30更新 | 7611次组卷 | 108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江苏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认识化学科学、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反应原理

试卷题型(共 25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1
填空题
1
解答题
1
多选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认识化学科学
2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3
化学实验基础
4
化学反应原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20.65氯气的化学性质  氯气与碱溶液反应
30.65氯水的成分及检验  氯水性质实验探究
40.85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  碳酸钠
50.85无机综合推断  钠  过氧化钠  碳酸钠
60.65钠  氧化钠  过氧化钠  电子转移计算
70.65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80.65离子的检验  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90.15碳酸氢钠与酸反应
100.4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
110.4氢氧化钠、碳酸钠混合溶液与盐酸反应相关考查  碳酸钠、碳酸氢钠混合物的有关求算
140.65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150.94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离方程式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判断
160.85离子共存  无附加条件的离子共存
170.94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  离子共存  常见氧化剂与还原剂
180.85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  限定条件下的离子共存
190.85离子反应的发生及书写
220.65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230.85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过氧化钠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240.85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焰色试验  碳酸钠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鉴别的实验
250.65氯水的成分及检验  氯水性质实验探究
二、填空题
120.65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氯气的化学性质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三、解答题
130.65钠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  探究物质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化学实验探究实验探究题
四、多选题
200.85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210.94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