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进生命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鼠妇数量为刚放入时的状态,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中所设置的变量是_____
(2)A装置与B装置组成_____实验,其中实验组是_____装置。
(3)待实验装置中的鼠妇平静后,每隔1分钟对实验装置A和B中的鼠妇进行计数。经10分钟的计数后,计算出装置A和B中鼠妇数量的_____值为实验结果。
(4)根据该实验装置进行的探究实验,依据装置A与装置B中10分钟统计得出的鼠妇数量,进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5)根据实验装置图中所选用的鼠妇情况,若有错误请你指出其中的一种并改正:_____
2020-04-2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2 .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实验中,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鼠妇数量为刚放入时的状态,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中所设置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2)A装置与B装置组成____________实验
(3)待实验装置中的鼠妇平静后,每隔1分钟对实验装置A和B中的鼠妇进行计数。经10分钟的计数后.计算出装置A和B中鼠妇数量的平均值为实验结果。这样做可以____________
(4)根据该实验装置进行的探究实验,依据装置A与装置B中10分钟统计得出的鼠妇数量,进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5)根据实验装置图中所选用的鼠妇情况若有错误请你指出其中的一种并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0-09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潮安区雅博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为了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所用的种子均不在休眠期,表中所涉及的其他条件均适宜)。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组别

种子数

处理方法

萌发数

30

不加水,25℃

0

30

适量的水,25℃

27

30

过量的水将种子淹没,25℃

0

30

适量的水,4℃

0

(1)要想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_____组和_____组进行对照。
(2)①组种子都没有萌发,主要原因是缺少_____
(3)边巴扎西同学想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他选用了③④两组实验,他的做法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_____。如果是你,要探究这个问题,你会选择_____组和_____组。
2024-04-3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西藏拉萨市柳梧初级中学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生物模拟试题(三)
4 . 如果你翻动花园或庭院中的花盆、砖块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幼虫体表黄色的,常常成群聚焦在粮仓里的粮食堆中,下面是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和光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两个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
(1)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①本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___,设置变量的方法是在铁盘中轴线一侧铺上干土,另一侧铺上湿土。
②四个实验组的同学分别选用了数目不同的鼠妇做实验,从实验结果可靠性的角度分析,你认为应该选用 _____
A.1只鼠妇   B.5只鼠妇   C.10只鼠妇   D.50只鼠妇
③在探究实验课中,老师将全班分成了10个小组,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应采用 _________的方法对所有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从重复实验的角度分析,这相当于做了9次重复实验。
(2)光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
①实验步骤;取一铁盘,在中轴线一侧放10只黄粉虫,在另一侧放10只黄粉虫,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板,同时用手电筒照光,增加光照强度,每隔1分钟统计两侧的黄粉虫数目,并记录。
②下面是某同学从第二分钟起,每分钟对黄粉虫分布情况的统计记录,你认为本实验的最终结果是:黑暗处有 _______只黄粉虫。

环境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明亮

5

3

2

1

0

0

0

0

0

0

阴暗

15

17

18

19

20

20

20

20

20

20

③关于黑暗处黄粉虫的计数方法,有的同学认为要翻开不透光的纸板进行计数,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正确计数黑暗处黄粉虫数量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保证探究实验的可靠性,在实验设计时一般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 _______变量引起的。
2024-01-23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持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酸雨对植物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
材料用具:大小相同的培养皿4只,同品种、同批次、形态大小相似的小麦种子80粒,纱布若干,用食醋为材料分别配制的pH=5、pH=4、pH=3(pH值越小,酸性越强)的“酸雨”各20毫升,带有刻度的小喷壶,清水等。
方法步骤:①将4只培养皿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②在4只培养皿里各铺一块小纱布,其上均匀撒20粒小麦种子。③向甲培养皿中均匀喷洒清水(pH=7),使之刚好将要浸没种子。向乙、丙、丁3只培养皿中分别喷洒pH=5、pi=4、pH=3的“酸雨”。①将它们都放在温度适宜的背光处,一周后,记录培养皿中小麦种子的萌发情况并统计如下表:

组别

小麦种子数(粒)

喷洒的液体

萌发的种子数(粒)

20

pH=7的清水

19

20

pH=5的“酸雨”

14

20

pH=4的“酸雨”

9

20

pH=3的“酸雨”

4

请根据实验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该小组探究的变量是 ______ ,实验中属于对照组的是 ______
(2)乙、丙、丁的培养皿中喷洒的“酸雨”体积应与甲中喷洒清水体积的相同,目的是 ______
(3)有的同学认为本实验只用1粒小麦种于做实验也可以,你认为他的想法是否正确? ______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简述你的理由: ______
(4)通过记录表可知随着“酸雨”的pH值逐渐减小,种子萌发率逐渐减少,因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酸雨对种子的萌发具有 ______ (选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2023-07-24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鼠妇为刚放入时的状态。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_
(2)A装置与B装置形成 _______实验。
(3)待实验装置中的鼠妇平静后,每隔1分钟对实验装置A和B的鼠妇进行计数,经10分钟的计数后,取_______值为实验结果,这样取值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
(4)如果该实验中在装置A中铺一层湿土,装置B中铺一层干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5)请指出实验装置图中所选用的鼠妇情况存在的问题。(写出一点即可) ________
2023-10-06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〇八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春雨潇潇,滋润万物。然而有些雨水,却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甚至能伤害人的皮肤和黏膜。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做酸雨。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它对生物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小宇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制定计划并实施:
①在一个花盆里播10粒的大豆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②向食醋中如清水,配制成“模拟酸雨”
③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几天后,花盆中大豆幼苗全部死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中小宇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_____
(2)作出的假设是 _____
(3)小宇同学制定的计划中 _____(填写“有”或“没有”)设置对照组。
(4)根据小宇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_____
(5)有人认为只要用1粒大豆种子做实验就行了,这种想法 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_____
(6)该实验设计有需改进之处,请你帮他完善。(写一条即可) _____
2022-08-0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环节。请回答科学探究环节中的有关问题。

(1)提出问题:你观察过青萝卜吗?萝卜埋在土里的部分是白色,露出地面的部分是绿色的,依据这个事实,请你围绕一个变量,提出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______
(2)作出假设: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气候转暖后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合播种。结合此现象针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作出假设为______
(3)设计实验:观察发现,牵牛花早晨为红色,太阳出来后颜色逐渐加深,中午呈紫色。为探究光照是否能影响牵牛花花色,完善以下探究方案:
①早上,将牵牛花分为A和B两组;
______,其他实验条件应______
③中午,观察记录实验现象:A组为紫色,B组为红色
(4)评价实验方案:红叶石楠叶子美丽,常做行道树种植。实验小组的一位同学发现道路两旁的红叶石楠在春天长出红色的嫩叶,到了夏天,这些红色的叶片变成了绿色。这位同学猜想可能跟夏天光照强度有关。于是,该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进行探究:
组别甲组乙组
实验材料同种红叶石楠多株同种红叶石楠多株
环境条件阴暗、潮湿光照充足、温度适宜
处理方法将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各自实验环境中一段时间

针对该实验设计方案,学习小组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请你对该实验方案进行改进:
①对实验材料选择的改进是______
②对于环境条件设置的改进是______
(5)解读实验数据:下面是某地小麦在不同时期需水量的测量数据转换成的条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小麦不同发育期的需水量不同
B.灌浆期需水量最大
C.拔节期的需水量小于抽穗期和灌浆期
D.小麦返青期吸收的水分大多用于小麦的生长发育
(6)结果推理:新疆的甜瓜比某地同种的甜。经调查,在甜瓜生长季节,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差别较大,如下表。下列对该现象的推理过程不正确的是______。
新疆某地
白天33℃33℃
黑夜10℃22℃

A.新疆甜瓜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多B.新疆的甜瓜甜,其消耗的有机物比某地少
C.新疆的甜瓜黑夜呼吸作用较某地弱D.环境温度对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影响
9 . “技能训练”是教材上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而安排的练习性栏目,每个“技能训练”侧重训练一种探究技能。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等几个环节。请回答科学探究环节中的技能训练问题。
(1)提出问题:你观察过青萝卜吗?萝卜埋在土里的部分是白色,露出地面的部分是绿色的。依据这个事实请你提出一个科学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气候转暖后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合播种。由此可以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为了探究萌发的种子释放能量,晓科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的设计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评价实验方案:红叶石楠叶子美丽,常做行道树种植。晓科同学发现道路两旁的红叶石楠在春天长出红色的嫩叶,到了夏天,这些红色的叶片变成了绿色。他猜想可能跟夏天光照强有关。于是,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组别

甲组

乙组

实验材料

同种红叶石楠多株

同种红叶石楠多株

环境条件

阴暗、潮湿

光照充足、温度适宜

处理方法

将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各自实验环境中一段时间


针对晓科的实验设计方案,你认为不足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读实验数据:下面是某地小麦在不同时期需水量的测量数据转换成的条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小麦不同发育期的需水量不同            B.灌浆期需水量最大
C.拔节期的需水量小于抽穗期和灌浆期            D.小麦各时期吸收的水分大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6)推理:新疆的甜瓜比我们当地同种的甜。经调查,在甜瓜生长季节,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差别较大,如下表。
下列对该现象的推理过程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新疆

当地

白天

33

33

黑夜

10

22


A.新疆甜瓜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多            B.新疆的甜瓜甜,其消耗的有机物比当地少
C.新疆的甜瓜黑夜呼吸作用较当地弱               D.环境温度对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影响
2021-07-1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某研究小组想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处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制作培养基(成分:X、牛肉汁等);
②高温灭菌后冷却;
③在教室内离地面高度为0米、0.5米、1米、1.5米、2米、2.5米、3米处各放置3个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皿,进行相关操作;另留3个同样的培养皿不作处理作为空白对照组;
④将各组培养基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培养基上菌落的平均数。
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的牛肉汁主要为微生物的生活提供_____,要制作固体培养基,成分中的X通常是_____
(2)步骤③中实验组的“相关操作”是指_______。(填具体的操作过程)
(3)若实验结果是______,则说明教室内的微生物数量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4)通过探究,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组别

0米

0.5米

1米

1.5米

2米

2.5米

3米

空白对照组

平均菌落数

61个

58个

55个

50个

44个

40个

36个

6个


这个实验结果说明此次实验中出现了污染现象,若将30个(即3米组的36个减去空白对照组的6个)作为3米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这种做法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2021-10-11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岳麓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