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9 道试题
1 . 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科研人员选择微塑料A利用60只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小鼠数量(只)试验方法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体重增长值(g/只)
AB数量多排列整齐7.34
20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数量少排列散乱1.84
20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基本消失﹣0.12
(1)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微塑料对小鼠_______系统的影响。
(2)表格中A处应填_______,B处的实验方法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饲喂27天后,应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算每组小鼠体重增长的________
(3)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__________功能,导致他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由此可得出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微塑料在自然界最终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请你提出2条减少塑料制品污染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以探究“口腔中淀粉的消化”。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反应时间

检测试剂

实验结果

A组

馒头(切碎)+2毫升唾液

8分钟

碘液

不变蓝

B组

馒头(整块)+2毫升唾液

8分钟

碘液

变浅蓝

C组

馒头(切碎)+X

8分钟

碘液

变蓝


(1)表中的“X”应该为________。取出3组试管,分别滴加2滴碘液并摇匀,理想的实验现象是A组试管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应选择哪两组试管 __________
(3)进行实验探究时,A组和B组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
(4)设计的各组实验在37℃的水浴中进行,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实验探究: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皿编号种子的数量种子所处的外界条件(其它外界条件均适宜且相同)实验结果
A150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纱布,25℃萌发
B150培养皿底部垫有干燥的纱布,25℃不萌发
C150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纱布,0℃不萌发
D150培养皿垫有纱布,让水淹没种子,25℃不萌发

(1)如用培养皿A与B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
(2)若需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用__________两组培养皿做对照实验。
(3)如果严格按照培养皿A的外界条件进行实验,最终结果是所有实验的种子都没有萌发,实验失败的原因应从______________方面去寻找。
(4)如用培养皿A和C进行对照,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5)进一步探究光照对该种子萌发有无影响。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第一步:取两组培养皿,分别在培养皿底部铺上纱布,并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取_______的两份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温度控制在25℃);
第二步:将一组培养皿置于________的环境中(温度控制在25℃),另一组置于_______的环境中(温度控制在25℃);
第三步:观察、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2021-01-1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下表是某学校兴趣小组做家蚕卵孵化实验的记录,请根据此记录表回答问题:

组别

A

B

C

蚕卵数(个)

100

100

100

培养温度

16℃

20℃

30℃

培养湿度

75%

75%

75%

孵化出幼蚕所需天数

10

9

8

孵化率(%)

90%

98%

68%


(1)该实验采用的生物学研究方法被称为______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而其他条件都要______
(2)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3)从该实验结果来看,最适宜蚕卵孵化的温度是______
(4)从该实验结果来看,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孵化出幼蚕的速度越______
2022-12-1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华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022·湖南长沙·模拟预测
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
5 . 某科研机构为研究中药丹参对小鼠记忆力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一)分组与给药:将体重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24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A、B、C三组,具体操作如表。

对照组(A)

模型组(B)

丹参作用组(C)

1~14天

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

注射和A组等量D-半乳糖溶液

注射和A组等量的D-半乳糖溶液

15~42天

注射0.1ml生理盐水

注射0.1ml生理盐水

注射0.1ml丹参注射液


(二)水迷宫实验
在给药42天后进行水迷宫实验,在迷宫圆形水池壁上等距标记A、B、C、D四个点作为固定入水点,池中加入含墨汁的水(能隐藏平台),并没过平台1cm,水温18~22℃。训练时将小鼠面向池壁,随机从4个入水点放入水中(如图甲所示),记录其寻找并爬上隐藏在水面下平台的时间(逃避潜伏期),以此作为判断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指标。每天一次,共进行5天,绘成以下柱状图(如图乙所示)。

请分析回答:
(1)每组选取8只小鼠做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表中可以看出:若以A、B作为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若要探究丹参注射液对小鼠记忆力的影响,则选取___________作为对照实验。
(3)从柱状图中可以看出:小鼠处于第一天时,逃避潜伏期的时间_______组最多,_______组最少;无论是对照组、模型组还是丹参作用组,从第1天到第5天,共同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3-31更新 | 17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6 . 生物兴趣小组去参观“大棚温室农业”,很多同学发现大棚内另有灯光补充,且灯光颜色都不是白色的。经查阅资料发现:太阳发出的可见光为白光(也叫复合光),可分为多种单色光。这些单色光对植物的生长影响是否一致呢?生物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用不同颜色的灯光照射盆栽的香蕉苗,且保证光照充足且强度相等。两周后测量叶片长度和宽度,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红光橙光黄光绿光蓝光紫光
叶长度平均值(cm)初始值7.27.37.27.37.37.3
二周后7.87.87.47.28.18.1
增加值0.60.50.2﹣0.10.80.8
叶宽度平均值(cm)初始值1.91.92.02.02.01.9
二周后2.12.12.01.92.42.3
增加值0.20.20﹣0.10.40.4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叶片的生长情况能反映其光合作用的强弱,发生该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填细胞结构)。
(2)由表可知,对植物生长促进效果最显著的两种光分别是_________光和_______光,而完全没有促进效果的是______光。
(3)如遇到连续阴雨天,为了提高温室大棚作物产量,通常需要进行补光,一般采用______(选填白光或单色光),你认为其中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0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实验探究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外界环境因素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制定实验方案及得到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表回答:
培养皿编号种子数量(粒)种子所处的环境条件
(有光,其他条件均适宜)
种子萌发数量(粒)
130使种子保持潮湿的水量,25℃28
230不加水,25℃0
330使种子保持潮湿的水量,4℃0
430完全浸没种子的水量,25℃0

(1)本方案共设计了_____组对照实验。1号与4号进行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实验结论是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
(2)每组选用30粒种子而非1粒种子进行实验,目的是_______
(3)为探究温度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组员们选用3号和4号进行对照实验。你认为这个方案是否适当:______(填“适当”或“不适当”);你的理由是:_______
(4)1号培养皿环境条件适宜,但也有2粒种子未萌发,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
(5)要探究光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可再取一个培养皿并编号为5号,放入30粒大豆种子,将其置于______环境中,其他条件均与_______号培养皿相同。
(6)菜豆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胚中的______
8 . “白色污染”―塑料废弃物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造成了很大影响。研究发现,大蜡螟幼虫具有啃食塑料的现象,且能降解塑料。科研人员探究了大蜡螟幼虫对常见的两种塑料(聚苯乙烯和聚乙烯)的取食情况,以及添加蜂蜡(大蜡螟的常规食物)对幼虫取食塑料效果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表:
组别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
大蜡螟幼虫150只幼虫150只幼虫150只幼虫150只幼虫
食物(等量)聚苯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混合蜂蜡
饲喂时间21天

实验结果如下:

(1)表中“?”应设置的食物为_____。为探究大蜡螟幼虫对聚苯乙烯和聚乙烯的取食量,可选择第一组和第二组进行对照实验,观测指标为_____
(2)由图1可知,大蜡螟幼虫对_____的取食能力比较强。
(3)图2表明食用塑料对大蜡螟幼虫的生存具有一定的危害作用,为了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应增设一组对照组:_____
(4)根据2017年数据,全世界塑料产量已到达3.5亿吨,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利用大蜡螟幼虫降解塑料只是治标之法,请从根源上对“白色污染”的治理提一条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
9 . 学习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课后,老师给生物兴趣小组分发了甜酒曲,学生在分组酿制甜酒的过程中,发现用等量的糯米酿酒,产酒量却不同,为了弄清楚原因,设计了以下实验:

第一步

将糯米放在容器中用水浸泡一昼夜,洗净,蒸熟,用凉水冲淋冷却

第二步

加入甜酒曲粉末搅拌,分成三等份分别装入大小相同的玻璃瓶内,标记为甲、乙、丙

第三步:分组操作

甲组

乙组

丙组

密封

密封

不密封

第四步:恒温处理

15℃

30℃

30℃

实验结果

产酒量较低

产酒量较高

产酒量较低


(1)第一步先将糯米蒸熟的目的是_____
(2)第二步处理中加入甜酒曲粉末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实验步骤中的_____,甜酒曲中有酵母菌,与乳酸菌相比,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____,属于_____核生物。
(3)实验共设置了_____组对照实验,若甲组和乙组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变量为_____
(4)根据乙组和丙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5)同学们发现新酿制的米酒表面有泡沫,原因是:_____
2021-02-25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实验探究
某学习小组为了解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A缸

B缸

步骤一

500毫升池溏水

步骤二

水温25℃

水温5℃

步骤三

同期孵化出的蝌蚪20只

步骤四

加入10g蝌蚪饲料

步骤五

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

不加甲状腺激素

步骤六

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1)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B组的蝌蚪数量①为___________。除此之外,A、B两组的蝌蚪大小及饲养条件等都必须保持相同,其目的是___________
(3)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步骤___________不够严谨,请提出改进建议:___________
(4)实验改进后,A缸和B缸是一组____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为了尽量减少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本实验还应设置___________
(5)按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实验,出现的实验结果是:A缸蝌蚪比B缸蝌蚪发育___________(填“快”或“慢”)。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021-05-0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