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科学探究通常要经过6个基本步骤:
①实施计划②提出问题③制订计划④作出假设⑤表达交流⑥得出结论
比较科学的排列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①②④⑤⑥
C.②④③①⑥⑤D.②③④①⑥⑤
2024-04-02更新 | 31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宜兴屺亭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2 . 为探究影响小麦生长的因素,某同学选择生长状况相仿的多株小麦幼苗,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栽种在同样大小和相同材质的花盆里,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组别阳光温度土壤一段时间后
适宜25度不浇水营养齐全叶片萎缩、生长不良
适宜25度适量浇水营养齐全生长良好
根据上表推断,该实验的变量是
A.阳光B.土壤C.温度D.水
3 . 夏季已经到来,小龙虾日益成为人们喜爱的美食。但小明听长辈说小龙虾爱吃腐烂性食物,吃了不健康。小明不相信,于是上网查找小龙虾的食性,发现:龙虾是杂食性动物,各种鲜嫩的水草、水体中的底栖动物、软体动物、大型浮游动物,及各种鱼、虾的尸体及同类尸体都是龙虾的饵料。
(1)小龙虾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且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蛋白质的消化是从_____开始,其消化的最终产物进入人体后最先出现在心脏的_____。根据小明查阅的小龙虾食性资料,小龙虾属于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的_____
(2)小明对小龙虾喜欢吃新鲜的食物还是鱼虾的尸体这一问题非常感兴趣,做了如下探究:
①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
②作出假设:小龙虾喜欢吃鱼虾的尸体。
③设计并实施:选取若干只健康状况良好、大小一致的相同小龙虾,分别置于大小、水量等环境状况相同的容器中,并标号为1号和2号。在1号容器中饲喂鱼虾的尸体,则在2号容器中饲喂________新鲜食物。将1、2号的小龙虾放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喂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1、2号容器中食物的消耗情况。
④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2023-04-2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全氟辛烷磺酸(PFOS)性质稳定,不易降解,被广泛用于化妆品、洗涤剂等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产品中,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新型环境污染物,通过食物链传递和生物富集,进而影响人类健康。科研人员研究了全氟辛烷磺酸(PFOS)对斑马鱼鳃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科研人员利用斑马鱼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斑马鱼(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鳃丝和鳃片状态)
20曝露于__________中鳃丝完整,鳃片独立
20曝露于500ml 1mg·L-1PFOS溶液中鳃丝充血,鳃片部分融合
20曝露于500ml 2mg·L-1PFOS溶液中鳃丝水肿加剧,鳃片大量融合


(1)用显微镜观察斑马鱼细胞临时装片的显微结构,如果物像偏左下方,要将其调至中央,应将玻片向___________移动。据图分析,斑马鱼的鳃由许多鳃片组成,鳃片由许多鳃丝组成,鳃丝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应曝露于___________________中。
(3)选取发育良好、生长状况基本一致的等量斑马鱼,驯养1周后进行曝露实验。曝露实验中还要保证___________(写出一个,合理即可)等条件相同且适宜。
(4)由实验结果可知,全氟辛烷磺酸(PFOS)对斑马鱼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4-1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镇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世界卫生组织在1988年对全世界发出倡议,并把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为了证明吸烟确实有害健康,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烟草浸出液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请你将其实验设计补充完整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材料及用具:体长5cm左右同品种健康的小金鱼15条、清水、烟草浸出液、500ml烧杯5只、量筒、计时器等。
实验步骤:
①取容积为500ml的烧杯5只,分别编号为A、B、C、D、E。
②向A、B、C、D、E5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烟草浸出液0ml、100ml、200ml、300ml、400ml
③向A、B、C、D、E5只烧杯中各加清水400ml、300ml、200ml、100ml、0ml,使这5只烧杯中溶液的浓度_________,而液体总量_________。
④在5只烧杯中同时各放入一条金鱼,静置一段时间后,一位同学计时,其余五位同学分别统计5条金鱼在1分钟内的呼吸次数(即呼吸频率)。
⑤各组更换新的金鱼,重复上述实验2次,并计算平均值,结果如下表:
组别ABCDE
第一条金鱼呼吸次数108120135165180
第二条金鱼呼吸次数107117138167182
第三条金鱼呼吸次数110123136170186
平均值108.33120.00136.33167.33182.67

请分析回答:
(1)向A、B、C、D、E5只烧杯中各加清水400ml、300ml、200ml、100ml、0ml,使这5只烧杯中溶液的浓度______,而液体总量______。(两空格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2)分析实验数据统计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烟草浸出液________金鱼的呼吸频率,烟草浸出液浓度越大,金鱼呼吸频率越___________
(3)本实验用金鱼作为材料,尝试分析有什么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4-1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镇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草履虫常被用作生物学以及环境科学的研究材料。科研工作者探究“光照条件对草履虫数量的影响”,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所示:
①向6只盛有200毫升培养液的烧杯中分别放入等量的草履虫,然后将6只烧杯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只),一组放在光照下培养,另一组放在黑暗处培养。
②实验连续进行9天,每天记录各烧杯中草履虫的数量。

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中,除了变量外,其他条件应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在记录时应计算每组3只烧杯中草履虫数量的______作为最终实验结果。
(3)分析实验数据,在培养初期,其数量快速增多,是由于草履虫以______的方式进行生殖的结果。从图1和图2草履虫数量变化情况来看,无沦光照还是黑暗条件下,草履虫的数量都呈现一个______的变化。
(4)对图1、图2中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023-04-1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实验中学2023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2-13八年级上·山东·期末
7 . 某生物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花盆里种了豌豆,并设计如下实验。在这一实验中,你认为实验设计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

花盆

阳光

温度

A

向阳光

20℃

充足

B

暗室

30℃

充足

A.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向阳的地方B.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暗室里
C.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D.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
2023-01-31更新 | 130次组卷 | 80卷引用:江苏省宜兴市树人中学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012·山东淄博·一模
名校
8 . 下面是科学家为揭开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以狗为实验动物进行研究的结果。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实验组实验操作实验结果
切除胰腺出现糖尿
结扎胰管,胰腺细胞大部分萎缩,胰岛细胞活着不出现糖尿
切除胰腺,注射胰岛提取液不出现糖尿
A.由①③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可防止糖尿的出现
B.由①②实验可知:胰腺由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组成
C.由②③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
D.该研究证明:糖尿病的发病可能与胰岛细胞的分泌物有关
2023-01-31更新 | 282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宜兴屺亭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9 . 鱼类生活在水中,鳍是主要的运动器官。那么,鱼在水中究竟是怎样运动的呢?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选择了鱼的尾鳍进行探究。请你帮助他们完成这个探究实验。
(1)提出问题:鱼的尾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是什么?
作出假设:______
(2)以下有三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选取一条大小适中,有活力的鱼,放入水槽中仔细观察。
方案二:选取一条大小适中,有活力的鱼,剪掉尾鳍后放入水槽中仔细观察。
方案三:选取两条大小,活力相同的鱼,将其中一条鱼的尾鳍用硬纸板夹住做捆绑处理,另一条鱼不做处理,放入两个相仿且水量相等的水槽中,仔细观察。
上述三种方案中你要选择的方案是 ______。选择的理由是 ______
(3)你选择的方案中,设置的对照组是 ______
(4)探究实验的预期结果是 ______
(5)在这个探究实验中,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和作出什么假设?
提出问题:______
作出假设:______
2023-01-3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学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众所周知,对我国乃至世界历史影响深远的“丝绸之路”,源于小小的家蚕。自从学习了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后,小林就开始养蚕。他发现家蚕所结的茧有时会出现厚薄不均匀的情况。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这样的蚕茧叫“薄头茧”,会影响蚕茧的出丝率。为了探究形成“薄头茧”的原因,小林和几位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将300只同一品种、大小相似的健康蚕宝宝随机平均分为六组,进行了两次平行实验,每次实验用三组进行。除光线外,其他实验条件均保持一致,实验结果见下表:

实验处理

光线明亮而不均匀

光线明亮而均匀

光线暗而均匀

第一次实验分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薄头茧”所占百分比

15.48%

7.5%

4.92%

第二次实验分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薄头茧”所占百分比

17.17%

8.85%

4.50%

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
(1)分析以上实验,你推测小林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_____?其中,第一组与第二组对照,变量是______;第二组与第三组对照,变量是______
(2)在这一实验中,除要使蚕宝宝的月龄、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保持其他实验条件(如温度、湿度等)相同,目的是_______。同学们进行了两次平行实验,实验结果取两次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3)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应如何降低“薄头茧”的发生率呢?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