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同学们有更多的课外时间开展生物实践活动。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大豆种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设计如下:
   
(1)如果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设置对照实验时,在保证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的前提下,应选择____两组实验装置。
(2)不能选择____两组实验装置进行对照实验,原因是没有控制____
(3)每组装置均用50粒大豆种子而不是5粒,目的是____
(4)连续六天,每天定时观察甲、乙、丙三组种子萌发的情况,并进行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

分组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甲组种子的发芽数

0

0

0

0

0

0

乙组种子的发芽数

0

3

32

45

49

49

丙组种子的发芽数

0

2

33

44

46

48

分析表中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____是大豆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____不是大豆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5)在保证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乙组仍有一粒大豆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答出其中两点即可),乙组种子的发芽率为____
2024-04-0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下图是“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探究过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步骤①的目的是杀死原有杂菌
B.步骤②相当于“接种”这一步骤
C.该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D.完成步骤③需要在恒定的温度下进行
2024-03-24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松毛虫是我国主要的森林害虫。白僵菌和绿僵菌均是寄生在松毛虫体内的真菌,常用于松、杉、柏的生物防治。白僵菌是我国常用的以菌治虫的菌种。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用绿僵菌防治农林害虫。为探究白僵菌、绿僵菌还是白僵菌和绿僵菌混合剂对松毛虫的防治更有效,同学们展开了实验探究。
实验过程:
①用无菌水配制等浓度的白僵菌孢子、绿僵菌孢子以及白僵菌、绿僵菌混合孢子悬浮液。
②将无菌环境下培养的松毛虫平均分为四组,前三组分别在白僵菌孢子、绿僵菌孢子以及白僵菌、绿僵菌混合孢子悬浮液中浸渍5秒;第四组在无菌水中浸渍5秒。
③将上述松毛虫置于消过毒的养虫盒中,以新鲜无菌松针叶喂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④隔天换针叶,统计并记录松毛虫的感染情况。
⑤重复以上实验。
实验结果:
组别菌株类型供试虫数感染虫数感染率(%)
第一组白僵菌302273.3
第二组绿僵菌302480
第三组白僵菌、绿僵菌混合302790
第四组无菌水3020.67

(1)以上四组实验,可以作为对照组的是第___组。
(2)培养液需要为真菌的生存提供___、适宜的___、有机物等环境条件。
(3)步骤⑤重复以上实验的目的是___
(4)与传统的农药防治相比,生物防治有什么优势?___
2024-03-21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小强发现妈妈新买的桃子过了三天后,有一个腐烂了,他仔细观察发现,腐烂的桃子表面有一道裂纹,其他桃子的表面完好无损。于是,他产生了一个疑问:桃子表面的表皮是不是有保护作用呢?为此他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___?
(2)作出假设:___
(3)制订计划:
①甲、乙两组桃子(每组5个)的大小、品种、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目的是___
②用小刀把甲组桃子都去掉一块表皮,乙组的桃子则保持完好,乙组的作用是___
③把甲、乙两组桃子都放到相同适宜的环境中,每天观察桃子的变化并记录。
(4)请你预测实验结果:甲组桃子___,乙组桃子___(填“完好”或“腐烂”)。
(5)得出结论:___
(6)针对该实验结果,请你提出一条保存水果的合理建议:___
2024-01-2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盘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不能作为科学探究问题的是(  )
A.鼠妇总在阴暗的角落生活——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B.校园内开满五颜六色的花——哪种颜色的花最好看呢?
C.同种种子在不同的土壤中均萌发——土壤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
D.你能准确抓住同学掷来的苹果——人的反应速度跟注意力是否集中有关吗?
2023-08-2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糖尿病为常见的内分泌异常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的正常生活。长期的糖尿病会导致各种组织、眼、肾、心脏、血管以及神经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
结合所学知识,请据图分析回答:
       
(1)胰岛素是调节人体血糖浓度的重要激素,当其分泌不足时,会使血糖浓度______(填“过高”或“过低”),一部分血糖进入尿液形成糖尿,是糖尿病的症状之一。
(2)为研究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简称水煮液)对糖尿病小鼠是否具有降血糖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大小一致、正常状态的小鼠30只,平均分成Ⅰ、Ⅱ、Ⅲ三组,30只小鼠的状况要尽量相同,目的是______
②如图1,设置第Ⅰ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向Ⅱ组和Ⅲ组小鼠注射四氧嘧啶溶液破坏胰岛,其目的是减少______的分泌,制造患______的小鼠。
③Ⅱ组“?”处应注射等量______
④求每组小鼠血糖的平均值,目的是______。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由此推测,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对患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效果是______
a.无任何降糖作用
b.具有降糖作用,但无法降至正常水平
c.能够使血糖降低至正常水平
(3)近年来,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为了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______的方法进行治疗。
2023-08-2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2021年9月,我国生态环境部公开通报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第一批典型案例。案例中“砖厂取土坑变身垃圾填埋场严重威胁地下水安全、工厂污水直排问题污染土地和河流等”触目惊心,再一次警醒国人。某生物兴趣小组就垃圾填埋处理对环境的影响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准备:混合垃圾的浸出液(内含塑料碎片、废旧纸张、废旧金属、剩菜剩饭、废电池等),大豆种子,培养皿,滤纸,喷洒器。实验如下表所示:
A组B组C组D组E组
大豆种子50粒50粒50粒50粒30粒
环境条件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
喷洒浸出液清水50ml10%浓度浸出液50ml20%浓度浸出液50ml30%浓度浸出液50ml40%浓度浸出液50ml
7天后的发芽粒数473724144
(1)请你提出一个探究问题:_____________
(2)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A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有一处不足之处,请指出:_____________;改正为_____________。若改进后实验结果仍然如表格内容所示,则说明_____________
(4)A组中也有未萌发的种子,请推测未萌发的原因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C组的种子发芽率是_____________
(5)我国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四大类,废电池属于_____________垃圾。题目中的混合垃圾说明未对垃圾进行分类,请写出一条倡导垃圾分类的广告宣传语:_____________
2023-08-22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下列的四个实验装置中,应该选择(  )
A.B.C.D.
2023-04-05更新 | 106次组卷 | 109卷引用:贵州省盘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生物与生活
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后,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洗手前后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情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该小组同学的讨论对话,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并回答:
甲: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
乙:利用培养基,怎样证明手上有细菌和真菌呢?
丙:将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时,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1)若以甲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那么你所作出的假设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帮他们将下面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步骤进行排序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A.培养                    B.接种                    C.观察                    D.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
(3)依据丙同学的叙述制订和实施计划:
步骤一:将9个灭菌、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平均分成三组,每组的培养皿底部贴上相应的标签:洗手前、洗手后、空白对照。
步骤二:打开培养皿,三位同学分别将手指的5个指尖在贴有“洗手前”标签的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马上盖上培养皿。
步骤三:三位同学用肥皂将手洗干净,然后分别将手指的5个指尖在贴有“洗手后”标签的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马上盖上培养皿。
步骤四:“空白对照”组。
①步骤一需要高温消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按手印实际上是进行细菌________的操作,步骤三马上盖上培养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四:“空白对照”组,应该怎样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观察现象时,发现两培养基上的菌落都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是_________(填“细菌”或“真菌”)菌落。
(5)请你预测实验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过程中细菌以分裂方式产生新个体,现有一个细菌假如它每30分钟分裂一次,则5小时后共有细菌_____个。
(7)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物、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______,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
(8)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很密切,有的对人类有害,但有的对人类有益。如人们往往在制作馒头或面包时,加入______菌;利用有些真菌产生的_________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治疗相应的疾病。
2022-12-0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实验探究
①在探究“蚂蚁的通讯”时,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如图所示),在B岛上放置甜食。②他们把糖包子放在蚁穴附近,诱捕了不少蚂蚁,喂养了三天,又饥饿处理一天,然后释放30只于A岛。③观察:开始有一只蚂蚁爬向B岛,两只蚂蚁爬向C岛,随后三只蚂蚁都返回A岛,不一会儿,蚂蚁们都纷纷爬向B岛。

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蚂蚁的个体之间常相互敲打触角,蚂蚁也会用触角敲打食物。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蚂蚁必须来自________(填“同一”或“不同”)蚁穴。实验前蚂蚁应处于________状态。
(2)实验结束后,应如何处理蚂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蚂蚁群中有工蚁、兵蚁、雄蚁、蚁后等,分工明确,这种各司其职的行为从功能上看属于_____行为。
(4)接下来用两把镊子将连接AB的小木条与连接AC的小木条进行交换,继续观察蚂蚁爬向哪个岛,若预期结果是爬上岛C,则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能不能只做一次?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6)不同动物通讯的方式不一样,蝶蛾的雌虫体表腺体分泌________吸引雄虫来完成交配。
2022-12-0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