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久置空气中的烤面包片,难以生出霉菌。小林同学发现这个现象后,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可能会有影响吗?这属于实验探究步骤中的(  )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并设施、记录
D.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2024-02-18更新 | 29次组卷 | 95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近几年,人们主要采用粉碎后堆肥还田的方法处理城乡公共绿地上大量枯枝落叶等垃圾。在堆肥的过程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了“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研究,实验方案及实验现象如表所示:

组别

实验材料及数量

实验材料处理

控制条件

实验现象

甲组

形状,大小相似的杨树落叶10片

①清洗,灭菌;②置于无菌环境

适宜的温度、湿度

一周后杨树叶无变化

乙组

形状,大小相似的杨树落叶10片

①清洗,灭菌;②接种细菌;③置于无菌环境

A

一周后杨树叶出现腐烂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兴趣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
(2)补充实验记录表:表中A处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实验时取10片杨树叶,而不是1片,目的是______
(4)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常常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的____________
(6)我县作为国家卫生城市,作为市民,你可以做点什么维护城市公共卫生?(至少答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
2023-11-29更新 | 83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介休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加一双公筷,多份安心预防疾病传播,从细小改变开始,让使用公筷公司、提倡分餐进食成为餐桌健康标配,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公筷公勺”倡议一直是饮食文化的热点话题之一,使用公筷能否有效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此专门开展了实验探究。
①提出问题:使用公筷能否有效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
②做出假设:略
③制订并实施计划
步骤1:兴趣小组的8位同学举行了一次聚餐,每位同学从家里带一样菜肴,用餐盒携带,在餐盒外套较厚的塑料袋,并扎紧袋口。
步骤2:每道菜分成相同的两份,一份不使用公筷,直接食用。另一份使用公筷,夹到自己的小盘中再食用。最后每个菜都留下了相同的量备用。
步骤3:用无菌棉棒分别蘸取留下的菜肴中的汁液,然后在事先准备好的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然后盖盖,密封,编号(不使用公筷的编为1号,使用公筷的编为2号)。每道菜一组,共分为8组。
步骤4:将8组培养皿放到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培养。
回答下列问题:
(1)让同学们用餐盒携带,在餐盒外套塑料袋,并扎紧袋口是为了 ______
(2)本次探究活动选用了8道菜来进行实验,而不是只用一道菜,目的是 ______
(3)每道菜分成相同的两份,最后每个菜都留下了相同的量备用,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
(4)细菌或真菌细胞很小,肉眼观察不到,所以本实验观察和检测的是肉眼可见的细菌或霉菌的 ______
(5)本次探究活动的结果,与同学们的预测出现了较大的偏差,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答出一点即可)。
2023-10-13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实验探究题:某同学想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实验设计未完成,请你帮助他完成。
【发现并提出问题】蚯蚓喜欢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吗?
【进行实验】
第一步:准备一个大盒子,底面铺上一层干土,从盒子的正中间将盒子分成两个部分,分别标号为甲和乙,甲保持不变,在乙中浇适量的水。这个实验中,实验变量是_______。甲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
第二步:在准备的蚯蚓中选取大小、生长状况都大致相同的20条蚯蚓,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放入甲、乙两部分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第三步:定时记录甲和乙中蚯蚓的数量。
【实验结果】乙中的蚯蚓越来越多,最后绝大部分蚯蚓都集中在乙中。
【实验结论】_______
2023-10-0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代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学习了环节动物后,某小组围绕“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问题,进行了如下探讨,请你帮忙补充完整。
   
(1)观察蚯蚓:[3]是_____,[2]端是蚯蚓的_____端, 其身体由许多_____构成。
(2)触摸蚯蚓:用手触摸蚯蚓的身体腹部会有_________的感觉,这是因为在蚯蚓的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叫______, 它们与蚯蚓的_____有关。
(3)根据分析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准备一定数量的蚯蚓,纸板一块,玻璃板一块。

平均爬行距离/cm

玻璃板

15

纸板

40

实验 A:让蚯蚓在_____上爬 5 分钟,记录下爬行距离。实验 B:让蚯蚓在纸板爬 5 分钟,记录下爬行距离。
(4)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判断,可得出蚯蚓在_____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5)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
(6)蚯蚓它以枯叶、朽根和腐烂的有机物为食,排出的粪便又是植物生长的最好有机肥料,想一想 , 它对人类生活的益处是_______________
2023-10-0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科学探究]

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


小马在家里养金鱼,他发现金鱼在不同的温度下呼吸快慢不同。那么水温会不会影响金鱼的呼吸次数呢?小马组织班里的同学进行了关于“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的实验。
[材料用具]一条金鱼、温度计、鱼网、大烧杯、热水、玻璃棒、一个一次性纸杯。
(1)[作出假设]______
[制订计划]
①将1000毫升的水放入大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②放入一条金鱼,待金鱼安静后测量一分钟内金鱼的呼吸次数(即鳃盖运动次数),测量三次;
③将金鱼用鱼网捞出;
④在大烧杯中加入适量热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后测量水温,把水温调节至35℃;
⑥再放入同一条金鱼,待金鱼安静后测量一分钟内金鱼的呼吸次数,测量三次。
[实施计划]同学们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水温金鱼的呼吸次数(次/分钟)
25℃(常温)第一次测量90
第二次测量100
第三次测量96
35℃第一次测量240
第二次测量280
第三次测量270
(2)[得出结论]分析数据,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表达和交流]
(3)在25℃和35℃时各测量了三次实验数据,我们把测量次数改成一次可以吗?______。为什么?______
(4)为了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我们还可以怎么做?______
(5)当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相符时,正确的做法是______。
A.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
B.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
C.如实记录,重新再做一次实验
(6)就此实验,有同学说“温度越高,金鱼的呼吸次数就越多”。你觉得他的说法准确吗?______。请说明原因:______
2023-04-1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在我们身边有一些人存在牛奶不耐受的情况。牛奶不耐受一般指乳糖不耐受,是因为缺乏乳糖酶或乳糖酶活性不足,进而导致奶制品中的乳糖无法完全分解掉,这些乳糖就会被肠道里的细菌分解成乳酸、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主要表现就是在喝完牛奶之后,出现腹胀、腹痛、上腹不适,甚至是腹泻之类的症状。
但是牛奶不耐受的可以唱酸奶,适量饮用酸奶可以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的繁殖,对胃肠道存在一定的好处。如果我们的家人或者朋友有对牛奶不耐受的,我们可以为他们自制酸奶,这样的酸奶,既安全健康,又经济实惠。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探究制作酸奶需要的条件”的实验。如图为探究酸奶的制作条件的实验过程图:

请根据实验操作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开始时,同学们需要清洗烧杯、广口瓶等实验器材并进行高温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准备好的酸奶加入牛奶中”这一步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一般方法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牛奶变成酸奶的主要微生物之一是乳酸菌,它属于__________(填“细菌”或“真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乳酸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中,牛奶为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设置实验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冷却后,加入酸奶并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做实验时未冷却就直接加入酸奶,他能成功制成酸奶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推测甲、乙两组实验中的玻璃瓶放在的条件下放置4~6小时后最有可能制成酸奶的是_____(填“甲”或“乙”),说明酸奶的制作需要在__________(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
2023-03-3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近几年来,我市草莓种植基地在不断地扩大,农民的种植的积极性越来越高,那是因为草莓营养价值高,被誉为“水果皇后”,含有多种营养物质,且有保健功效。但在草莓成熟时节,气温逐渐升高,鲜草莓很容易腐烂变质,对于消费者和农民来说是很苦恼的事情。为了探究延长草莓保存时间的条件,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草莓园里采摘新鲜成熟的草莓,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

组别

实验材料

环境温度

保鲜膜

其他环境条件

保存时间

变质个数

草莓10个

4℃

覆盖

相同

2天

草莓10个

常温

2天

6个

草莓10个

覆盖

2天

4个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采摘的草莓应是同一品种,且______(答出一点即可)均基本相同。实验中每组取一个草莓进行实验是否可行?_________,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
(2)丙组的环境温度设置为___________。本实验____________组和___________组形成的对照探究的是低温是否可以延长草莓的保存时间;_________组和_______组形成的对照探究的是覆盖保鲜膜是否可以延长草莓的保存时间。
(3)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草莓腐烂变质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请列举两种食品保存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
2023-03-2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高平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酸奶是一种健康发酵产品,品质好的酸奶,酸度适宜,凝乳质地良好,且无乳清析出。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发酵温度对酸奶质地的影响,实验方法如下:往原料奶中加入6%的白砂糖,搅拌使其溶解后,加热到90℃,保持5分钟,取出后快速冷却到43~45℃,加入发酵菌种,然后分装到6个瓶子中,分别放入不同发酵温度的发酵箱内发酵4小时,发酵终止放在2~7℃下冷藏24小时。结果如下表:

发酵温度/℃

酸奶酸度/°T

凝乳质地

乳清析出

37

56

良好

39

60

良好

较少

41

72

良好

基本没有

43

79

良好

45

96

较软

较多

47

98


(1)制作酸奶使用的发酵菌种是 _____,该菌种只能在 _____条件下发酵,因此发酵的瓶子必须要密封。
(2)实验除发酵温度不同外,瓶子的大小、分装的量、发酵的时间等其他条件必须相同,原因是 _____。原料奶从90℃取出后,要先冷却到43~45℃,再加入发酵菌种,原因是 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
(4)科研人员又做了进一步探究,如下表所示,

发酵时间/h

酸奶酸度/°T

凝乳质地

乳清析出

3.0

55

较软

较少

4.0

78

良好

5.0

110

较硬

较少



他们想探究的问题是 _____
2023-03-2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科学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为探究不同条件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将6株大小,长势相似的天竺葵放在密闭玻璃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定时测定12h后密闭容器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
编号123456
温度/℃202030304040
光照强度/lx100001000010000
二氧化碳含量/g-1.5+0.4-3.0+1.0-3.1+0.8

注:“+”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加,“-”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减少。
(1)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_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密闭玻璃容器内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____
(2)编号为2、4、6的装置可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其中,植物呼吸作用最强的是第_________组,原因是_________
(3)第__________组天竺葵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强,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为_________g。
(4)温度为40℃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减少,小阳推测可能和植物的某些结构有关。请你顺着小阳提供的方向做进一步推测:__________
2023-03-0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