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9 道试题
1 . 战国时,孟子主张“(天下)定于一”,墨子认为应使“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韩非子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些思想相通之处是,都主张
A.君主专制B.实行仁政C.以德治国D.国家统一
2020-01-07更新 | 567次组卷 | 39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在孔子看来,要纠正春秋时代的社会弊端,最可靠的手段是
A.道法自然,无为而治B.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C.以民为本,推崇天理D.恢复周礼,倡导仁义
2021-02-07更新 | 340次组卷 | 16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上三种主张都
A.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遭到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2021-10-10更新 | 337次组卷 | 99卷引用:2011-2012学年云南大理宾川第四高级中学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国古代,儒家注重道德自律,以人的自我完善为治国的出发点;道家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序,主张从自然规律中汲取治国的智慧;而法家则更注重于制度规范,以法的严密强化为治理的出发点。三者治国思想体现的核心精神是(     
A.强调德治,平易亲近B.温和调节与冷酷强制相结合
C.切合人事,实用理性D.自然探索和社会实践相促进
2022-03-28更新 | 288次组卷 | 25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粮食充足),足兵(军事力量充足),民信之(百姓信任)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取得百姓信任是立不住脚的)。”

——《论语·颜渊》

材料二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章句下》

材料三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

材料四   儒学经典《论语》中的五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具有鲜明的人文性。


请回答:
(1)四段材料集中反映了先秦儒家的哪一重要思想?
(2)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一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统治者应怎么做?
(3)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孟子的哪一观点?依据这一观点,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
(4)《论语》中的五句话体现了怎样的人文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孔子认为∶"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孟子提倡"贤不同风而同仁",并指出"仁,人之心也。"这说明当时他们
A.主张以德治国的政治理念B.强调德为才先的选才标准
C.迎合地主阶级的统治需要D.突破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
2022-03-25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3+3+3”2022届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 )
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
2019-01-30更新 | 961次组卷 | 28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复习限时训练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周初年青铜铭文和文献记载,周公辅佐成王、平定东方、封建诸侯,是人臣典范。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作中开始把周公与禹汤文武并论,出现越来越多更为详细的周公的言论。汉代以后周公的圣人形象得到进一步充实。对此演变,合理的说法是
A.周公本人政治经历复杂多变
B.周公形象的变化承载了后人的想法
C.历史人物同期记载才更真实可信
D.新史料的发现弥补前代研究不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就如何分配有限的物质资源,荀子指出“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不必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又言:“治之经,礼与刑。”荀子强调
A.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B.隆礼重法的共享意识
C.礼乐制度的现实需要D.道德教化的物质基础
2021-05-10更新 | 292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他们的主张
A.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
B.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
C.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
D.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
2016-12-13更新 | 1189次组卷 | 30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关工委麒麟希望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