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22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同光(同治光绪)时代的士大夫阶级的守旧既然如此,民众是否比较开通?其实民众和士大夫阶级是同鼻孔出气的……严格说来,民众的迷信是我民族近代接受西洋文化的大阻碍之一”。该学者旨在揭示(     
A.救亡图存的阶段性B.思想解放的必要性
C.人民大众的落后性D.学习西方的重要性
2 . 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到洪仁玕拿出“与番人并雄”的《资政新篇》,再到洋务派办洋务的实践,这些探索从侧面反映了(     
A.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世界潮流B.西学东渐的影响日深
C.保护中国传统文化迫在眉睫D.封建统治已濒于崩溃
2022-07-11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图书的历史折射了文明的演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多数学者认为雕版印刷创始于隋唐之际。唐代的印刷活动多为印刷佛经、教材等。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咸通九年刻印的《金刚经》,它由7张纸粘成一卷,印有楷体经文,图文精美。造纸中心成都、江浙一带成为印刷业较为发达地区。唐代后期,雕版印刷术已相当普及,印刷的书籍作为商品开始普及。据日本九世纪末史书记载,当时日本所存汉文图书多达一万六千余卷。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1773年,乾隆帝下诏设馆纂修《四库全书》,主要囊括了我国清代乾隆以前的历史、政治、宗教、哲学、天象、文艺等内容。乾隆帝趁编书之际,查禁焚毁书籍、石刻。据统计,被销毁的书籍的总数相当于《四库全书》著录与存目总数的十倍。


狄德罗主持出版的《百科全书》,无论在自然科学方面,还是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都代表了18世纪的最高学术水平。有学者统计,1789年以前,欧洲的出版商一共印制了大约24000部《百科全书》,至少11500部到了法国读者手中。

整理自《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启蒙运动的生意》等

材料三   不同时期中国译著概况简表译著类别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唐代印刷业发展的因素,概述唐代图书传播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四库全书》和《百科全书》在社会影响方面的不同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中国译著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这一变化的认识。
2022-07-1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近代以来,中国的一批有识之士开始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路。他们著书立说,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领域不断拓展,内容不断深化。其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著作为(     
A.《海国图志》B.《校邠庐抗议》
C.《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D.《孔子改制考》
2022-07-10更新 | 39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5 . 从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各阶级先进力量的主张经历了从“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到追求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再到提倡民主与科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这一演变过程说明(     
A.变化主要缘于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B.西学的传播彻底瓦解了传统思想观念
C.向西方学习已成为人民群众的共识D.近代中国实现了制度层面的真正转型
2022-07-06更新 | 562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1895年严复说:“今日中国不受法则必亡是己……然则救之之道当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1918年他又谈道:“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严复思想的变化(     
A.说明了儒学重新确立为正统
B.反映出对中西思想作用的理性思考
C.体现了维新变法的实践主张
D.得益于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的影响
2022-07-0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部分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殖民势力不断深入,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开设学校以输入他们的宗教和文化,1839年美国人布朗在中国澳门开办的玛利逊学堂,“校中教课,为初等之算术、地文及英文”。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以后,洋务派在国体基础上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兴办洋务教育。1862年设立京师同文馆,此后洋务派相继在各地兴办了大量新式学校。洋务学堂将西方自然科学作为主要课程,包括数学、格物、化学、具体的技术等课程,另外开设了“四书”“五经”课程,进行封建伦理道德教育。曾先后派出多批学生赴欧美、日本学习自然科学、先进技术。1872年清政府派出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到1875年共派出四批120人,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教育发展的特点与背景。
2022-07-04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202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重难点突破(选择性必修三)
8 . 甲午战争后,李鸿章上书光绪帝:“深盼皇上振励于上,内外臣工齐心协力,及早变法求才,自强克敌,天下幸甚。”张之洞也认为:“不变其习不能变法,不变其法不能变器。”这反映出(     
A.李鸿章张之洞接受维新变法思想
B.地主阶级洋务派思想有新发展
C.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变法图强思想成为思想界主流
9 . 晚清时期的郭刘之辩

光绪元年(1875年),清政府向各方征集兴办洋务“求强”的意见、方法与谋略。时任地方官员的郭嵩焘积极响应,把自己的主张和观点写成《条陈海防事宜》上奏,同时把奏折给同僚刘锡鸿看,请他评论。刘锡鸿也把此事记录了下来。

嵩焘窃谓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策,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一节也。故先欲通商贾之气……(洋人)以保护商贾为心,故能资商贾之力以养兵……盖洋人皆有保护商贾之心,而于地方官多所捍格,此即因其意所向利导之者也。(西方各国的轮船、铁路等,主要是商人制造,经济实力在商人而不在国主,政策起着调控作用)是以国家大政,商贾无不与闻者。

——郭嵩焘《条议海防事宜》折

洋人之商贾与闻政,官商相保卫,资商力以养兵,非其法较中国为善也,情形迥不侔也。洋人所谓国主,无异乡里中之首事;所谓官,无异乡里中之富室大家。国主由公众举,畀以一定分禄,承办一国之事,而不能专断其事,遇事则集富室大家及一国之众而公议之。……中国天下为家,已更数千载,政令统于一尊,财富归诸一人,尊卑贵贱体制殊严,士农工商品流各派。涣汗(帝王的圣旨﹑号令)颁而八方罔不承听,矧(况且)其在逐末之人何得妄参国是……夷狄之道未可施诸中国也。中国制治必须朝廷操利权。利不足操朝廷之权,然后可冀效诚于商贾;使富商大贾视官宦如帝天,偶一盼睐便可以为至荣极宠,斯匍匐以献其财力而惟恐不纳矣。

——刘锡鸿《论时事书偶笔》


问题
(1)比较两人的观点,其具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从材料中可以推测出两人各持怎样的心态?两人的心态在当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对洋务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从作者视角和史料价值的角度,你如何看待郭刘之辩?
2022-06-29更新 | 204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初,清政府将《西法类编》《德国陆军操典入门》等书分发给各营,将书中兵法、军器、测绘、数学等内容统统规定为必学内容:并将世界地图、亚洲东部地图、沿海口岸全图等,也“一体购印颁发,不时翻阅”,“指勇丁以为精通门径”。清政府此举(       
A.贯彻了民主与科学精神B.没有跳出“中体西用”的窠臼
C.实现了教育制度的变革D.挽救了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