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运用祖暅原理计算球的体积时,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意一个平面所截,若截面面积都相等,则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构造一个底面半径和高都与球的半径相等的圆柱,与半球(如图①)放置在同一平面上,然后在圆柱内挖去一个以圆柱下底面圆心为顶点,圆柱上底面为底面的圆锥后得到一新几何体(如图②),用任何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它们时,可证得所截得的两个截面面积相等,由此可证明新几何体与半球体积相等.现将椭圆轴旋转一周后得一橄榄状的几何体(如图③),类比上述方法,运用祖暅原理可求得其体积等于(       ).
A.B.C.D.
2021-04-27更新 | 1575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数学试题
2 . 列昂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1170—1250年)是意大利数学家,1202年斐波那契在其代表作《算盘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兔子问题”,于是得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可以如下递推的方式定义:用表示斐波那契数列的第项,则数列满足:.斐波那契数列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美国13岁男孩Aidan Dwyer观察到树枝分叉的分布模式类似斐波那契数列,因此猜想可按其排列太阳能电池,找到了能够大幅改良太阳能科技的方法,苹果公司的Logo设计,电影《达·芬奇密码》等,均有斐波那契数列的影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B.
C.
D.
2021-04-18更新 | 182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枣庄2021届高三数学二模试题
3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记载,斜解立方为“堑堵”,即底面是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直三棱柱为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柱).如图,棱柱为一个“堑堵”,底面的三边中的最长边与最短边分别为,且,点在棱上,且,则当的面积取最小值时,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
2020-07-23更新 | 108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2020届高考压轴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4 . 意大利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研究兔子的繁殖问题时,发现有这样的一列数:1,1,2,3,5,8,…,该数列的特点是:前两个数均为1,从第三个数起,每一个数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的和.人们把这样的一列数组成的数列称为斐波那契数列. 并将数列中的各项除以4所得余数按原顺序构成的数列记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
C.D.
2020-06-19更新 | 2001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第9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5 . 我国古代《九章算术》中将上,下两面为平行矩形的六面体称为刍童.如图的刍童有外接球,且,平面与平面间的距离为,则该刍童外接球的体积为
A.B.C.D.
6 . 对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十八世纪,被“数学王子”高斯采用,因此得名为高斯函数,人们更习惯称为“取整函数”,则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A.
B.
C.函数的值域为
D.若,使得同时成立,则正整数的最大值是5
2020-05-12更新 | 2638次组卷 | 7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模拟考试(二调)数学试题
单选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高斯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享有“数学王子”的称号,为了纪念数学家高斯,人们把函数称为高斯函数,其中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设,则函数的所有零点之和为(       
A.B.0C.1D.2
2020-05-12更新 | 91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高考模拟(一)数学试题
8 . 德国著名数学家狄利克雷(Dirichlet,1805~1859)在数学领域成就显著.19世纪,狄利克雷定义了一个“奇怪的函数” 其中R为实数集,Q为有理数集.则关于函数有如下四个命题,正确的为
A.函数是偶函数
B.,,恒成立
C.任取一个不为零的有理数T,对任意的恒成立
D.不存在三个点,,,使得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020-02-16更新 | 2970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数学试题
9 . 中国古代数学经典《九章算术》系统地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书中将底面为长方形且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称之为阳马,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称之为鳖脐.如图为一个阳马与一个鳖臑的组合体,已知平面,四边形为正方形,,若鳖牖的体积为l,则阳马的外接球的表面积等于(  ).
A.B.C.D.
2019-06-08更新 | 2735次组卷 | 10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临沂、枣庄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预测数学(文)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克拉茨猜想”又称“猜想”,是德国数学家洛萨•克拉茨在1950年世界数学家大会上公布的一个猜想:任给一个正整数,如果是偶数,就将它减半;如果为奇数就将它乘3加1,不断重复这样的运算,经过有限步后,最终都能够得到1.已知正整数经过6次运算后得到1,则的值为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