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函数的对称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德国著名数学家狄利克雷第一个引入了现代函数的概念,是解析数论的创始人,狄利克雷函数就以其名命名,其解析式为,狄利克雷函数的发现改变了数学家们对“函数是连续的”的认识,也使数学家们更加认可函数的对应说定义,关于函数有以下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是(       
A.函数是奇函数
B.
C.函数是偶函数
D.

2 . 岭南古邑的番禺不仅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聚焦生态的发展.下图是番禺区某风景优美的公园地图,其形状如一颗爱心.图是由此抽象出来的一个“心形”图形,这个图形可看作由两个函数的图象构成,则“心形”在轴上方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可能为(       

   

A.B.
C.D.
3 . 从古至今,中国人一直追求着对称美学.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故宫:金黄的宫殿,朱红的城墙,汉白玉的阶,琉璃瓦的顶……沿着一条子午线对称分布,壮美有序,和谐庄严,映祇着蓝天白云,宛如东方仙境.再往远眺,一线贯穿的对称风格,撑起了整座北京城.某建筑物的外形轮廓部分可用函数的图像来刻画,满足关于的方程恰有三个不同的实数根,且(其中),则的值为(       
A.B.C.D.
2023-05-19更新 | 113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2023届高考考前押题卷数学试题
4 . 数学王子高斯在小时候计算时,他是这样计算的:,共有50组,故和为5050,事实上,高斯发现并利用了等差数列的对称性.若函数图象关于对称,,则___________.
2023-05-14更新 | 61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太极图》和《太极图说》是象数和义理结合的表达.《朱子语类》卷七五:“太极只是一个混沦底道理,里面包含阴阳、刚柔、奇偶,无所不有”.太极图(如下图)将平衡美、对称美体现的淋漓尽致.定义:对于函数,若存在圆C,使得的图象能将圆C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则称是圆C的太极函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对于任意一个圆,其太极函数有无数个
的太极函数
③太极函数的图象必是中心对称图形
④存在一个圆C是它的太极函数
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③
6 . 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内容体现了数学中的“对称美”,太极图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充分体现了相互转化、对称统一的形式美、和谐美.定义图象能够将圆为坐标原点)的周长和面积同时等分成两部分的函数称为圆的一个“太极函数”,给出下列命题:

①对于任意一个圆,其“太极函数”有无数个;
②函数可以是某个圆的“太极函数”;
③函数可以同时是无数个圆的“太极函数”;
④函数是“太极函数”的充要条件为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①②B.①②④C.①③D.①④
2023-01-19更新 | 814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东莞第四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2月模拟数学试题
7 . 在现代社会中,信号处理是非常关键的技术,我们通过每天都在使用的电话或者互联网就能感受得到,而信号处理背后的“功臣”就是正弦型函数.函数的图象就可以近似地模拟某种信号的波形,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函数为周期函数,且最小正周期为
B.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C.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D.函数的导函数的最大值为
2022-12-13更新 | 234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绵阳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综合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8 . 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内容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如图所示的太极图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充分体现了相互转化、对称统一的形式美、和谐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能够将某个圆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那么称这个函数为这个圆的“优美函数”.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A.函数可以是某个圆的“优美函数”
B.函数 可以是无数个圆的“优美函数”
C.函数可以同时是无数个圆的“优美函数”
D.若函数是“优美函数”,则函数yfx)的图象一定是中心对称图形
2022-10-10更新 | 636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姜堰中学、如东中学、沭阳如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数学试题
9 . 如图所示,太极图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图案,俗称阴阳鱼,太极图展现了一种相互转化,相对统一的和谐美.

定义:能够将圆的周长和面积同时等分成两个部分的函数,称为圆的一个“太极函数”,则下列有关说法中:
①函数是圆的一个太极函数;
②函数是圆的一个太极函数;
③函数是圆的一个太极函数;
④函数是圆的一个太极函数.
正确结论是(       
A.①B.②C.③D.④
10 .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在研究中国古代数学家刘徽著作的基础上,把刘徽常用的方法概括为“出入相补原理”:一个图形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都可以切割成有限多块,这有限多块经过移动再组合成另一个图形,则后一图形的面积或体积保持不变利用这个原理,解决下面问题:已知函数满足,且当时的解析式为,则函数的图象与直线围成封闭图形的面积是(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