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准确、鲜明、生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只有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风端正,子女才能健康成长,社会才能健康发展。在涵养家教、培育家风方面,妇女具有独特作用。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陶母拒鱼”“岳母刺字”等故事,讲的正是这样的道理。

今天,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风采,坚韧从容的性格品德,在千行百业里闪光,也是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___①___的特质。广大妇女将这些美好特质注入家庭建设,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全社会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清风正气。

“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从历史上的家教故事,到结集成册的传世家训,无不在讲述着良好家风家教的重要作用。优良家风不是___②___形成的,它需要一个家庭的数代甚至世代传承。奋进新征程,广大妇女充分发挥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不仅能让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文明新风尚充盈千家万户,更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更多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
2.本则材料行文非常注重逻辑的严密性。请从中找出两处直接体现逻辑关系的语句,指出其逻辑关系并分析表达效果。
3.语言文字运用I和Ⅱ中画波浪线部分都运用了引用,说说二者引用的内容在表达效果上的区别。
2024-03-11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成都是天府,更是人间,在烟火成都开启专属于大运会的寻味之旅,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那款成都味道

味道里的麻辣,是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川菜的辣,成就了名扬四海的成都小吃,也孕育了成都人性格里的热情似火,因而不少人把川妹子称为辣妹子。从为运动健儿加油鼓劲的一声声雄起,到为中外记者准备的一封封亲笔信,再到赛场间隙全体观众齐声合唱的《成都》,这样的成都温度,( ),也蔓延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味道里的鲜香,( )。川菜始于麻辣,归于鲜香,正如大运会不止为了比赛竞技,更为让青年人有机会站上熠熠发光的舞台。以青春之名,共赴大运之约,圣火点燃的不仅是运动热情,更是青春的梦想与力量。

味道里的甜糯,是文脉绵延的厚重底蕴。从糖油果子的甜腻腻,到赖汤圆的糯叽叽,再到几乎桌桌必点的配火锅的清凉神器Q弹冰粉,这巴适成都味兼具反差萌如同成都文化,在传统与现代、古老与新潮、本土与国际之间交融碰撞。

千百年来,成都吸引人们的,( ),而是兼收并蓄的多元滋味。从不拘一格、复合调味的川渝火锅,到北料南烹、老菜新做的江湖菜,千般风味汇集于此,造就了一座包罗万象的城市,也成就了千人千味的成都印象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逻辑错误,下列与之有相同逻辑错误的一项是(     
A.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B.“我是答应您昨天来修门铃没错。可我来了三次,每次按门铃,都没有人来开,我只好走了。”
C.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
D.《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2.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可写成“从糖油果子的甜,到赖汤圆的糯,再到几乎桌桌必点的火锅搭配Q弹冰粉,这正宗的‘成都味’兼具‘辣’与‘甜’的‘反差萌’”,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继“社交恐惧症”“热度排斥症”之后,一种新型“病症”—“文字讨好症”出现。大家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认为“这是刚需”,有人认为“被戳中了”,还有人感觉“被冒犯到了”。

所谓“文字讨好症”,指的是人们在线上用文字聊天时,会习惯性地添加一些语气词或者特定符号对语言进行“软萌化”,以达到讨好的目的。比如:“好的”会说成“好呦”“好哒”“好滴”,“收到”说成“收到啦”“收到哈”“收到了哟”……真是【甲】蔚然成风。某网站以“语言通货膨胀”来形容这一现象的确【乙】淋漓尽致,但“语言通货膨胀”一词并没有流行起来。

文字讨好,“症”从何来?在当前的大背景之下,网络成为了人们社交的主要阵地之一。网络虽然便利了人们的交往,却阻隔了情感的传达,人们的【丙】咫尺天涯之感更加强烈,为了弥补这一缺失,可爱的语气词和表情包成为了传达我们情感的工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字讨好症”不是为了讨好,而是为了避免歧义和误会。与其因【丁】言不由衷引发矛盾,不如多打几个字或加上各种辅助修饰——好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真实意思

1.文中加点的四个成语,有三个使用错误,请修改。
2.文中划线句子中的破折号换成逗号好不好?为什么?
3.“语言通货膨胀”和“文字讨好症”是针对同一现象的两种不同的命名,为什么后者成为了信息时代的网络“热词”?请简要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情形,如被告知或者声明一些情况,却并没有给我们提供理由或者原因。对此,我们不要忽略相关信息,特别是那些有可能会推翻结论的反例信息。有个叫阿拉斯的年轻女孩,要贷款买一套公寓。她的观点如下:

该给自己买一套公寓的时候了,我使用的这个贷款甚至不需要我支付首付款,利息也很低,并且随着我的逐月偿还,利息还会更低。另外,我已经非常厌倦租房的生活了,我真的很需要一个自己的空间,并且每个月还钱的数目也低于租房的租金。过去的两年里,房价一直在飙升,所以今后我就是卖掉这套公寓也会赚钱。现在我确实有点捉襟见肘,但我可以通过信用卡支付来渡过这个难关。

如果房产泡沫全面爆发而房子的价格持续走低,并且短期贷款的利息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支付能力,那么这个名叫阿拉斯的女孩,以及数以万计的与她有同样际遇的人,也可能会破产。通过阿拉斯的观点,使我们不难看出她显然忽略了自己的财务状况,并且对市场应有的调查

1.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通过阿拉斯的观点,使我们不难看出她显然忽略了自己的财务状况,并且对市场应有的调查。
2.阿拉斯的观点里隐含她怎样的推理?请简要梳理。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选出符合要求的一项(     )
一个警察抓了四名嫌疑犯甲、乙、丙、丁。他们的供词是:甲说:不是我偷的。乙说:是甲偷的。丙说:不是我。丁说:是乙偷的。已知他们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请问谁是小偷?
A.甲B.乙C.丙D.丁
2024-03-0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存在纠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常见现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但是         ① ,不同文明形态下的社会认知与解纷机制并不相同。

自周孔以来,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对于由讼而生的纠纷的看法及其解决之道,形成了一以贯之的传统,这就是追求天下无讼,以和为贵。这种解纷传统的价值预设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伦理人,伦理道德是社会生活的基石,人与人的关系必以伦理道德为前提,社会秩序的构建不是契约下的界限分明、权利本位,而是相与相让的伦理亲情。在现实生活中,人是有欲望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无尽的欲望与资源的不足构成了冲突的根源,              。尽管秦汉之后的古代中国政府,都在奉行着荀子隆礼重法的国家治理传统,但社会生活秩序的建立却依然以息讼无讼、追求和合为价值理念基石,这既是社会结构所然,       _,更是中国人处理纠纷、看待诉讼的独有视角。这里浸透着来自远古《易经》的宝贵辩证思维:变易、简易、不易,循此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天下无讼价值追求在新时代中国的变与不变,进而纵论古今司法文明形态下中国人对于诉讼的认知与理念。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校园是纠纷产生的高发区,学生、家长和校方对纠纷的处理态度会决定事件的不同走向。请结合材料的观点,针对如何处理校园纠纷提出两点建议。
2024-03-0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夏天的虫子里头,发起声来大概没有比知了更响亮的了。一片树上的知了连绵叫起来,人和屋子都仿佛      在叫声上面,忽然都静下来,人啊屋子啊又都     回地面。河边大柳树的树干上粘着空的知了壳,有人把壳采去,卖给收中药材的。我们在树下仰着头找知了,总是找不着,又分明听见它在这棵树上鸣叫。有在行的拿根竹竿,往枝条上只一抹,几个知了便飞起来,总有一两个正好撞进竹竿顶上的网兜里,就给套住了。可惜我从没有学会这个法子。有一天夜里,看见卧室的纱窗外面停住了一个黑知了,漆亮的头甲,薄纱似的蝉翼,就那么静静地悬在窗纱上,精灵似的。它忽地鸣叫起来,高响声破开夜色。鸣声未止,它已振翼起飞,不知回去了哪棵树上。

拉封丹那首著名的寓言诗里,鸣蝉去向蚂蚁讨要冬天的食物。蚂蚁问它,夏天你做什么去了?它老老实实地回答,不论遇见谁,我都为他们歌唱,太忙了。蚂蚁不借给它粮,讥笑它:夏天唱歌,冬天不如去跳舞吧!虽说鸣蝉不见得占理,却也不大有人喜欢蚂蚁的嘴脸吧。其实夏虫大多活不到冬天,但拉封丹为它们说了公道话。你如果听过夏天的虫鸣,冬天也不该把它们全忘掉。

1.请在横线上填入合乎语境的动词,并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2.文中下列“的”字短语的用法与“在行的”相同的一项是(     
A.一片树上的B.收中药材的C.竹竿顶上的D.精灵似的
3.请使用第二人称“你”写两段话,分别评价蚂蚁和鸣蝉的品行,体现作者对二者的不同态度。
2024-03-0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答。

古希腊有一个叫欧提勒士的人,他十分仰慕当时著名的辩者普罗达哥拉斯,于是拜他为师学习法律。普罗达哥拉斯和他订了合同,现在不收他学费,等到毕业时付一半学费,另一半学费则等欧提勒士毕业后第一次打赢官司后再付给他。欧提勒士同意了。

可是欧提勒士在毕业后并没有投身到律师行业中去,也从来不打官司。这样一来,当时约定好的一半学费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普罗达哥拉斯于是携带合同向法庭状告欧提勒士,他认为无论官司是胜诉还是败诉,他都能拿到另一半学费。

结合材料说明普罗达哥拉斯认为他一定可以拿回另一半学费的理由。

2024-03-0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9 . 在一场“当下我们更需要快生活还是慢生活”的辩论赛中,正方认为“当下我们更需要快生活”。请你站在反方立场,针对正方观点逐一批驳并进行阐释。要求:语言简明连贯,观点鲜明,逻辑清晰。
正方:我方认为,当下我们更需要快生活。首先,快是我们的生活所需。有“快熟面”就不怕肚子饿,有“动车”“高速公路”就不怕塞车。快一点,生活更便捷、更高效。其次,快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催人奋进的口号,“更快,更高,更强”更是追求成功的法宝。“快”马加鞭,才能提高效率,干出事业,干出境界。所以,我方坚决认为当下我们更需要快生活。
反方:我方认为,当下我们更需要慢生活。首先,_________。其次,_________。
所以,我方坚持认为当下我们更需要慢生活。
2024-03-0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桃源究竟在哪呢?

山路上,一老一小,丈量完公路,挺进山路。沿溪行,跨沟渠,过了横排登山坳,一路芒花浩荡飘摇。等通过那棵拱形的大树,终于进入桃源村,层层叠叠向上生长的梯田,像母亲的妊娠纹,又像父亲的肋骨,清瘦而绵延

蝉声知了知知了,叫得稻浪翻滚。

课本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透着神秘的光芒,直接诱导少年的探寻之心。

我脚步打颤,心中一直默念着: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我是跟着祖父进村的,他是村里的支书,处世利落,话不多,却句句切中要穴。那天,他照旧用伞柄扛着黑皮包出门,我照旧在门口的南杂店玩耍。那时候我们刚刚搬到圩镇,周围都是摊贩的铺面和新开的地基,尘土与声嚣从四面八方赶来。

从路人的寒暄里,得知祖父去桃源,我心中激动不已——桃源,课本里的地名,竟然就在自己脚步能丈量的范围之内。

1.作者在修改文章时,删去了文中画线处的“清瘦而绵延”,请说说删除的理由。
2.“蝉声知了知知了,叫得稻浪翻滚”打破了感觉限制,表达上新颖别致,请简要赏析。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