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们认识产生差异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后真相”一词因入选《牛津词典》年度英文词汇而备受关注。所谓后真相,是指在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与客观事实相比,个人的情感和信念更能影响舆论的走向。有人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后真相时代,人们不评价某种主张是否真实,只评估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否符合自身感受。以至于我们开始不在意谎言,不担心说谎的危害,而更多地去关心某种主张所包含的情感因素,以及这种主张对个人的价值,从而陷入“真理是因为‘有用’而‘真’”的窘境。


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对“真理是因为‘有用’而‘真’”的观点加以批驳。
2023-12-2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2 . 针对教育部决定把传统文化纳入高考,社会上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他们各自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代表不同的观点。从哲学角度看,产生上述不同观点的原因是(     )
①人们的阶级立场不同             
②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      
④价值判断具有主体差异性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 . 苏轼的《定风波》值得人们反复品味和解读,不同时代、不同年纪、不同环境的人,从这首词里解读出不一样的味道。从认识论角度看是因为(       
定风波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A.社会存在变化决定社会意识变化B.认识的主体受到具体条件的限制
C.亲身经历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D.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重要
4 . 最近,我国科学家宣布,在研究嫦娥五号的月壤样品时,发现了许多种不同起源和类型的月球玻璃物质,并首次发现了天然玻璃纤维。这表明(     
①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②在不同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只会形成一个真理性认识
③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理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感性认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2-18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五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5 . 根据“新视野”号天空飞船的数据,国际天文学家团队2016年10月16日首次发布研究报告,称冥王星最显著的心形区域充满了由一氧化碳和甲烷构成的对人体有害的冰。冥王星的直径为2374千米,比此前预计的小一点。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表明(     
①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②对事物的认识受到立场等因素的影响
③认识受实践水平制约,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最简单的肢体语言就是打手势,这几乎是世界上的一种通用语言,不过,不同的手势在不同的国家,表达的意思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OK的手势,如果在大多数的国家都是正面的意思,但要是在巴西,却成为了一种不礼貌很粗鲁的含义。这说明(     
①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对手势表达的意思存在不同的认识
②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自2023年10月巴以冲突以来,相关话题在中文网络引发了激烈的舆论战,网友们对于以色列的行为存在着分歧和争议。一方面,有人支持以色列的立场,认为以色列有权自卫并保卫国家安全;另一方面,也有人批评以色列的行为,认为其对巴勒斯坦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网络上的意见分歧表明(     
①网友的不同看法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②网友的精神世界是网友对客观存在反映方式不同的根源
③对同一确定对象可能产生多个不同真理性认识
④受主观因素影响,人们的认识往往会产生差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08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百河”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新高考月考测试政治试题
8 . 1893年,美国发生了一桩有趣的诉讼案,控辩双方是进口商和税收官员,争辩的焦点就是番茄到底是蔬菜还是水果。根据当时美国的进口商品关税法案,蔬菜要收关税,水果则免税。水果商人认为:水果甜美多汁,番茄也甜美多汁,番茄怎么就不是水果呢?最后最高法院大法官们一致裁定番茄属于蔬菜。由此可以看出(     
①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
②商人的推理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③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④辩证思维用实践观点看问题,经得起实践检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每年的9—11月,玉林市部分街道上的城市绿化植物——糖胶树就开始花团锦簇,散发出独特气味,不少市民觉得其香味太浓,闻多了会头晕恶心,提议砍伐;园林专家却认为糖胶树观赏性高、易养护、能吸附周围环境里的有毒有害气体,不会对人体造成实质性伤害,建议保留。相关部门最终采纳了专家的建议。这表明(     
①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必定不同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④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要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促使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05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政治试题
13-14高二下·甘肃兰州·期末
10 . “感冒了,多喝点水吧。”在生活中,当我们不小心伤风感冒时,总是会听到医生给出这样的建议。但澳大利亚的医学家们近日指出,对于某些特定的呼吸道疾病来说,多喝水甚至会对身体有害。这说明(     
A.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B.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C.不同的立场会影响人们对真理的认识
D.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并相互转化
2023-12-04更新 | 791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单县第五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