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体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理解。

《西湖漫笔》(节选)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然感觉路旁的树莽莽苍苍的,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茵茵的苏堤 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很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若一幅青绿山水。

(1)选文写了黄龙洞、屏风山、九溪十八涧和_______四处景观的绿,它们的绿可分别用一个字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文中重点写青苔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突出苏堤的绿与众不同。
B.突出了苏堤的形状有趣。
C.表现了绿富有生命力。
D.表达了对苏堤的喜爱和赞美。

(3)读了艾青的《绿》和本选文,我发现二者的相同之处是都_____,都_____;不同之处是《绿》_____,《西湖漫笔》选文_____
A.蕴含着丰富的想象
B.描写了大自然的绿
C.表达了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
D.描绘了具体的景物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理解。

乡下人家(节选)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鸡冠花,大丽菊,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杆 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阴 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打“√”。
(2)这段话先介绍门前的鲜花,勾勒出一幅“_________图”;再写屋后的青竹和鲜笋,描绘了一幅“_________图”,由此可见,本段文字是按_______顺序来写的。
(3)选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探出头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春笋的_______之情。我能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课内阅读。

母鸡(节选)

选段一: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选段二: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

选段三:它负责,慈爱,勇敢,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母鸡》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_,我还读过他写的《_________》。
(2)选段一写出了母鸡(       )的特点。
A.欺软怕硬
B.居功炫耀
C.叫声难听
D.孜孜不倦

(3)选段二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鸡雏圆圆的下垂的肚子”比作“__________”,还将吃饱的鸡雏和消瘦的母鸡进行对比,字里行间让我们体会到了__________
(4)根据课文选段,我读出了作者对母鸡情感的变化是从______________的。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部分小学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4 . 春之图

①春天是青青草尖。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著。一丝毫不起眼的绿,一抹微不足道的青,都会使他眸子闪亮,盈满青春的光彩;心湖生辉,荡漾着幸福的涟漪。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股股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

②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示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碧波清荡,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在洁白的云朵间,甜脆笑声穿梭浩淼九天。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③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时拱动的力,树木拔节时喧响的节奏;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流溢的诗;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的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的希望、梦幻和理想。

④热爱春天,播种春天,采撷春天吧!用我们的言传身教去呵护春天、关心春天,用我们的心血精力去编织春天、灌溉春天,呵护关心春天的风吟鸟啼柳绿花红,编织灌溉春天的田园风光妖娆风情,让春天常驻我们身边,永驻我们心灵深处的爱心家园……

1.第②段文字中作者描绘了哪几幅春之图?
2.从内容上看,第②段文字与第①段中哪句话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中第③段的意思,想想看,春天还是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话再写出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5 . 阅 读 短 文,完 成 练 习。

调皮的太阳

调皮的太阳来到屋子里,掀开被子,叫小朋友们早早起床。调皮的太阳来到田野里,使足劲儿把庄稼往高里拔。调皮的太阳来到果园里,掏出画笔把苹果涂成红的,把草莓涂成红的。

调皮的太阳挂在空中睡午觉,热得小朋友们满头大汗。调皮的太阳躲进乌云捉迷藏,慌得妈妈赶紧把被子收回屋子里。调皮的太阳玩累了,红着脸躲进西山妈妈的怀里。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共有________句话。
2.第1自然段中,调皮的太阳去过哪些地方?请你在文中用“”圈出来。
3.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挂在空中                  捉迷藏
躲进乌云                  睡午觉
累了躲进                  西山妈妈的怀里
4.“调皮的太阳躲进乌云捉迷藏,慌得妈妈赶紧把被子收回屋子里。”这句话的意思是(       )(填序号)
A.太阳太调皮,妈妈生气了,所以赶紧把被子收回屋子里。
B.太阳躲进乌云里,天可能要下雨了,所以妈妈赶紧把被子收回屋子里。
2024-05-23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6 . 课内阅读。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又过了几年,有一天,鲁滨逊看到三十多个野人乘着小木船上了岸。他们拖出两个倒霉的同伴,杀了其中一个人,另一个则挣扎着逃跑。他逃的方向正是鲁滨逊住所的方向。鲁滨逊决心救下这个逃跑的野人,于是开枪打死了追赶他的两个野人。他给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星期五”很快成了他的好帮手,他们愉快地生活在岛上,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又增加了几个羊圈,晒了很多葡萄干。鲁滨逊差不多淡忘了要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的想法。

1.这个片段主要讲述的事件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鲁滨逊流落荒岛之后,还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事,让他在岛上顽强生活了28年。
2.对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句话说明鲁滨逊已经适应了荒岛上的生活。
B.这句话说明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的时间很长。
C.这句话说明鲁滨逊在荒岛上过得很自在,他留恋这里的生活,不愿回到祖国。
3.联系整本书,请你对鲁滨逊这个人物作出简单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整本书内容,想一想:鲁滨逊的非凡经历,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3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检阅。

真正的好孩子

在一棵大树上,住着喜鹊、黄莺和乌鸦。她们的孩子都长大了,自己也老了,飞不动了。一天,她们在树枝上晒太阳。

喜鹊说:“在树林里,要数我的女儿最漂亮。”黄莺说:“在树林里,谁也比不上我的女儿会唱歌。”乌鸦在一旁不说话。

这时,小喜鹊回来了,她已经吃饱了。老喜鹊喊道:“孩子,给我一只蚱蜢,我饿了!”小喜鹊理也不理。

小黄莺回来了,她也吃饱了。老黄莺喊道:“孩子,我饿了,给我一条卷叶虫吧!”小黄莺理也不理。

小乌鸦也回来了,她带来一只又肥又大的蝈蝈,喂给老乌鸦吃。她说:“妈妈□您还想吃什么□我再去找。”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___个自然段。
2.在文中的“□”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蚱”字没学过,可以用__________查字法查字典,先查部首__________,再查__________画。
4.树上住着哪些鸟?请你用“ ”在文中圈出来。
5.喜鹊夸奖(kuā jiǎnɡ)自己的女儿__________,黄莺夸奖自己的女儿__________,乌鸦却什么也没说。
6.你认为文中谁是真正的好孩子?为什么?
__________
7.读了短文,你会怎样做一个好孩子?
__________
2024-05-2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爱草莓

①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有的人喜欢吃西瓜,有的人喜欢吃菠萝。你知道我最爱吃的是什么吗?让我悄悄地告诉你。

②它呀,是陀螺形的,有点儿像一颗晶莹的鸡心。它全身上下布满了一粒粒小籽,仿佛是衣服上的小小纽扣。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它头上的那顶“阴凉帽”——叶子。它好似一位娇美的小姑娘,害羞地躲在一顶绿伞下不敢露面。它的样子是多么惹人喜爱啊!

③它的颜色十分漂亮。它浑身鲜红鲜红的,很讨人喜爱。一粒粒绿色的“小纽扣”——草莓籽仿佛是嵌在红衣服上的一颗颗珍珠。有句话叫“万绿丛中点点红”,可它却是“万红丛中点点绿”,多么美丽啊!

④人们之所以称它为“水果之王”,主要还是因为它的味道鲜美。记得有一次,妈妈给我拿来一大碗,我挑了一颗,轻轻咬开它,啊,顿时,一股清甜的汁水流入口中。这是我第一次吃到这么美味的水果,我高兴极了,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最后,我自己也记不得吃了多少,不知不觉地捧着肚子呼呼大睡起来。一觉醒来,妈妈告诉我,睡时我的小嘴仍然一动一动的,好像还在品尝它——“水果之王”的余味呢!

⑤现在你知道我的最爱了吧!对,我最爱草莓。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意思,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鲜:①新的,不陈的,不干枯的。     ②滋味美好。     ③有光彩的。
(1)人们之所以称它为“水果之王”,主要还是因为它的味道美。(         )
(2)它浑身红鲜红的,很讨人喜爱。(         )
2.找出第②自然段和第③自然段的中心句,用“      ”在文中画出来。
3.第②段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莓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一粒粒小籽比作___________,把叶子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知道“我”为什么最爱草莓了吧?请写一写,注意要写全面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最喜爱的水果是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课内阅读。

①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   必然   竟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果然   必然   竟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②鹅的步态,更是(傲然   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   傲慢)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选择括号内恰当的词语,在上面打上“√”。
2.用“ ”画出第②段的中心句。
3.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1)选文第①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体现出鹅叫声的高傲。
(2)选文第②段作者在描写鹅的步态时,用鸭的______________和鹅的________________作对比,形象地写出了鹅步态的傲慢。
4.关于选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出自丰子恺写的《白鹅》一文。
B.文中画“﹏﹏﹏”的句子表现了鹅的蛮不讲理,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厌恶之情。
C.选文语言风趣幽默,如作者将鹅走路的姿势比作京剧里的净角出场,生动形象,画面感十足。
2024-05-22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阅读选文,按照下面的提示把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第①段第②段第③段第④﹣⑦段
__________母亲病重,不告诉“我”________临终之时,记挂兄妹
(2)第⑦段中画线句属于_______描写,写出了____________,作者借此想表达的是____________
(3)第①段和第⑦段中的“好好儿活”分别有什么含义?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可能会遇到各种挫折。联系短文,想想我们该如何对待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0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