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体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2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文学性文本阅读。

笔墨塑年

①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

②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③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④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舔来舔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

⑤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试到一半,如果砚台结冰了,怎么办?

⑥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

⑦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

⑧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集序》。

⑨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但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凉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

⑩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

⑪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这是我的起点。

(节选自余秋雨的《中国文脉》,有删减)


(1)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将文章所写的主要事件补充完整。
______→老师抱我洗去墨迹→_______
(2)第⑨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
(3)理解第⑦自然段中的“李白余韵”指的是    
A.我们也具有了像李白一样写字、作诗的韵味和风格
B.老师希望我们也成为像李白那样的人
C.写毛笔字时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的场景

(4)段中“这个误会,倒是不错。”结合上下文,说说“这个误会”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散文,最重要的是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感。本文写了作者的家乡,岁月荒寒,可他的童年却是美丽的,这主要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
(6)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可如今,在人们日常交际中,记日记变成了发朋友圈;鸿雁传书变成了短信和邮件;字不是写上去的,而是“敲”出来的。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打字已经渐渐替代了手写,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
2024-02-1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重庆市南岸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 . 近期,我们开展了“漫步神话世界”的研学活动,领略了神话的魅力。
(1)表演组的同学要演神话故事,他们不会选用哪个故事?_____
A.女娲补天
B.守株待兔
C.嫦娥奔月
D.精卫填海
(2)“讲故事组”的同学要讲神话故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
A.我们可以借助插图理清故事起因、经过、结果,把故事讲清楚。
B.遇到像《精卫填海》这样的小古文,可以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
C.合理地发挥想象,可以让我们把过程讲清楚,说生动。
D.讲清楚故事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字不落地背下来。
2024-02-16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重庆市南岸区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3 . 课外阅读。

捉虫能手

从前,有一片神秘的大森林,大森林里的每一棵树里都住着许多小人精。

可是有一天,一群可恶的虫子从四面八方涌来了。所有小人精都害怕极了,于是一起爬到了一棵最大的树上。小人精们在树上想:那么多人在上面,虫子应该不会上来吧?可是它们想错了,虫子又从四面八方上了树,只是,虫子爬得很慢,很久都没爬上来。

这时候,天空忽然飘来一阵风,小人精们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鸽子。于是他们叫到:“鸽子请你过来一下!”鸽子刚刚落下,小人精的队长就说:“请你帮忙传信,找个能手,把虫子吃掉吧!”

没过多久,鸽子就带来了一只百灵鸟。百灵鸟骄傲地说:“我做什么事都行!”“那就谢谢你咯!”小人精的队长说,可是,百灵鸟只会唱歌,它唱啊,唱啊,一直唱到晚上,最后它累坏了,虫子们都躲在树洞里乐,一点都不受它影响。百灵鸟逃走了。

后来,鸽子又请来了鹦鹉。鹦鹉对着树洞说了一晚上的话,虫子们在树洞里打起了呼噜。鹦鹉也束手无策,也逃走了。

最后,鸽子请来了森林医生——啄木鸟。啄木鸟用长长的嘴“笃、笃、笃”敲起了树干,树洞里的虫子头都被敲痛了,纷纷爬出来。当虫子一爬出来,马上就被啄木鸟吃掉了。

小人精们又快乐地生活了。

1.这篇短文,写了小人精们请鸽子___________的故事。鸽子先后请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帮小人精捉虫子。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带点词语。
四面八方:_______________     束手无策:________________
3.再仔细读短文,回答问题。
(1)为什么说啄木鸟是森林医生?
__________
(2)你认为谁才是捉虫能手?为什么?
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
2024-02-0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重庆市永川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课外阅读。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初读短文,想一想短文的起因、经过、结果,说一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划“     ”的词语。
(1)分歧:___________________
(2)各得其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我说:“走大路。”(当“我”作出这个决定时,是怎样的心情?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2)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你从母亲的动作和语言中体会到母亲怎样的感情?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     ”的句子写得十分准确生动。你脑海里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用几句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
5.文末最后一句话非常有意思。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
6.给短文想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2024-02-0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重庆市永川区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课内阅读。

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1.用“      ”勾画出这一自然段的关键句。
2.这一自然段讲的是____________
3.它是《盘古开天地》这个故事的______。[起因、经过、结果]
4.从这一段话,你看出了神话的什么特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2024-02-08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重庆市永川区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踢毽子

①踢毽子游戏流传已久,老少皆宜。

②我们小时候踢毽子,毽子都是自己做的。选两个小钱,大小厚薄相等,轻重合适,叠在一起,用布缝实,这便是毽子托。在毽托一面,缝一截鹅毛管,在鹅毛管中插入鸡毛,便是一只毽子。鹅毛管不易得,把鸡毛直接缝在毽托上,把鸡毛根部用线缠缚结实,使之向上直挺。鸡毛须是公鸡毛。我们那里养公鸡的人家很多,入了冬,快腌风鸡了,这时正是公鸡肥壮,羽毛丰满的时候。孩子们早就“贼”上谁家的鸡了,有时是明着跟人家要,有时趁人看见,摁住一只大公鸡,噌噌拔了两把毛就跑。大多数孩子的书包里都有一两只足以自豪的毽子。

③我们这里毽子的踢法花样很多,主要有“盘、绷、扬、磕”四种。“盘踢”是向内摆动小腿,用踝关节内侧踢硅子,使其在空中旋转。“绷踢”是指大腿向前抬起,脚背将毽子向前踢出,使其在空中直线飞行。“拐踢”是指小腿向身体后斜上方摆动,用脚外侧将毽子向侧后方踢出,使其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磕踢”是指提起大腿用膝盖将毽子向上磕起,使其在空中旋转。

④踢毽子是冬天的游戏。刘侗《帝京景物略》云:“杨柳死,踢毽子”,大概全国皆然。踢毽子是孩子的事,偶尔见到近二十边上的人还踢,少。北京则有老人踢毽子。有一年,下大雪,大清早,我去逛天坛。在天坛门洞里见到几位老人踢毽子。他们之中最年轻的也有六十多了。他们轮流传递着踢。一个传给一个。老人都腿脚利落,身板挺直,面色红润,双眼有光。大雪天,这几位老人是一幅画,一首诗。

(作者:汪曾祺,选文有刷改)

老师组织开展班级“阅读能手”大赛,给全班同学布置了三个阅读任务:

1.为了完成任务一,林林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梳理了相关事情。
中心句:_________
找鸡毛做毽子介绍毽子的不同踢法_______

2.为了完成任务二,林林重点关注了第        自然段,并结合文中关键语句,画了四种路毽子的方法,请连一连。

盘踢                              拐踢                                 磕踢                              绷踢
3.林林在文中勾画了两处重点语句,请你来品读。
(1)孩子们早就“贼”上谁家的鸡了,有时是明着跟人家要,有时趁没人看见,摁住一只大公鸡,噌噌拔了两把毛就跑。
这句话主要运用____________描写对人物进行细致刻画,让我感受到孩子们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大雪天,这几位老人是一幅画,一首诗。
读这句话时,我眼前仿佛出现______________的画面,所以说这几位老人就是一幅画,一首诗。
4.请结合林林收集的相关资料,完成《鸡毛毽子制作指南》。
鸡毛毽子制作指南
2024-02-0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重庆市九龙坡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7 . 《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普罗米修斯》《精卫填海》都是中国经典神话故事。 _____
2024-02-04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重庆市渝北区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课内阅读。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①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画横线的句子标上了序号①和②,其中_____句体现了作者的细致观察,_____句体现了作者的连续观察。
3.下面这个句子,用上加点的词有什么作用,请写下来。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2-0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重庆市渝北区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9 . 快乐阅读吧
祖先对世界的许多问题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尝试着用 _______的方式给出解释,并依靠 _________使其代代相传。我最感兴趣的神话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故事中我赞叹不已的情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2-03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重庆市渝中区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0 . 九寨沟的海子

①如果你到九寨沟,一定会迷恋它层层叠叠、形态各异的海子群。

②九寨沟的海子边是各式各样五彩的树,海子里是赤橙黄绿交相辉映的水。五彩缤纷的树围着色彩斑斓的水,纯净清新,无法形容。我一生中从没见过这样美的风景。

③九寨沟的海子真奇。挨近原始森林的长海,平均海拔约3060米。海面没有一丝波纹,湛蓝碧净、深邃寂静得叫人心颤。地处高原,却有这么深的水,叫人无法想象水底的奇幻美景。长海的周国伫(zhù)立着无数上千岁的古松奇树,翳()空蔽日,郁郁葱葱,翠色欲流,忠诚卫士般相看两不厌站在长海边,人类只有震撼无言。还有五花海,海面上清晰地呈现出鲜花般的艳丽色彩。它以深宝蓝为主色调,辅以浅绿色、杏黄色、紫红色等,一条条、一块块交错着,令人拍案叫绝。还有盆景海这个浅海,海中的植物,棵棵胜似盆景,自然造化,美不胜收,一派树在水中生,水在林中流的景象。

④九寨沟的海子真怪。凡枯死后倒向海里的树木,它都精心呵护,层层钙化,让它们在水中长成多姿多彩的树珊瑚。无论水有多深,那些树珊瑚的千枝万节,历历在目,构成一个水下的童话世界。

1.深邃的“邃”,我不认识,如果查字典,我会用 _____查字法,先查 _____部,再查 ____画。字典中,邃的意思是:①(时间、空间)深远。②精深。“深邃”中的“邃”应选第 ____种解释。运用 ___的方法,我知道了翳(yì)空蔽日的意思是指古松奇树 ___;历历在目就是指那些树珊瑚 _______
2.短文写出了九寨沟的“海子”美、_______这三个方面的特点。
3.用“        ”分别画出第③④段的关键语句。第③段通过写长海、      把“九寨沟的‘海子’真奇”这个意思写清楚的。
4.对第③段画“_____”的句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里把古松奇树比喻成“忠诚卫士”。
B.“上千岁”说明长海周围古松奇树的古老。
C.“郁郁葱葱”描写的只是古松奇树的颜色。
5.你从文中的哪些内容能体会到九寨沟的“海子,是一个‘童话世界’”?_________
2024-02-0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重庆市大渡口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