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川 高三 阶段练习 2022-04-21 4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进入老年期,尽管他们已经退出了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主战场,但相当多的老年人自愿参与社会发展,他们希望发挥余热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贡献,他们也是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和积极贡献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尤其是普通百姓,社区可以成为也必然成为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落脚点。

社区是老年人生活和社会参与的主要场所,社区的建设与治理需要老年人的积极参与。

社区作为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所,承担着应对积极老龄化的任务。在结束职业生涯后,老年人归属感的满足便转向家庭、社区等场所。老年人因其群体的特殊性,社区生活不仅能满足其生理和安全层面的需求,更有助于其精神、社交和个人实现等方面需求的满足。老年人通过参与社区治理活动,不断和社区以及居民进行互动,从而和社区产生更多的情感交集,在社区中获得归属感,而这种归属感和爱的需求在社区中获得的满足感又会成为其参与社区治理活动的动力。老年人可在参与社区治理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价值,在服务社区的同时,也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尊重。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需求是“积极老龄化”的基础环节。老年人对人生价值实现的追求不随生理机能的老化而衰退,在为社会所认可与接受中继续证明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也是积极老龄化的要义。

中国有老年人参与基层治理的文化根基与传统,新时代的社区治理离不开老年人的参与和贡献。

中国乡土社会中存在着长老政治。我国学者认为传统中国社会治理的模式是:“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最具代表性的“乡绅制度”是秦汉时期的“三老制”和明清的“里长制”。在这些制度下,传统老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在教化乡民、约束乡里和协助维持基层社会秩序与稳定等方面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中国的乡土特色。

当今社会不再是乡土的社会,但把社区营造为生活共同体、要增强共同体的归属感的价值追求不变。现在的老年人不再是传统儒家文化熏陶成长的一代,新一代“老年人人口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对互联网的接受和使用程度不断提升”。让德高望重的老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给他们机会、给他们平台使“老有所为”,让老人所具备的经验、知识和受到的尊崇成为基层治理资源的不可或缺部分。当前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在全国各地已经有良好的实践基础。他们不仅在后单位制社区、农村社区中,也在城市社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苏州市沧浪街道以21名老年人自发组成的“老娘舅志愿服务团队”在调节邻里纠纷、化解居民矛盾等方面成效显著;北京市房山区“风铃志愿者队”成员200余人,平均年龄超过60岁,老年人们通过志愿服务在社区安保维稳、社区建设等方面继续实现自我价值。新时期的老年人正在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参与到社区治理的实践中,很多的案例都值得总结经验。

(摘编自鞠春彦、李 凯《“老有可为”:在参与社区治理中实现积极老龄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进入老年期后,就会退出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但仍是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和积极贡献者。
B.通过参与社区治理活动,老年人获得生理、安全、精神、社交和个人实现等方面需求的满足。
C.“乡绅制度”是中国乡土社会中的一种伦理自治制度,体现着国家权力对基层社会的治理。
D.秦汉时期“三老制”和明清时期“里长制”推行的长老政治,是传统中国的一大乡土特色。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证结构上采取“总—分—总”的形式,首先提出中心观点,再从两个层面并列地进行了充分的论证。
B.文章围绕“社区可以成为也必然成为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落脚点”,论证了老年人社会参与落足社区的可行性。
C.作者基于中国长老政治的文化根基与传统,提出了“新时代的社区治理离不开老年人的参与和贡献”的论断。
D.作者从传统乡土社会的长老政治到现代社会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案例,纵向深入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社区生活中,老年人对社区事务的热情和兴趣,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可能要高于青年人。
B.社区承担着应对积极老龄化的任务,“积极老龄化”的基础环节和要义都可在社区生活中实现。
C.当今社会不再是传统的乡土社会,让老年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已经不适合现代中国的农村社会了。
D.让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给他们机会、给他们平台使“老有所为”,是实现积极老龄化的重要途径。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航天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技术领域之一,是推动国家科技进步的强大引擎。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显著带动空间物理、空间天文、空间生物等重要领域基础理论研究,牵引着计算机、精密制造、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快速发展。我国形成“箭、弹、星、船、器”的完整体系,在轨卫星超过300颗。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在多领域广泛运用,培育了以卫星应用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点。商业航天、“互联网+卫星应用”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速,航天技术与产品服务助力脱贫攻坚,超过2000项航天技术成果实现移植深耕,产业经济规模由百亿量级跃升至千亿量级。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高分、北斗组合精准化标绘、高精度定位,全网见证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中国速度”,为战疫提供新“武器”。

(摘编自《弘扬航天精神,建设航天强国》,《人民日报》2020年04月24日)

材料二: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从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正式拉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我们已迈进了世界航天大国的序列,正向着航天强国迈进。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离不开“两弹一星”精神,离不开载人航天精神。航天技术水平和成就,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需要先进科学技术、发达工业基础和雄厚经济实力共同支撑。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人口剧增等问题的严峻考验,航天技术的发展需求,将会带动科学技术的整体性进步,促进空间资源开发,缓解当下问题,为人类造福。

(摘编自《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光明日报》2020年5月6日)

材料三:

从北斗一号解决有无问题,到北斗二号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攻克了以导航卫星总体技术、高精度星载原子钟等为代表的多项关键技术,再到北斗三号一马当先,中国走出自主创新的北斗之路。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北斗导航卫星单机和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北斗的建成,举全国之力;北斗的应用,惠民生所需。随着5G商用时代的到来,随着终端套数快速增长,打破垄断、更接地气的中国北斗,正不断走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将很快成为人们更贴心、更便利、更可靠的伙伴。近年来,北斗与GPS、伽利略、格洛纳斯先后建立了兼容共识基础上的合作机制,联手打造兼容使用、精度更高卫星集群的前景可期。北斗已开始向上百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服务,世界上已经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北斗系统。

(摘编自李国利等《中国北斗,服务全球》,新华社6月23日电讯)

材料四:

从“嫦娥”奔月到“天问”探火,从“北斗”造福人类到空间站开门纳客,中国航天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在一些前沿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跨越。嫦娥五号一次次精准入微的操作,创造了我国深空探测任务领域新的技术高度,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并在一些尖端科学领域取得了领先优势。

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彰显了中国特色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是突破国家重大技术短板、推进重大项目工程、实现核心关键技术顺利攻关的最大法宝。航天工程规模宏大,系统复杂,要想在相对较短时间取得巨大成就,必须集中有限的力量攻坚克难。中国航天人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也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自主创新,就是要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做出更大的开拓性贡献。

(摘编自《中国航天自主创新的重大突破》,《北京青年报》2020年12月18日)

4.下列对航天技术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航天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很多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推动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发展,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B.航天科技成果可以转化应用到很多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产业经济规模,并可助力脱贫攻坚和抗击新冠疫情。
C.航天技术的应用在惠及本国民生所需的基础上,还可以解决全球所面临的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人口剧增等问题。
D.航天技术的发展可以加强国家之间在科技方面的合作,促进太空资源的和平开发利用,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航天体系由“箭、弹、星、船、器”组成,其中的卫星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运用,并且可以和互联网结合,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属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任务,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航天大国和航天强国。
C.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它的部署完成不仅可以融入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还能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服务。
D.嫦娥五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是无数航天人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奋斗、克服无数困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证明了我国在一些尖端科学领域实现了“领跑”。
6.我国航天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小题。

一颗未出膛的枪弹

丁 玲

“娃娃,甭怕,咱是一个孤老太婆,还能害你?”老太婆亲热地望着面前张皇失措的孩子,“你是……嗯,咱知道。”这孩子大约十三岁大小,迟疑地望着老太婆。远处一望无际的原野,没有一个人影,连树影也找不到一点。

“还是跟咱回去吧,天黑了,你往哪儿走,万一落到别人手上……”

窑里黑魆魆的,他不敢动,听着她摸了进去。“不要怕,娃娃!”她把灯点着了。灶里的火光舔在他们脸上,锅里有热气喷出来。陕北的冬天,孤冷的月亮那黯淡的光辉涂抹着无际的荒原,流落的孩子却拥抱着甜美的梦:他又回到队伍,继续当他的马夫,继续同司号兵玩着……

孩子跟在老太婆后边去割草。蒙着尘土的沙路上,寻不到杂乱的马蹄和人脚的迹印。他热切地望着远方,他们——大部队到底走得离他多远了呢?他懊恼着自己。那天正在野外放马,突然飞机来了,他藏在一个小洞里,听着外面连绵不断的爆炸声。洞口塌了。等他好不容易爬了出来,就只剩他一人了。他大声地叫喊,凭着感觉一路狂奔,却没遇到一个认识的人……后来才遇着老太婆。

有人送来包谷做的馍,还有人送来羊毛袜子。有着①红五星的帽子仍揣在怀里,他不敢拿出来。大家都高兴地盘问着:“你这么一个娃娃,也当红军,你娘你老子知道么?”

天真的、热情的笑浮上了孩子的脸。他暂时忘去忧愁,重复着在小组会学来的话:“红军是革命的军队,是为大多数工人农民谋利益的,要团结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人去打日本……”

看见那些围着他的脸露出无限的羡慕,他就更高兴了。老太婆也扁着嘴笑:“咱一眼就看出了这娃娃不是咱们这里的人,你们看他那张嘴多灵呀!”

有一夜,跟着狂乱的狗吠,院子里响起了庞杂的声音,马嘶声、脚步声和喊声一齐涌了进来。烧着火的孩子,心在剧烈地跳:“难道自己人来了么?”

“呯!”窑门被枪托撞开了。冲进来的人一边骂,一边走到灶边,“哼,锅里预备着老子的晚饭吧。”

孩子悄悄看了一眼,他认得那帽子的样子,那帽徽是不同的。他的心一下紧缩起来。

有人眼光扫到老太婆脸上。她瑟缩地坐在地下,掩护她身后的孩子。“这老死鬼干嘛老挨在那儿,藏着什么!”老婆子一动,露出了躲在那里的孩子。孩子被抓到跟前。一个兵打了他一耳光。

“老子有枪先崩了你!”孩子大声嚷叫,因为愤怒,倒一点也不惧怕了,眼睛里燃烧着火焰。

“什么地方来的!”拳头又落在他身上,“听口音,他不是这里人!”孩子一声不响,只是咬紧牙。门突然开了,门口直立着一个人,屋子里顿时安静下来。

“报告连长,有一个小奸细!”

连长走了进来,审视着孩子,默然坐到矮凳上。

“可怜咱就这一个孙子,咱要靠他送终的。”老太婆嚎哭起来。几个围观的老百姓壮着胆子附和:“是她的孙子。”

连长凝视着那双直射过来的眼睛,下了一道命令:“搜他!”

几十双眼睛都集中在连长手上:一把小洋刀、两张纸票子、一顶黑帽子。纸票反面有一排字,“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②帽子上闪着光辉的红色五星。看着它,孩子心里更加光亮了,静静地等待判决。

“这么小也做土匪!”

“招来吧!”连长问他。

“没有什么招的,任你们杀了吧!不过红军不是土匪,我们不骚扰老百姓,四处受人欢迎。我们对东北兵也是好的,争取你们一道打日本,有一天你们会明白过来的!”

“这小土匪真顽强,红军就是这么凶悍!”他的顽强虽说激怒了一些人,但也得了许多尊敬。连长仍是冷冷地看着他,又冷冷地问道:“你怕死不怕?”这问话似乎羞辱了他,他不耐烦地昂了一下头,急促地答道:“怕死不当红军!”

围拢来看的人一层一层地在增加,多少人在捏一把汗。连长不动声色,只淡淡地说道:“那么给你一颗枪弹吧!”

老太婆又嚎哭起来了。许多人的眼皮沉重地垂下了,有的便走开去。但没有人,就连那些凶狠的家伙也没有请示,要不要立刻执行。

“不,”孩子却镇静地说,“连长,还是留着那颗枪弹吧,留着去打日本,你可以用刀杀掉我。”

忍不住了的连长,跑过来用力拥抱着这孩子,他大声喊道:“大家的良心在哪里?日本人占了我们的家乡,杀了我们的父母妻子,我们不去报仇,却老在这里杀中国人。看这个小红军,我们配和他相比、配叫他土匪吗?谁还要杀他,先杀了我吧……”声音慢慢地由嘶哑而哽住了。

孩子觉得有热的东西滴落在他手上,衣襟上。他的眼也慢慢模糊了,隔着一层水雾,那③红色的五星浮漾着,渐渐地高去,而他也被举起来了!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对话描写富有表现力。“你怕死不怕?”表现了连长话语的冰冷与震慑;“怕死不当红军!”则表现了孩子对革命的坚定信念。
B.小说题目“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具有推动情节、丰富人物,暗示主题的作用,表现了作者在创作上的驾驭能力。
C.老太婆一开始就了解小孩的身份,百姓也乐意与这个小红军亲近,他们在他遭遇危险时而揪心,反映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感情。
D.小说塑造了“小红军”的高大英勇形象。在表现他落伍孤独无助时,显得真实可信;但在表现他面对东北军时,略显生硬牵强。
8.“红色五角星的帽子”在文中多次出现,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9.请结合作品,赏析小说最后一段。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郑居中,字达夫,开封人。登进士第,至中书舍人。

蔡京以星文变免,赵挺之相,与刘逵谋尽改京所为政。未几,徽颇悔更张之暴,外莫有知者。居中往来绅所,知之,即入见言:“陛下建学校兴礼乐以藻饰太平置居养安济院以周拯穷困何所逆天而致威谴乎”帝大悟。居中退语礼部侍郎刘正夫,正夫继请对,语同。帝意乃复向京。京再得政,两人之助为多。

居中厚责报,京为言枢密本兵之地,与三省殊,无嫌于用亲。经臣方恃权,力抗前说,京言不效。居中疑不已援,始怨之,乃与张康国比而间京。都水使者赵霖得龟两首于黄河,献以为瑞。京曰:“此齐小白所谓‘象罔’,见之而霸者也。”居中曰:“首岂宜有二?人皆骇异,而京独主之,殆不可测。”帝命弃龟金明池,谓“居中爱我”,遂申前命,进知院事。四年,京又罢。居中自许必得相,而帝觉之,不用。

政和中,再知枢密院,官累特进。时京总治三省,益变乱法度。居中每为帝言,帝亦恶京专,寻拜居中少保、太宰,使伺察之。居中存纪纲,守格令,抑侥幸,振淹滞,士论翕然望治。丁母忧,旋诏起复。逾年,加少傅,得请终丧。服除,以威武军节度使使佑神观。还领枢密院,加少师。连封崇、宿、燕三国公。

朝廷遣使与金约夹攻契丹,复燕云,蔡京、童贯主之。居中力陈不可,谓京曰:“公为大臣。国之元老,不能守两国盟约,辄造事端,诚非妙算。”京曰:“上厌岁币五十万,故尔。”居中曰:“公独不思汉世和戎用兵之费乎?使百万生灵肝脑涂地、公实为之。”由是议稍寝。其后金人数攻,契丹日蹙,王黼、童贯复议举兵,居中又言:“不宜幸灾而动,待其自毙可也。”不听。燕山平,进位太保,自陈无功,不拜。

入朝,暴遇疾归舍,数日卒, 年六十五。赠太师、华原郡王,谥文正。

(《宋史卷三百五十一》,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建/学校兴礼乐/以藻饰太平/置居养安/济院以周拯穷困/何所逆天/而致威谴乎/
B.陛下建学校/兴礼乐以藻饰太平/置居养/安济院以周拯穷困/何所逆天而致威谴乎/
C.陛下建学校/兴礼乐/以藻饰太平/置居养/安济院/以周拯穷困/何所逆天而致威谴乎/
D.陛下建学校/兴礼乐/以藻饰太平置居/养安济院/以周拯穷困/何所/逆天而致威谴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庙号,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一般开国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不一定每个皇帝都有庙号。
B.丁母忧,指遭遇母亲的丧事。在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服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必须离职。
C.枢密院,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院的长官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
D.岁币,旧指朝廷每年向外族输纳的钱物,也指地方每年向国家缴纳的钱物。文中的意思是宋朝每年给金国五十万岁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京被罢相后,徽宗非常后悔,郑居中得知此事,求见徽宗。后来蔡京再次得以执政,郑居中和礼部侍郎刘正夫出力居多。
B.都水使者赵霖在黄河得到两只乌龟,献给蔡京作为祥瑞。蔡京说这是齐国小白说的‘象罔’,见到的人就可以称霸。
C.政和年间,蔡京越发胡乱改变法度,郑居中常常为此向皇帝进言。皇帝也讨厌蔡京专断,任命郑居中担任少保、太宰,探察蔡京。
D.朝廷派遣使者与金国相约夹攻契丹,恢复燕云领土。郑居中认为不遵守宋金两国盟约,制造事端,实在算不上神奇的计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首岂宜有二?人皆骇异,而京独主之,殆不可测。
(2)居中存纪纲,守格令,抑侥幸,振淹滞,士论翕然望治。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次韵昌叔咏尘

王安石

尘土轻扬不自持,纷纷生物更相吹。

翻成地上万烟雾,散在人间要路岐。

一世竞驰甘眯目,几家清坐得轩眉

超然只有江湖上,还见波涛恐我时。


注:①昌叔:王安石妹夫朱明之的字。②轩眉:扬眉,得意的样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巧用《逍遥游》中的典故,以“生物更相吹”来揭示尘土难以自我掌控的原因。
B.作者在第二联进一步展现“翻扬”的尘土不仅多如烟雾,更是散布在各种重要的地方。
C.面对漫天尘土,安闲静坐在屋内的人扬眉自喜,嘲笑那些仍眯着眼睛在路上行走的人。
D.全诗以尘土起笔,并逐渐深入到对世人、人生及现实社会的思考,言语之中不乏理趣。
15.请简要分析诗歌最后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