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山西 高二 阶段练习 2022-12-08 11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了《荀子“天论”中的人学观》这篇文章,我深受启发。其中有些说法,如“道家的天人关系中,人对待自然是完全顺从、消极无为的,并且要求人最终回归到自然状态,这就从某种意义上泯灭了人作为宇宙灵长的价值和意义”,事关对道家核心思想的认识,尚需进一步加以讨论。

《老子》以“道”开篇,创设了一个“道生万物”的世界,即“道的世界”,从而构建了一个关于宇宙、人生、社会的思想模型,试图为现实世界找到一个出路,设计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自然”作为体现道家哲学核心价值的观念,要置于现实世界(客观),特别是“道的世界”(思想)去认识。

现实世界里,“自然”指在一阴一阳运动变化中形成的“穹、苍苍、天”,即天地万物,具有“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物性”(客观存在),无所谓积极、消极。自然与人是组成“世界”的两种“要素”,两者“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相互尊重、共在、并存、互倚、欣赏,便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和谐的境界。

“道的世界”里的“自然”,历来理解、阐释纷纭。郭象注《庄子》以为“自然即物之自尔耳”,后学如张岱年概括为“自己如此”。陈鼓应认为,老子提出“自然”观念,“来说明不加一毫勉强作为的成分而任其自由伸展的状态”。细读《老子》《庄子》文本,笔者认为:“自然”是指在符合正常、合理天性,即“本来如此”的基础上经过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应该如此”的过程,自然而然达到“果然如此”的结果,由此就实现了“自己如此”。“自然”便是“顺性命之理”,可分别从天地、人、社会三个方面予以说明。单就人而言,主要表现为两个层次。第一,满足与生俱来的衣、食、住、行之类原始本能与“天然”物质、生理需求。第二,满足人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基本、正常、合理的精神、心理要求。首先希望“长生久视”,即羡慕天长地久,感叹“吾生也有涯”的人生短暂,体现着对生命的肯定与珍惜。其次体现为“七情”“六欲”。天生的正常“情”“欲”,“虽神农、黄帝,其与桀、纣同”,不分“好”或“坏”。

要实现“自然”,需学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有为”,特别是“不争而善胜”,“功遂身退”的“无为而无不为”。“无为”不是无所事事,被动适应,消极应付,更不是回归混沌、蒙昧,而是在“人法自然”的前提下,循着人和事物的天性,依天时,行人事。有为却不妄为,不强为,不乱为,根本的是不为已为。围绕“人本”中心,聚焦社会问题,关注“人如何活着”“社会如何让人更好活着”,道家追求的理想目标是使人心正,百姓安,社会稳,天下治。而人的价值和意义,正是在努力实现理想目标、“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所以,先秦诸子立足人间,关注社会,聚焦人生。《周易》《老子》《论语》之类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经典,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战略中,其思想价值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摘编自裴登峰《道家彰显人的价值与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创设的“道生万物”说是一种思想模型,也是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
B.道家的“自然”指客观存在的天地万物,也指符合正常、合理天性的过程和结果。
C.道家倡导的“无为”是指不妄为、不强为、不乱为,而不是无所事事,回归蒙昧。
D.道家的自然观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人”的原始本能以及人的各种精神需求的满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以立论为主的驳论文,开头摘引需要辨析的观点作为靶子,然后正面阐释自己的见解,以达到批驳的目的。
B.第二段先阐述“道生万物”,再提出要正确认识道家哲学体系中的自然观,并以此作为驳斥的纲领,统领全文。
C.第四段引郭象、陈鼓应的观点,意在指出《荀子“天论”中的人学观》中错误观点的思想根源,强化自己的阐述。
D.第五段针对“完全顺从、消极无为”的观点,摘引道家的言论,通过道理论证,有力地彰显了对方观点的错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和自然是组成世界的两种要素,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态度并没有积极、消极之分。
B.追求“人本”思想,就要聚焦社会,关注“人如何活着”“社会如何让人更好活着”。
C.世间一切具有“七情”“六欲”的人,都是正常的人,并没有谁好谁不好的分别。
D.先秦诸子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他们创造的学说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日前,关于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工程——“东数西算”正式启动。这是继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全国性资源、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后的又一国家级战略工程,对于优化数据中心布局、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和西部地区发展意义重大。

供给失衡呼唤“算力西移”。要让数据发挥其资本化要素的价值,必须要平衡其开放性与安全性。目前,我国东部一线城市发展势头迅猛,数据需求量大。与之相对应的是,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气候、地质等条件适宜,但存在网络带宽较小、跨省数据传输费用较高等瓶颈。东西部地区供需不平衡,使人们意识到要让数据中心“往西走”,实现“算力西移”,打造出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

超大数据体量需超强“数字底座”。数据是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数据中心则是数字经济的“底座”。超大数据“体量”需更强算力支撑,而“东数西算”可以有效优化数据中心的布局结构,实现算力升级。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数据资源大国,是全球大数据应用最为活跃、最具潜力、环境最优的国家之一。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度加快,数据存储、计算、传输和应用的需求大幅提升,数据中心已成为支撑各行业“上云用数赋智”的重要新型基础设施。

(摘编自《“东数西算”怎么算?》)

材料二:

“东数西算”中的“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东数西算”就是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具有多方面意义:

一是有利于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通过全国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布局建设,扩大算力设施规模,提高算力使用效率,实现全国算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二是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加大数据中心在西部布局,将大幅提升绿色能源使用比例,就近消纳西部绿色能源,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以大换小、低碳发展等措施,持续优化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三是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数据中心产业链条长、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通过算力枢纽和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将有力带动产业上下游投资。四是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通过算力设施由东向西布局,将带动相关产业有效转移,促进东西部数据流通、价值传递,延展东部发展空间,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大数据时代,算力也是生产力。东部有数,西部算数,数据的生产力无问西东,双方优势互补,跑出的不仅是发展加速度,还有东西部协同发展的新高度,这将更有助于我国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大数据全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

(摘编自《什么是“东数西算”?》)

材料三:

首先,“东数西算”要关注“算”。对于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可再生能源丰富、气候适宜、数据中心绿色发展潜力较大的节点,可以重点提升算力服务品质和利用效率,积极承接全国范围内的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算力需求,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在建设数据中心的时候,需要关注这几个方面:一是引导有序布局,实现数据中心有序发展。二是促进绿色节能,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三是推进迭代应用,提升大数据的创新能力。四是体现高效利用,提高算力资源利用效率。

其次,“东数西算”有了超强“算力”,更要关注“运力”,解决数据“从东部运送到西部”的问题。随着全社会数据总量的爆发式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数据资源大国。数据的超大“体量”,需要更大规模、更高效的数据中心提供算力。数据中心内的数据包含很多机密数据。譬如,政务类应用数据,包含很多人民群众的社保、居住地等信息……这些数据,全部需要高安全的网络。对于金融交易、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对数据中心网络的时延要求极高。千行百业产生的数据信息从东部运输到西部,需要强大、安全、可靠的运力网络来保驾护航。

(摘编自《“东数西算”如何构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是当今全球大数据应用最为活跃、最具潜力、环境最优的国家之一,数字经济发展有赖于数据中心的优化布局。
B.“东数西算”中的“算”即数据处理能力,首先面对的问题是“运力”问题,即强大、安全、可靠的数据输送能力。
C.作为生产力,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算力作用不可小视;东部有数,西部算数,算力设施由东向西布局已成为必然趋势。
D.提升算力服务品质和利用效率,积极承接全国范围内的后台加工等算力需求是西部一些地区关注“算”的重点工作。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国家战略布局的角度看,“东数西算”就是像“南水北调”“西电东送”一样,充分发挥我国幅员辽阔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B.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有利于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促进绿色发展,扩大有效投资;不过,最重要的是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
C.算力设施的由东向西布局,已经带动相关产业有效转移,促进了东西部数据流通、价值传递,延展了东部发展空间,推进了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D.西部地区新建数据中心,要遵循以下做法:有序布局;绿色节能;推进迭代应用,提升大数据的创新能力;体现高效利用,提高算力资源利用效率。
6.以上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介绍“东数西算”,其侧重点各不相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菜园(节选)

沈从文

①夏日薄暮,这个中年妇人,穿件白色细麻布旧式衣服,拿把宫扇,在菜园外小溪边站立纳凉。侍立在身边的是穿白绸短衣裤的年轻男子。两人常常沉默着半天不说话,听柳上晚蝉拖长着声音飞去,或者听溪水声音。溪水绕菜园折向东去,水清见底,常有小虾小鱼,鱼小到除了看玩就无用处。那时节,鱼大致也在休息了。动风时,晚风中混有素馨、兰花、茉莉花香。做母亲的便笑着问儿子,是不是能在这样情境中想出两句好诗。

②男子笑着说,这天气是连说话也觉得可惜的天气,作诗等于糟蹋好风光。听到这样话的母亲莞尔而笑。

③二十二岁的生日,做母亲的为儿子备了一桌特别酒席,到晚来两人对坐饮酒。窗外就是菜园,时正十二月,大雪刚过,园中一片白。已经摘下还未落窖的白菜,全成堆地在园中,白雪盖满,正像一座座大坟。

④“你今天满二十二岁,不单是天下变得不同,就是我们家中,也变得真可怕。我今年五十,人也老了。总算把你教养成人,玉家不至于绝了香火。你爹若在世,就太好了。”

⑤听说“母亲也老了”这类话的少琛,不知如何,忽想起一件心事来了。他蓄了许久的意思今天才有机会说出。他说他想去北京。

⑥北京方面他有一个舅父,听说在旗章胡同开铺子,生意不恶。

⑦听说儿子要到北京去,做母亲的似乎稍稍吃了一惊。这惊讶是儿子料得到的,正因为不愿意使母亲惊讶,所以直到最近才说出来。然而她也挂念着那胞兄的。

⑧你去看看你三舅,还是做别的事?”

⑨“我想读点书。”

⑩“我们这人家还读什么书?世界天天变,我真怕。”

⑪“我去三个月又回来,也说不定。”

⑫“要去,我不妨碍你。你希望走走就走走,只是书,不读也不什么要紧。像我们这种人,知识多,也是灾难!”

⑬这妇人这样慨乎其言地说后,问他预备过年再去还是到北京过年。儿子说赶考试,还是年前走好,且趁路上清静,也极难得。

⑭时间过了三年。玉家菜园还是玉家菜园。地方一切新的变故甚多,随同革命,北伐……于是许多青壮年死到野外。……于是北京改成了北平。

⑮当母亲接到了儿子的一封信,说本学期终了可以回家来住一月时,欢喜极了。

⑯儿子如期回来了。更出于意外叫人惊喜的,是同时还有一个新媳妇回来。这事情直到进了家门母亲才知道,做母亲的似乎人年轻了十岁。

⑰儿子回家的消息不久就传遍了本城,美丽的媳妇不久也就为本城人全知道了。因为地方小,从北京方面回来的人不多,虽然绅士们的过从仍然缺少,但渐渐有绅士们的儿子到玉家菜园中的事了。还有本地教育局,在一次集会中,也把这家从北平回来的男子与媳妇请去开会了。还有那种对未来有所倾心的年青人,从别的事情上知道了玉家儿子的姓名,因为一种倾慕,特邀集了三五好友来奉访了。

⑱时间仍然是热天,在门外溪边小立,听水听蝉,或在瓜棚豆畦间谈话,看天上晚霞,五年前母子两人过的日子如今多了一人。

⑲因为媳妇特别爱菊花,今年回家,拟定看过菊花,方回北平,所以做母亲的特别令工人留出一块地种菊花,母亲见一对年轻人,在菊圃边料理菊花,便做着一种无害于事极其合理的祖母的幻梦。

⑳儿子同母亲正说北平如何栽培菊花的,忽然县里有人来说,有点事情,请两个年轻人去谈一谈。来人连洗手的暇裕也没有留给主人,把一对年轻人就“请”去了。从此一去,便不再回家了。

㉑做母亲的当时纵稍稍吃惊,也仍然没有想到此后事情。

第二天,做母亲的已病倒在床,原来儿子同媳妇,已与三个因其他缘故而得着同样灾难的青年人,陈尸到教场的一隅了。

㉓三天后大街上贴了告示,才使她同本城人同时知道儿子原来是共产党。仿佛还亏得衙门中人因为想到要白菜吃,才把老的留下来,也没有把菜园产业全部充公。这样打量着而苦笑的老年人,不应当就死去还得经营菜园才行。她于是仍然卖菜,活下来了。

㉔秋天来时菊花开遍了一地。地方有势力的绅士在园中宴客、赏菊、赋诗。

㉕玉家菜园或者终有一天会改作玉家花园,因为园中菊花多而且好,有地方绅士和新贵强借作宴客的地方了。

㉖骤然憔悴如七十岁的女主人,每天坐在园里空坪中喂鸡,一面回想一些无用处的旧事。

一九二九年夏(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主要以菜园为环境依托,用了大量笔墨通过对菜园环境的描写来塑造人物,美丽的菜园与和善的主人相融无间。
B.小说以旁观者的立场和视角讲述故事,作者与故事拉开距离,笔调客观冷静,读者自可体会其中真情。
C.小说中媳妇爱菊花、与丈夫一起种菊花,乡绅们进菜园赏菊花等内容游离于主题,虽饶有意趣,却有损主旨。
D.沈从文在《菜园》中几乎没有--句关于人性的说教,然而人性的善恶、美丑就在故事的叙述中显现出来。
8.第--段“夏夜母子纳凉”场景的营造,有何作用?
9.本文以“菜园”为标题,请探究其意蕴。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公孙丑上》)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B.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C.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D.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王:古代帝王,一般特指历史上尧舜禹汤文武几个有名的帝王。
B.孺子:儿童、幼儿。宋代苏轼《教战守策》:“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
C.“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与“便要还家”(《桃花源记》)两句中的“要”字含义相同。
D.“苟能充之”与“终苟免而不怀仁”(《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苟”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同情心。古代圣贤之君正因为具有同情心,所以才会行仁政。而一旦施行仁政,天下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治理好。
B.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恻隐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孟子的思路。
C.这一章是孟子“性善论”的精髓。孟子认为,人不会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叫声而把他推下井去,由此可见人都具有恻隐之心,人性本是善良的。
D.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简称即为“四心”。而这“四心”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2)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

陆游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

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注】①陆游45岁之前,任职福州、临安,因支持主战将领张浚北伐,反对权臣龙大渊等人,在张浚北伐失败后,先被贬至镇江,接着又被罢职,在家闲居三年。1170年,陆游奉命从山阴赴夔州任职,这首《鹧鸪天》写于这一时期。②惨颜:表情悲伤。③服气:一种道家修养的方法。④“顽”同“玩”。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首句“看尽巴山看蜀山”,告诉我们此行道阻且长。
B.“子规江上过春残”一句,点明了季节,也流露出诗人的忧思。
C.“慵”“懒”二字告诉我们,修炼不是他的本意,诗人另有选择。
D.陆游颠沛流离,常常要在驿站休息,所以十分喜欢听《阳关曲》。
15.有人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两句流露出诗人玩世不恭之意。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简要回答。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
(3)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人说,同理心是人类灵魂的一把土,专门填补世间的凹凸。义气、慈善、公平和利他主义,都是这土里长出来的乔木。

上周末是“父亲节”,北京永定河畔,5个孩子戏水被冲走,一个30岁出头的男人跳河教人,最终脱力溺亡。他也有孩子,他做到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疫情肆虐期间,不少老人急需就医、用药。有大学生组织起来,在互联网上收集求助信息,寻找解决途径。这群年轻人也有父母,他们做到了“”。这些年在媒体工作,我看到过无数个同理心的样本。有对苦难的同情,有对罪恶的愤怒,有对缺憾的包容。

记得上学那会儿,中考动员,老师说,一分能落下一操场的人;高考动员,老师又说,,只有一小撮能过这条独木桥。我承认,是人类的天性,竞争机制能把人的能力拧出水,但我也相信,在竞争过于激烈的环境中生存,会消磨人的同理心,会让我们在别人疼时,什么也感觉不到。

罗翔说过,“真正的勇敢,其实是对良善的坚持”“让我们在点滴的小事上追求良善”。但我更觉得,比起教人向善,我们更要用同理心这一把人类灵魂的土,填好世间的凹凸,守好前路,守护公平。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文中画横线的两处,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表达的侧重点与表达效果存在差异,请简要说明。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每逢高考,总有很多孩子突然拉肚子而影响发挥。也有人马上要上台演讲,突然胃痛。患有胃肠疾病的朋友,时间一长就容易出现焦虑、抑郁这些精神问题……基于此现象,经过多年研究,科学家们提出“脑肠轴”及“脑肠互动”的概念——:一个是我们熟悉的脑袋;另一个是在人的肚子里,叫“肠脑”。脑肠轴就是说两个大脑可以打电话交流,它们之间的交流叫脑肠互动。“第二大脑”实际上也就是,由分散在食管、胃、小肠、结肠组织上的神经元、神经传感器和蛋白质组成。和大脑工作原理相比较,它们,它们之间快速传递信息,独立地感知、接收信号,并做出相关的反应,使人产生“愉悦”和“不适”的感觉,但它不能像真正意义上的大脑那样具有思维功能。“第二大脑”的主要监控功能是胃部活动及消化过程,调节食物特点、观察消化速度、加快或者放慢消化液。十分有意思的是,像大脑一样,人体“第二大脑”也需要休息、沉浸于梦境。“第二大脑”在做梦时肠道会出现一些波动现象,如肌肉收缩。在精神紧张情况下,“第二大脑”会像大脑一样分泌出专门的激素分子。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脑肠轴”是因脑肠互动而产生信息传递而得名。与此类似,“裙带官”源自紧密相连的关系。请简述“裙带官”的含义并分析其得名的缘由。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重视道德,司马光《资治通鉴》中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在司马光看来,道德在某种程度上要重于才能。《淮南子·诠言训》中说:“德不盛,不能成一焉。”意思是说道德不高尚,一个人不能有所成就。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4-60.65新闻、通讯、访谈非连续性文本
7-90.65沈从文(1902-1988)  其他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65《孟子》  议论类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65陆游(1125-1207)  即事感怀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180.65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19-21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情境补写  词义表达题组
六、作文
220.4道德境界  引语式材料  德·才·学·识·名  品德修养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