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漠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检测语文试题
黑龙江 高三 阶段练习 2021-02-05 22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0年3月,中央政治局提出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成为广受国内甚至国际社会关注的热词。

虽然此次中央再提加快新基建无疑是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背景的,但显然中央对新基建的定位并非仅仅是扩内需这么简单。再提加快新基建显然是要通过新基建实现我国经济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有机结合。

从长期来看,随着我国快速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传统的基础设施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经过多年的努力,在5G通讯和某些互联网技术领域,我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些技术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具有较强的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下游应用规模越大,上游技术研发的成本越低,风险越小。而新基建中所涉及的5G基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正是联系数字经济中的上游技术研发和下游场景应用的中间环节。

另一方面,5G和互联网科技也是全球技术和商业竞争的前沿领域。哪个国家率先推出5G时代成熟稳定的数字经济模式,就可以在未来技术和商业标准的制定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获得更多的利益。据媒体报道,仅就5G网络建设来说,它不仅可以直接和间接带动数十万亿元的经济总产出,还能为抢占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高点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下,新基建加速推进成为必然。毋庸置疑,新基建将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存在几个方面的区别。

首先,传统基建项目侧重拉动部分制造业和建筑业的产出和投资,对经济的供给能力改善较强,但是对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较弱。相比而言,新基建在提高消费能力方面比传统基建项目能力更强,对经济增长拉动的可持续性也更好。

其次,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在技术方面更具规模效应和自然垄断性质。类似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不必在全国各地分散建设,仅需在特定的中心城市建设就可以满足全国的大规模需求。同时,建设某些新型基础设施也超出了部分地区自身的技术和人力资本能力。新型基础设施对各地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新型基础设施所提供的数字化服务及其应用方面,而不是体现在其对各地的投资拉动方面。这也决定了国家不会在各地进行撒胡椒面式的新基建投资。

在这次抗击疫情中,以5G、大数据和无人服务等为代表的数字服务经济在助力疫情防控中大显身手。但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建设上也暴露出一些不足,距离人们的期待仍然存在较大的距离。这需要中央和地方因地制宜,加大在新基建方面的建设力度。随着时间推移,新基建会在各地有更多更好的表现和应用,更好地服务于高质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质量转变,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改善消费质量。

(摘编自范志勇《如何看待新基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基建指国家规划已明确但尚未开工的重大工程和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B.新基建的目的不是扩大内需,而是通过它实现我国经济长期、短期目标的有机结合。
C.新基建的一些内容是数字经济的中间环节,可能影响其下游应用规模和上游技术研发成本。
D.新基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在于数字化服务和应用,不必分散建设和大量投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述新基建时结合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B.文章运用对比论证论述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不同,让人们对新基建的认识更加明确。
C.文章在分析了新基建的特点后论证了加快新基建对中国经济的意义,逻辑清晰。
D.文章论述新基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全面客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基建能加快我国推出5G时代成熟稳定的数字经济模式的进程,帮助我国走在世界前列。
B.新基建在技术方面比传统基建更具规模效应和垄断性,因此其对经济增长拉动的可持续性更好。
C.数字服务经济在疫情防控中大显身手,这是中央再提加快新基建的一个重要原因。
D.加快新基建,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消费能力,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改善消费质量。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重要指示精神,采取出台相关文件、开展光盘行动等措施,大力整治浪费之风,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同时,一些地方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有关部门正在贯彻落实习近平重要指示精神,制定实施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社会深入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工作。

(摘自《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新华网2020年8月11日)

材料二:

各级各类学校始终把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为日常教育的内容,大力培养学生的节约习惯。浙江传媒学院通过推出营养简餐、科学制定食谱、做好餐食搭配,并利用大数据研究就餐率及师生的饮食偏好,实现按需、按量供给。江西理工大学连续多年开展光盘换水果活动,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志愿者劝导机制,引导青年学生吃多少打多少,对浪费行为说。在北京大学,食堂可以卖半份菜,米饭多数按售卖,师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酌情购买。我们提倡适量点餐、 推广‘光盘行动’,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北京大学餐饮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摘自《筑牢法治防线遏制餐饮浪费》,《北京青年报》2020年8月14日)

材料三:

近期,针对如何反对餐饮浪费问题,一些地方作出了积极探索。如北京餐饮行业协会发出倡议,要求各餐饮企业在餐厅摆放相关提示牌、视频、宣传画等,提供半份、半价”“小份、适价服务;武汉餐饮业协会推行N-1点餐模式;江苏餐饮行业协会在全国率先推行《位上莱制作规范》。此外,一些餐饮单位也自发实施半份菜、自助餐服务押金等措施,提醒顾客按需、少量、多次取餐,增强顾客节约消费的主动性。

在国际上,一些国家将餐桌浪费上升到浪费社会公共资源的高度进行立法限制。比如,在德国,无论自助餐还是点餐都不能浪费,一旦发现有人浪费,任何见证人都可向相关机构举报,工作人员会立即赶到,按规定罚款。法国也制定了反浪费食物法,禁止丢弃食品,鼓励将多余食物捐赠给需要的人。国内外反对浪费食物的实践充分证明,依法治理是遏制餐饮浪费现象的有效途径。

当前,各地不妨在国家立法之前,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地方立法尝试。地方立法或政策规定应明确,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建立明察暗访、公众有奖举报等制度,通过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听取公众意见,使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任性而为浪费食物的顾客依法进行处罚,令其付出应有的代价;让息于履责、消极应付的餐饮单位承担法律责任,并予以曝光批评,并将餐饮单位制止餐饮浪费的情况纳入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范畴,与信用等级评价挂钩,激发餐饮单位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内生动力。

(摘自《各地各部门实施更有力举措,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人民日报》 2020年8月13日)

4.下列对制止餐饮浪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养成节约习惯的一些人在餐馆不切实际地点过量食物、因公款消费的一些个人和单位的铺张浪费等现象都是餐饮浪费。
B.目前,由于各地各部门出台相关文件,实行“光盘行动”,“舌尖上的浪费”尤其是群众关心的公款餐饮浪费得到有效遏制但并未绝迹。
C.一些大学推出的“光盘换水果”、志愿者劝导机制、米饭多按“两”售卖等措施,既发挥了学校的行政职能,又制止了学生的餐饮浪费行为。
D.餐饮浪费已引起国际关注,一些国家将其上升到浪费社会公共资源高度立法限制,国内外实践证明,依法治理是遏制餐饮浪费的有效途径。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遏制餐饮浪费的指示精神落地生根,经常进行节约意识的宣传教育,有助于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社会氛围。
B.推出营养简餐、科学制定食谱、做好餐食搭配,利用大数据研究就餐率并据此按需、按量供给,以改变师生的饮食偏好。
C.餐饮单位实施半份菜、自助餐服务押金等措施,让顾客按需、少量、多次取餐,说明餐饮业主在制止餐饮浪费中是有作为的。
D.制止餐饮浪费,地方立法或政策应明确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建立明察暗访、公众有奖举报等制度,增加餐饮业主的责任意识。
6.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需要哪些层面作出怎样的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1-02-0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漠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东家

秦悦

东家不像个东家。

一脸疲倦,从粥厂踱回,一碗稀粥,一个黑不溜秋的馒头,吃完,倒杯酒,滋——滋——,那个香甜,那个美妙,仿佛困顿瞬间灰飞烟灭。

东家,富甲一方,闻名遐迩,善饮,常饮康百万酒。

以前,与一帮文人雅士聚,东家说吴酒一杯春竹叶”“李白斗酒诗百篇”“劝君更尽一杯酒”“桃李春风一杯酒,还说怀素醉酒书《自叙帖》,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醉而行云流水挥洒经典。

饥馑,可怕的饥馑来了。东家没了闲情逸致,诗情画意,有的,是雄心,打败饥馑这只魔鬼的万丈豪情。

但,每晚饭后东家的一杯酒,雷打不动。听着东家的陶醉声,下人们大咽口水,心中,一股温暖在奔腾:灾荒,不怕,马上会过去。好日子,不远了!

酒中乾坤大。东家躺下,片刻,沉沉进入了梦乡。

次日,醒来,东家袖手,低头,沉思,慢慢地踱向粥厂,若不是那身半新不旧的长衫,咋看咋像个饥民。

大灾之年,一碗稀粥,对饥肠辘辘的灾民,就是美味佳肴;一碗粥,能救活生命垂危的饥民,胜过琼浆玉露。东家思绪如烟,摇曳,飘逸。

多少天来,没饿死一人。东家心中满是欣慰灿烂。

东家的粥厂,最大,最红火。

消息长了翅膀,早飞向四面八方。路上,络绎不绝的灾民蹒跚而来。因饿,他们比蚂蚁走得还慢,还缓,摇摇晃晃,像风中瑟瑟发抖的枯叶。

每天,东家的粥厂,热气腾腾,芳香四溢,与饥馑、与死亡顽强而热烈地叫板。

可是,这段时间,管家却形容枯槁,时不时,陷入沉思,轻轻地长吁短叹。随着时间的挪动,管家的忧郁,更重了,更浓了,有时,喃喃自语,没人听清,也顾不上听。其实,他心中有一股火,左冲右突,差点憋不住,想喷发出来,但最终,还是压了下去。

当如血的夕阳又一次不堪重负轰然坠落地平线,东家慢慢地踱回去,吃饭,然后,品酒。管家进来,慌慌张张,吞吞吐吐,唠唠叨叨。东家听明白了,听明白了的东家,很淡泊,很平静,如一池水,水波不兴。

东家神色凝重,一字一板,掷地有声。那是,海一样的胸襟,山一样的气度!管家哑了,默默退出,可是,眼前晃动的,是东家消瘦的脸颊,单薄的身材。瘦而高的东家,如一节长长的竹竿,硬硬地重重地抽打在管家的心上。

失血苍白的日子,让人麻木。没有人清楚,日子的车轮沉重而缓慢地转了多少圈。

始终,管家的心,五味杂陈,潮潮的,热热的。有时,他忧心忡忡,愁肠百结;有时,他无怨无悔,悲壮慷慨。

小麦,珍珠似的小麦,运来了一车又一车。

玉米,金粒一样的玉米,运来了一车又一车。

还有,高粱,大豆,红薯……

都说,东家有个聚宝盆,从盆里取粮,永远也取不完……

粥厂,可爱的粥厂,在多灾多难中,擎起了一面鲜艳的生命之旗。成千上万的灾民,幸运地活了下来。

在望眼欲穿中,大雨终于来了。欢快的雨水,急不可耐地扑向龟裂的大地。无数声音呐喊:老天爷!老天爷!此时的东家,青枝绿叶,绽放出久违的喜悦和激动。

牲口卖了,地卖了,首饰卖了,房契卖了,铺子卖了……管家再也忍不住了,压抑长久的秘密,呼啸而出,砸得饥民个个像木桩,呆呆的。

饥民跪倒一大片,向东家叩首,泪水雨水交织在一起。他们用最真诚的方式表达心声……

一个个秘密,争先恐后从他嘴里蹦出,再也拦不住,挡不住。

天旱时,东家停了酒的酿造;已酿成的,运往外省,换成了大量的粮食。那时,有官商找上门,让东家造酒,负责销售,说饥荒时没人造,造,可获暴利。东家怒发冲冠,严词拒绝,叹息,谁能做如此暴殄天物泯灭良心的事?!

说着,说着,管家成了泪人儿,哽咽不已。

泣不成声的管家再也讲不出那个藏在心里差点发酵的秘密:东家饮的,不是自制的康百万酒,而是水!

东家是谁?河南巩义的康百万!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东家从粥厂回来后,一碗稀粥,一个馒头,吃完,“滋——滋——”喝酒的细节描写,表现出他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B.文中写东家的粥厂“与饥馑、与死亡顽强而热烈地叫板”,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示出当时粥厂红红火火的经营状态。
C.文中写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红薯等一车车运来,表现了东家实力雄厚,灾难到来时能够从容应对,突出东家形象的高大。
D.文章恰当运用神态、肖像、动作、心理等描写方式,巧妙地安排故事情节,形象地刻画了东家这一人物形象,主题鲜明。
8.请简要分析东家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
9.文章结尾揭示:“东家饮的,不是自制的酒,而是水!”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温峤,字太真。性聪敏,有识量,博学能属文。风仪秀整,美于谈论。散骑常侍庾敳有重名,而颇聚敛,峤举奏之,京都振肃。后举秀才、灼然。属二都倾覆,社稷绝祀。元帝初镇江左,乃以为左长史,檄告华夷,奉表劝进。后迁太子中庶子。及在东宫,深见宠遇,太子与为布衣之交。明帝即位,帝亲而倚之,甚为王敦所忌,因请为左司马。敦阻兵不朝,多行陵纵。峤知其终不悟,于是谬为设敬、综其府事,干说密谋,以附其欲。会丹杨尹缺,表补丹杨尹。峤得还都,乃具奏敦之逆谋,请先为之备。及敦构逆,王含、钱凤奄至都下,峤烧朱雀桁以挫其锋,帝怒之,峤曰:“今宿卫寡弱,征兵表至,若贼豕突,危及社稷,陛下何惜一桥?”贼果不得渡。峤自率众与贼夹水战击王含败之复督刘遐追钱凤于江宁事平封建宁县开国公赐绢五千四百匹进号前将军。帝疾笃,峤与王导、郗鉴、庾亮等同受顾命。时历阳太守苏峻藏匿亡命,朝廷疑之。峤闻苏峻之征也,虑必有变,求还朝以备不虞,不听。未几而苏峻果反,遣督护王愆期、西阳太守邓岳、鄱阳内史纪瞻等率舟师赴难。及京师倾覆,峤闻之号恸。人有候之者,悲哭相对。俄而庾亮来奔,宣太后诏,进峤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峤曰:“今日之急,殄寇为先,未效勋庸而逆受荣宠,非所闻也。何以示天下乎!”固辞不受。时亮虽奔败,峤每推崇之,分兵给亮。遣王愆期等要陶侃同赴国难,侃恨不受顾命,不许。峤初从之,后复固请侃行。侃许之,遣督护龚登率兵诣峤。及贼灭,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封始安郡公,邑三千户。

(节选自《晋书•温峤传》)


【注】①二都:指晋朝的洛阳、长安二都。②朱雀桁,桥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峤自率众与贼夹水战/击王含/败之/复督刘遐追钱凤于江宁/事平/封建宁县开国公/赐绢五千四百匹/进号前将军/
B.峤自率众与贼夹水战击王含/败之/复督刘遐/追钱凤于江宁/事平/封建宁县开国公/赐绢五千四百匹/进号前将军/
C.峤自率众与贼夹水战/击王含/败之/复督刘遐/追钱凤于江宁/事平/封建宁县/开国公赐绢五千四百匹/进号前将军/
D.峤自率众与贼夹水战击/王含败之/复督刘遐追钱凤于江宁事/平封建宁县/开国公赐绢五千四百匹/进号前将军/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左,是一个地理名词,一般指江东,即长江下游江南地区。古人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B.华夷,原指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与其周边的少数民族,主要以文明礼仪进行区分,后来也借指中国和外国。
C.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古文中黎首、黔首、黎民、庶民、黎元、孺人都有百姓的意思。
D.顾命,指帝王临终前托以治国重任的大臣,其权势可在当朝皇帝之上,甚至可以决定皇帝的废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温峤为人刚正,无惧权势。面对声名威重的权贵,他毅然检举上报以匡正清明,此举使得京都之人大受震动。
B.温峤机智聪慧,颇有军事才能。他先是料到王敦必反,之后面对叛军兵临城下,沉着应敌,果断烧桥,身先士卒,大败叛军。
C.温峤忠心为国,不重名利。苏峻反叛,他马上派部驰援;京师沦陷,他恸哭;太后嘉赏他,他以不可效仿庸人恃功邀宠为由推辞。
D.温峤顾全大局,颇有识量。庾亮兵败而来,温峤仍敬重他,并分派兵卒给他;陶侃因己私推却责任,温峤最终说动他出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峤闻苏峻之征也,虑必有变,求还朝以备不虞,不听。
(2)遣王愆期等要陶侃同赴国难,侃恨不受顾命,不许。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坐

韩偓

天似空江星似波,时时珠露滴圆荷。

平生踪迹慕真隐,此夕襟怀深自多。

格是厌厌饶酒病,终须的的学渔歌。

无名无位堪休去,犹拟朝衣换钓蓑。


[注]①韩偓(842年~923年),晚唐五代诗人,唐时曾在朝中为官,深受皇帝器重,后因触怒权臣朱全忠而被贬。②格是:已是。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景角度富于变化,先仰视写远景,后俯视写近景,通过星、露、荷等意象描绘出一幅静谧的夜景。
B.颈联使用副词和叠词来突出情感的表达,既写诗人感叹身体现状的不好,又指出自己隐逸的归宿。
C.尾句运用借代手法来表现两种不同的生活,表明诗人如今无官一身轻,可以自由地追寻隐士的生活。
D.诗中表达方式多样,首联景中含情;颔联叙事与抒怀相结合;颈联、尾联融入身世之感,用语较为直白。
15.诗人说“此夕襟怀深自多”,诗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襟怀”?请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容易(0.94)
名校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百姓忘却战败历史的句子是:“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一联,俯仰结合,动静相映,声色并茂,对仗工整,字字精当,堪为典例。
(3)《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嘈杂的音乐声“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源自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日常,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一批批历史悠久、         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优化固化,运动会产生的辐射      不断延伸。(       )人们逐渐认识到它是展示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平台。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保护和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起到了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了项目的广泛普及。

在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战中,民族传统体育发挥了积极作用,依托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和宣传推广,贵州的一些地方正在积极探索“产业+旅游”的发展路径。民族体育项目发展得好,可以切实增强各族群众的        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各族群众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它提升全民健康短板,助力国家“健康扶贫”行动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美轮美奂 效果 传承 责任感
B.精彩纷呈 效果 继承 获得感
C.精彩纷呈 效应 传承 获得感
D.美轮美奂 效应 继承 责任感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竞技的舞台,也是文化的盛筵,同时也在传递友谊, 凝聚共识。
B.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竞技的舞台,也是文化的盛篮,同时也在凝聚共识,传递友谊。
C.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文化的盛筵,也是竞技的舞台,同时也在传递友谊,凝聚共识。
D.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文化的盛筵,也是竞技的舞台,同时也在凝聚共识,传递友谊。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全民健康短板,增强各族群众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助力国家“健康扶贫”行动。
B.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补齐全民健康短板,它可以助力国家“健康扶贫”计划。
C.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各族群众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它还能提升全民健康短板,助力国家“健康扶贫”计划。
D.同时也有利于补齐全民健康短板,增强各族群众身体素质,提升生活质量,助力国家“健康扶贫”行动。
2020-03-03更新 | 402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0. 下面文段有五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不断攀升,②近视低龄化、重度化越来越日益严重,③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④根据调查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⑤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⑥教育部等八部门制定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⑦明确了不仅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的防控措施,⑧还明确了八个部门防控近视的职责和任务。⑨国家卫健委印发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⑩指导科学规范开展防控工作,改善防控技术能力。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字。

2020年11月6日,全球首颗6G试验卫星“电子科技大学号”搭载长征六号遥三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搭载了太赫兹卫星通信载荷,这种通信具有频谱资源丰富、传输速率高、易实现通信感知一体化等优势,标志着我国航天领域探索太赫兹空间通信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本次研发的太赫兹试验卫星,在太赫兹频段核心器件、太赫兹通信系统等方面完成了技术攻关,尤其是在空间载荷极其苛刻的约束条件下,解决了小型化、低功耗等技术难题。该卫星将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防灾减灾、国土规划、环境保护、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监测等领域,在太空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01年春节过后的第二天,湖南长沙马坡岭笼罩在薄雾之中,空中不时飘下雨点。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几百亩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他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

我跟随在他身后不禁产生了瞬间的错觉:这难道就是几天后就要赴京,领取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吗?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

(摘编自《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科技日报》2001年2月22日)

材料二 9月27日,第七批117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运载专机缓缓穿过水门,这是迎接英烈的崇高礼遇。5位90岁上下的志愿军老战士见证了今天的仪式。“异国他乡七十载,如今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早早等候的市民肃立行注目礼,有人默默拭泪。一位老人手拿照片说:“照片上没有我的父亲,他没看到这张照片就牺牲了。”一位市民深情地说:“先烈们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奋发图强!”

自2014年以来,累计已有716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

(摘编自《英雄归故里浩气存天地》,《人民日报>》2020年7月28日)


阅读新闻是青年们了解历史、关注社会、扩大胸襟的一种途径。以上两则新闻内涵丰富,请据此写一篇评论文章,向校报“走在大道上”栏目投稿。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4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论述类文本
4-60.4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归纳要点,概括中心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非连续性文本
7-90.4其他小说  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65《晋书》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4诗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表现手法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94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190.4一般词语  辨析并修改病句  连贯选择题组
20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语言表达
210.65压缩语段  概括要点语言表达
六、作文
220.65材料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