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冶城职业学校(奉新县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普高)
江西 高二 期中 2021-04-03 2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书法的气质就是中国人的气质

气质原本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是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也指风度、模样。借用到书法上来,讲的也是其稳定的个性特点。书法的气质便是在色彩、布局、笔墨、线条中展现。那么,除了表现之外,书法的气质来源于哪里呢?一个人的气质是一个人内在涵养和修养的外在体现,是内心平衡及文化修养的结合,是持之以恒的结果。同样,书法的气质也是数千年中华文明的结晶。书法的气质首先来源于法度,书法的“法”就是方法和尺度。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字由篆而隶,进而有楷、草,在书写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法度。从单字结构到章法布局,再到笔墨精神,都有一整套行为规则,不同的书写者如何拿捏运用这些规则,便是“度”。面对同一规则,每个人运用的度不同,所以形成了风格迥异而又内在统一的书法作品。

书法的气质,更重要的是来源于中国历代文人的心灵累积。这种累积,不仅是总和,更多的是特质。文人,是笔墨里生出来的魂灵,这样的魂灵,源于笔墨,而又付于笔墨。书法是他们的心迹,如果说“迹”是书写,由心而生的迹则是书法。书法最讲心迹。“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讲的便是这个道理。中国文人的气质成就了书法的气质,从这个意义上讲,书法的气质也代表了中国文人的气质,更是代表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气质。讲书法,最具特点的两句话是:结构严谨,法度庄严。两个“严”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和书法的高度自律精神。

法籍华人哲学家熊秉明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这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书法的地位和意义。书法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汉字最初多是象形文字,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而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书写要求更加简便、快捷,汉字越来越抽象,越来越符号化。而书法把这种生活的具体和符号的抽象统一起来,用真、草、隶、篆各种书体,各种书写风格,把这种黑白、动静、虚实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仅体现了“极高明而道中庸”,而且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哲学的精髓: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思维、情感与生活的统一。从《兰亭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欣喜、《祭侄文稿》“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的悲痛,到弘一法师临终写的“悲欣交集”,无不表现出活生生的灵魂与现实的对话。中国哲学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书法便是这种结晶的表现形式之一。所以说,书法的气质就是中国人的气质。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气质原本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也指风度、模样,是内在稳定不变的个性特点。
B.书法的气质是数千年中华文明的结晶,书法的气质来源于法度,即方法和尺度。
C.中华文字在长期的书写中经历了篆、隶,楷、草的阶段,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法度。
D.书法的气质影响了中国文人的气质,从这一意义上说书法的气质就是中国人的气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气质”这一概念说起,从而引发出后文对“书法的气质”的分析论述。
B.文章第二段论述了中国历代文人的心灵累积是书法的气质的重要来源这一问题。
C.文章第三段所举《兰亭序》等例,为书法的书写风格“极高明而道中庸”提供论据。
D.文章善用引证,大量的经典名言警句,为作者论证其观点提供了充实而有力的论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的气质在色彩、布局、笔墨、线条中展现,每一幅书法作品的气质都完全不同。
B.书法作品的风格迥异而又内在统一,是因为不同的书写者对同一规则拿捏运用的“度”不同。
C.书法特点中的两个“严”字,体现出中国传统文人和书法的高度自律精神。
D.汉字最初是象形文字居多,而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汉字越来越抽象和符号化。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机器人新闻是使用算法自动从结构性数据中生成的新闻,这种依赖数据生成新闻的程序一旦开发出来就可以高速生产出海量的内容。所谓机器新闻写作是一种自然语言生成引擎,利用算法程序,通过采集大量的各种题材及高质量的数据,建立各种分类的庞大数据库,借助人工智能(AI)实现从数据到认识、见解和建议的提升和跨越,最后由机器自动生产新闻。由此可见,机器人新闻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自动化,因此也可以称之为自动化新闻。

目前热度正居高不下的机器人以其强大的精准性、时效性和数据挖掘能力在新闻领域中脱颖而出。通过“多、快、好”且本来就备受关注的新闻消息吸引并锁住大众,机器人新闻俨然成为了媒介抢占市场的一把利器。

紧随着西方国家将机器人应用于新闻生产的成功实践,近几年来,把机器人撰写新闻稿件应用于新闻生产过程也在国内新闻生产领域得到了极高的重视和推广,并在体育、财经、地震报道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完成的报道也主要是那些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消息、快讯等新闻题材。

(摘编自《机器人新闻:开启新闻生产模式新样态》)


材料二:

最先出现的腾讯梦幻写手,第一次将AI(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应用于国内新闻生产中;新华社推出的“快笔小新”则是开启了央媒机器人写稿的先河;今日头条的“张小明”让写稿机器人的技术水平提升到了2.0的时代。其它的如阿里巴巴与第一财经、南方都市报等都争先恐后地加入到利用机器人生产新闻过程的大潮中,并推出了自己的新闻机器人“DT稿王”和机器人“小南”。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促进传媒业传统思维的转化、采编流程的优化以及内容结构的深化,日渐成为新闻生产过程的最佳触媒。

人工智能在目前还没有办法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但人工智能在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上的优势是传统记者所无法比拟的,物联网时代的海量传感器可能使媒体面临更多的大数据挖掘报道,这将使机器人新闻的优势持续扩大。

同时,机器人新闻可以用来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人工智能也能轻松地对每个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分析,进而生产定制化的新闻产品。

那些重大的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又无法通过实时直播传输的讯息,比如初发地震、突发性洪涝灾害等专业新闻媒体可能无法实时记录的场景,对于机器人新闻来说并不值一提,通过实时数据检测和数据分析,算法会自动识别、筛选和数据处理,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将消息发布和传达给受众,并且精准、有效。

(摘编自《新闻写作机器人将被普遍应用》)


材料三:

目前的AI写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它背后的潜力依然让“靠写字谋生”的笔者不能平静。如今,业内都在讨论AI的“奇点”,“奇点”可以理解为AI从目前的弱人工智能变成强人工智能。李开复认为,从目前的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如同人类可以推理和解决问题的AI)需要漫长的时间,但是从强人工智能到超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智慧)可能仅仅需要一天的时间。

虽然当下,写作者还可以惴惴度日,但高枕无忧的写作时代已经结束了。如果奇点真的来临,作为写作者的人的价值真的毫无存在的必要了吗?

雨果科幻文学奖获得者,《北京折叠》作者郝景芳给出了她的思考:“在未来,工厂机器流水线留给机器人,人会以更加富有创造性的方式与流水线竞争。人的独特性会体现出来:思考、创造、沟通、情感交流;人与人的依恋、归属感和协作精神;好奇、热情、志同道合的驱动力。”人和机器人最大的差别不是计算能力和文字转化,而是人的情感、道德内核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思索。你给AI再多次的训练,它也只不过是更改一个个值对应的函数和概率,却理解不了这些值背后的含义,更不用说从海量信息中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来作为新作品的题材了。创造者的个性化思考才是文字作品的价值所在!

(摘编自《机器人书写时代到来,营销行业将被彻底颠覆》)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机器人新闻起源于西方国家,广泛运用于国内新闻生产领域,俨然成为媒介抢占市场的一把利器。
B.人工智能的优势显而易见,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机器人新闻的优势还将持续扩大,但目前人工智能还无法替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
C.人工智能可充分利用其数据处理能力的优势,分析用户的阅读习惯,从而生产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阅读产品。
D.人工智能的出现意味着写作者高枕无忧的写作时代已经结束了,但写作者的人的价值依然存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机器人新闻,具有“多、快、好”的特点,在体育、财经、地震报道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正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
B.人工智能不仅可将人从日常繁重的写作流水线上解脱出来,而且还可以促进人以更富有创造性的方式与流水线竞争。
C.“奇点”的来临虽然对写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它不理解“值”背后的含义,更缺乏写作者的个性化思考。
D.材料一和材料二中,都写到了国内媒体对机器人新闻的重视,但前者重在介绍机器人新闻写作新样态,后者重在介绍新闻写作机器人的应用情况。
6.机器人新闻有哪些优点和局限?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水洗尘

迟子建

礼镇的人把腊月二十七定为放水的日子。所谓“放水”,就是洗澡。而郑家则把放水时烧水和倒水的活儿分配给了天灶。天灶从八岁起就开始承担这个义务,一做就是五年了。

这里的人们每年只洗一回澡,就是在腊月二十七的这天。天灶住的屋子被当成了浴室。火墙烧得很热,屋子里的窗帘早早就拉上了。

天灶从未拥有过一盆真正的清水来洗澡,因为他要蹲在灶台前烧水,每个人洗完后的脏水还要由他一桶桶地提出去倒掉,所以他只能见缝插针地就着家人用过的水洗。那种感觉一点也不舒服,纯粹是在应付。

而且不管别人洗过的水有多干净,他总是觉得很浊,进了澡盆泡上个十几分钟,随便搓搓就出来了。他也不喜欢父母把他的住屋当成浴室,弄得屋子里空气湿浊,电灯泡上爬满了水珠,他晚上睡觉时感觉是睡在猪圈里。所以今年一过完小年,他就对母亲说:“今年洗澡该在天云的屋子里了。”

天云听了,气得一梗脖子说,“为什么要在我的屋子?你是男孩子,又是哥哥,你得让着我。”天灶便不再理论,不过兀自嘟嚷了一句,“我讨厌过年!年有个什么过头!”家人纷纷笑起来。

奶奶第一个洗完了澡。天灶的母亲扶着颤颤巍巍的她出来了。天灶看见奶奶稀疏的白发湿漉漉地垂在肩头,下垂的眼袋使突兀的颧骨有一种要脱落的感觉。而且她脸上的褐色老年斑被热气熏炙得愈发浓重,仿佛雷雨前天空中沉浮的乌云。

奶奶嘘嘘地喘着粗气经过灶房回她的屋子,她见了天灶就说:“你烧的水热乎,洗得奶奶这个舒服,一年的乏算是全解了。你就着奶奶的水洗洗吧。”

天灶并未搭话,他只是把柴禾续了续,然后提着脏水桶进了自己的屋子。湿浊的热气在屋子里像癫皮狗一样东游西蹿着,电灯泡上果然浮着一层鱼卵般的水珠。天灶吃力地搬起大澡盆,把水倒进脏水桶里,然后抹了抹额上的汗,提起桶出去倒水。路过灶房的时候,他发现奶奶还没有回屋,她见天灶提着满桶的水出来了,就张大了嘴,眼睛里现出格外凄凉的表情。

“你嫌奶奶……”她失神地说。

天灶什么也没说,他拉开门出去了。外面又黑又冷,他摇摇晃晃地提着水来到大门外的排水沟前。倒过之后,又万分恼火地提着脏水桶往回走,突然喊道:“今年我用清水洗!”

奶奶的屋子传来了哭声,那苍老的哭声就像山洞的滴水声一样滞浊。

天灶拉开锅盖,一舀舀地把热水往大澡盆里倾倒,这时天灶的父亲过来了,他说:看你,把奶奶惹伤心。

天灶没说话,把脸盆和澡盆一一搬进自己的小屋。天云让天灶准备两盆清水给她洗澡。天灶把锅里的水填满,然后又续了一捧柴禾,就悄悄离开灶台去奶奶的屋门前偷听她絮叨些什么。

奶奶边哭边说:“当年全村的人数我最干净,谁不知道哇?我要是进了河里洗澡,鱼都躲得远远的,那知道身上没有我白,没有我干净……”

天灶忍不住捂着嘴偷乐了。

母亲顺水推舟地说:“天灶这孩子不懂事,妈别跟他一般见识。妈的干净咱礼镇的人谁不知道?妈下的大酱左邻右舍的人都爱来要着吃,除了味儿跟别人家的不一样外,还不是因为干净?”

奶奶微妙地笑了一声,然后依然带着哭腔说:“我的头发从来没有生过虱子,胳肢窝也没有臭味。我的脚趾盖里也不藏泥,我洗过澡的水,都能用来养牡丹花!”

奶奶的这个推理未免太大胆了些,所以母亲也忍不住“扑哧”一声乐了。天灶更是忍俊不禁,连忙疾步跑回灶台前,蹲下来对着熊熊的火焰哈哈地笑起来。把锅里的水吵得嗞嗞直叫。炉火的映照和水蒸气的熏炙使天灶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他不由蹲在锅灶前打起了盹。然而没有多一会儿,天云便用一只湿手把他搡醒了

“你就着我的水洗吧。”天云说。

“我才不呢。”天灶说,“你跟条大臭鱼一样,你用过的水有邪味儿!”

天灶的母亲刚好把发好的面团放到热炕上转身出来,天云就带着哭腔对母亲说,“妈妈呀,你看天灶呀,他说我是条大臭鱼!”

“他再敢说我就缝他的嘴!”母亲说着,示威性地做了个挑针的动作。

他已习以为常,所以并不气恼,而是提着两盏灯笼进“浴室”除灰,洋溢在屋里的湿浊的气息,于是他恼上加恼,又大声对自己说:“我要把年挪到六月份,人人都可以去河里洗澡!”

天灶刷完了灯笼,然后把脏水一桶桶地提到外面倒掉。这时奶奶蹒跚地从屋里出来了,她的湿头发已经干了,但仍然是垂在肩头,没有盘起来,这使她看上去很难看。奶奶体态臃肿,眼袋松松垂着,平日它们像两颗青葡萄,而今日因为哭过的缘故,眼袋就像一对红色的灯笼花,那些老年斑则像陈年落叶一样匍匐在脸上。天灶想告诉奶奶,只有又黑又密的头发才适合披着,斑白稀少的头发若是长短不一地被下来,就会给人一种白痴的感觉。可他不想再惹奶奶伤心了,所以马上垂下头来烧水。

“天灶——”奶奶带着悲愤的腔调说,“你就那么嫌弃我?我用过的水你把它泼了,我站在你跟前你都不多看一眼?”

天灶没有搭腔,也没有抬头。

“你是不想让奶奶过这个年了?”奶奶的声音越来越悲凉了。

“没有。”天灶说,“我只想用清水洗澡,不用别人用过的水。天云的我也没用。”天灶垂头说着。

“天云的水是用来刷灯笼的!”奶奶很孩子气地分辩说。

“一会儿妈妈用过的水我也不用。”天灶强调说。

“那你爸爸的呢?”奶奶不依不饶地问。

“不用!”天灶斩钉截铁地说。

奶奶这才有些和颜悦色地说:“天灶啊,人都有老的时候,别看你现在是个孩子,细皮嫩肉的,早晚有一天会跟奶奶一样皮松肉散,你说是不是?”

天灶为了让奶奶快些离开,所以抬头看了一眼她,干脆地答道:“是!”

“我像你这么大时,比你水灵着呢。”奶奶说,“就跟开春时最早从地里冒出的羊角葱一样嫩!”

“我相信!”天灶说,“我年纪大时肯定还不如奶奶呢,我不得腰弯得头都快着地,满脸长着癞?”

奶奶先是笑了两声,后来大约意识到孙子为自己规划的远景太黯淡了,所以就说:“癞是狗长的,人怎么能长癞呢?就是长癞,也是那些丧良心的人才会长。你知道人总有老的时候就行了,不许胡咒自己。”

天灶说:“嗳——!”

奶奶又絮絮叨叨地询问灯笼刷得干不干净,该炒的黄豆泡上了没有。然后她用手抚了一下水缸盖,嫌那上面的油泥还呆在原处,便责备家里人的好吃懒做,哪有点过年的气氛。随之她又唠叨她青春时代的年如何过的,总之是既洁净又富贵。最后说得嘴干了,这才唉声叹气地回屋了。天灶听见奶奶在屋子里不断咳嗽着,便知她要睡觉了。她每晚临睡前总要清理一下肺脏,透彻地咳嗽一番,这才会平心静气地睡去。果然,咳嗽声一止息,奶奶屋子的灯光随之消失了。

天灶便长长地吁了口气。

夜深深的了。头顶的星星离他仿佛越来越远了。天灶大口大口地呼吸着寒冷的空气,因为他怕体内不断升腾的热气会把他烧焦。他很想哼一首儿歌,可他一首歌词也回忆不起来,又没有天云那样的禀赋可以随意编词。天灶便哼儿歌的旋律,一边哼一边在院子中旋转着,寂静的夜使旋律变得格外动人,真仿佛是天籁之音环绕着他。天灶突然间被自己感动了,他从来没有体会过自己的声音是如此美妙。他为此几乎要落泪了。这时屋门“吱扭”一声响了,跟着响起的是母亲喜悦的声音:“天灶,该你洗了!”

天灶关上屋门,他脱光了衣眼之后,把灯关掉了。他蹑手蹑脚地赤脚走到窗前,轻轻拉开窗帘,然后返身慢慢地进入澡盆。他先进入双足,热水使他激灵了一下,但他很快适应了,他随之慢慢地屈腿坐下,感受着清水在他的胸腹间柔曼地滑过的温存滋味。天灶的头搭在澡盆上方,他能看见窗外的隆隆夜色,能看见这夜色中经久不息的星星。他感觉那星星已经穿过茫茫黑暗飞进他的窗口,落入澡盆中,就像课文中所学过的淡黄色的皂角花一样散发着清香气息,预备着为他除去一年的风尘。天灶觉得这盆清水真是好极了,他从未有过的舒展和畅快。他不再讨厌即将朝他走来的年了,他想除夕夜的时候,他一定要穿着崭新的衣裳,亲手点亮那对红灯笼。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签赏,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叙述了天灶家年前洗澡的情形,条件虽然简陋,然而处处流溢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美。
B.小说中两处描写天灶眼中的奶奶,透露出天灶认为奶奶已经老了,对她已生嫌恶之心,因而不再用她洗过澡的水。
C.从天灶和妹妹的争执、对奶奶的嫌恶中可以看出,天灶是一个还没长大、不太懂事的孩子。
D.小说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叙述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语言通俗、口语化,如行云流水,贴切自然。
8.小说主人公天灶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9.结合你对小说的理解,请分析作者为什么以“清水洗尘”作为小说的标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毛仲,本高丽人也。父游击将军职事求娄,犯事没官,生毛仲,因隶于玄宗。性识明悟,玄宗为临淄王,常伏事左右。玄宗在藩邸时,常接其豪俊者,或赐饮食财帛,以此尽归心焉。毛仲亦悟玄宗旨,待之甚谨,玄宗益怜其敏惠。

及四年六月,中宗遇弑,韦后称制,今韦播、高嵩为羽林将军,令押千骑营,榜棰以取威。其营长葛福顺、陈玄礼等相与见玄宗诉冤,会玄宗已与刘幽求等谋举大计,相顾益欢,令幽求讽之,皆愿决死从命。及二十日夜,玄宗入苑中,宜德从焉,毛仲避之不入。乙夜,福顺等至,玄宗曰“与公等除大逆,安社稷,各取富贵,在于俄顷。何以取信?”福顺等请号而行,斯须斩韦播、高嵩等头来,后及安乐公主等皆为乱兵所杀。其夜,少帝以玄宗著大勋,进封平王。毛仲数日而归,玄宗不责,又超授将军。

及玄宗为皇太子监国,因奏改左右万骑左右营为龙武军,与左右羽林为北门四军,以福顺等为将军以押之。毛仲专知东宫驼马鹰狗等坊,未逾年,已至大将军,阶三品矣。毛仲奉公正直,不避权贵,两营万骑功臣、闲厩官吏皆惧其威,人不敢犯。

玄宗先天正位后,从朝五陵,又赠毛仲父益州大都督。毛仲益骄尝求为兵部尚书玄宗不悦毛仲怏怏见于词色又福顺子娶毛仲女宜德唐地文等数十人皆与毛仲善倚之多为不法。中官等妒其全盛逾己,专发其罪,尤倨慢之。中官高品者,毛仲视之蔑如也;如卑品者,小忤意则挫辱如已之僮仆。毛仲承恩遇,妻产,尝借苑中亭子纳凉,玄宗借之。中官构之弥甚,曰:“北门奴官太盛,豪者皆一心,不除之,必起大患。”

后毛仲索甲仗于太原军器监,时严挺之为少尹,奏之。玄宗恐其党震惧为乱,乃隐其实状,诏杀毛仲。

(节选自《旧唐书·王毛仲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毛仲益骄/尝求为兵部尚书/玄宗不悦/毛仲怏怏/见于词色/又福顺子娶毛仲女/宜德/唐地文等数十人皆与毛仲善/倚之多为不法/
B.毛仲益骄/尝求为兵部尚书/玄宗不悦毛仲/怏怏/见于词色/又福顺子娶毛仲女/宜德/唐地文等数十人皆与毛仲善/倚之多为不法/
C.毛仲益骄/尝求为兵部尚书/玄宗不悦毛仲/怏怏/见于词色/又福顺子娶毛仲女/宜德/唐地文等数十人皆与毛仲善倚之/多为不法/
D.毛仲益骄/尝求为兵部尚书/玄宗不悦/毛仲怏怏/见于词色/又福顺子娶毛仲女/宜德/唐地文等数十人皆与毛仲善倚之/多为不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封建时代称臣杀君、子杀父母为弑,这里指韦后与人合谋毒死中宗的行为。
B.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古时君主都要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C.称制,在中国古代是指由皇后、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临朝称帝执掌国政。
D.监国,通常是指皇帝外出时,由一重要人物(例如太子)留守宫廷处理国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毛仲生性聪慧,善于迎合玄宗。他服侍玄宗,看到玄宗用赐饮食送财帛来结交豪杰,悟出玄宗的用意,就很恭敬地礼待他们,玄宗由此更爱惜他的聪明。
B.王毛仲缺位政变,玄宗仍予奖赏。唐玄宗发动政变,杀了韦后等人立下大功,福顺等人积极参与,而毛仲因为另有任务没有参加,但玄宗还是封他为将军。
C.王毛仲奉公正直,履职不畏权贵。王毛仲掌管太子东官的驼马鹰狗等坊,被封为大将军,他敢于履行职责,不怕得罪权贵,功臣和官吏都很惧怕他的威严。
D.王毛仲志得而骄,终被玄宗诏杀。玄宗登帝位后,他倚仗玄宗的恩宠求官求荣,包庇他的朋党,与中官结仇,甚至还索要甲仗,最终被玄宗下诏书杀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卑品者,小忤意则挫辱如己之僮仆。
(2)中官构之弥甚,曰:“北门奴官太盛,豪者皆一心,不除之,必起大患。”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重阳日荆州作

吴融

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

浊醪任冷难辞醉,黄菊因暄却未开。

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

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注】①此诗作于乾宁三年(公元896年)被贬荆州时。②投荒:贬谪、流放至荒远之地。③上国:京都长安。④楚台:章华台,楚灵王修建的离宫,相传为楚王梦遇神女之阳台,后多指男女欢会之处。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诗人寓居荆州的原因,并奠定了全诗情感的基调。
B.颔联,诗人借酒浇愁,饮酒赏花,无奈天花不开,不遂人愿。
C.尾联,借用楚王于楚台梦遇神女的典故,含蓄蕴藉,含义深广。
D.整首诗意境凄凉,但哀而不伤,哀伤的基调中不乏昂扬之气。
15.全诗表现了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