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体裁 > 其他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48 题号:11182198

买 卖

老家那儿有句老话,叫“宁愿多走百里路,不愿经过青河铺”。这青河铺,老早是条官道,后来官道改了,只留下这宽如川,平如滩的老路。不久,两旁密密麻麻地生了许多芦苇,风一吹,波浪似地一去十几里,如青河一般,遂有了青河铺之名。

也就在这时,青河铺来了股土匪,匪首名叫乔七,就以这十里青纱帐为掩护,终日拦路抢劫,无恶不作,而官府似乎拿他们也没什么办法。

且说这土匪有多猖狂吧!早先,顺着青河铺东去二十里,有一山包,山脚下每到十五这天,就逢一“牛绠”,即牛市。可这儿,卖同一头牛,上午一个价,中午打八折,下午就压到五折。许多卖牛的,过了晌午牛卖不掉,又不想贱卖,就必须牵着牛急急忙忙往回赶。

为啥?因为山东人到“牛绠”必经青河铺,上午行人多,土匪不好出来,待天一暗,人一稀,乔七他们必然要劫道。抢了牛不说,保不准连命都给你收了。所以,熙熙攘攘的“牛绠”每次过了晌午,几乎就没啥买卖了。

迫于民愤,历任县太爷都曾大张旗鼓地剿过匪,但收效甚微。后来,山东有一商家得了一块牛黄,瓦片般大小,足有五斤沉,谁都知道,同样斤两的牛黄,贵比黄金!商家想把它送到“牛绠”那儿卖个好价钱,但那么大的牛黄,闹不好要跑个三五趟才能遇到个买主,可又保不准哪趟湿了脚,被乔七盯上。

思前想后,商家决定请“九州”镖局的人来。当时,苏北鲁南地区有几家镖局,但唯有“九州”镖局什么镖都敢接。十几年闯荡江湖,还就没丢过镖。不过“九州”镖局要的价儿也高,按规矩,如果是商镖,买卖做成之后,要取其货值的十分之一作为镖利。

商家一口答应,当即签了镖单。果然,十五那天,“九州”镖局刘镖头带着十几个镖师,护着镖车,车上高挂镖旗,一路吆喝着镖号,煞是威风地经过了青河铺,安全抵达目的地。谈了老半天,牛黄最终被济南一家药房的东家高价买下。可那东家嫌路上不安全,没带那么多现银,要过了青河铺再交易。往回赶的路上,刘镖头突然抬起右手,示意停步,因为前面的路中间横竖摆着两根荆棘条。镖头一旦看到这些荆棘条子,就要准备和劫路人见面了。只见刘镖头两臂一叉,示意所有镖师围着镖车站成一圈,准备御敌。然后对着正前方大吼一声:“合吾一声镖车走,半年江湖平安回!”“合吾”即为同道。随之,就见乔七一边嗑着瓜子,一边慢腾腾地往外走,身后一帮凶神恶煞的土匪一字排开,个个手上握有刀枪。刘镖师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报上镖号,递上镖单,说:“小号以走镖为生,此番骚扰,实属万不得已,失礼之处,还望海涵。”

乔七冷笑一声,说:“车过压路,马过踩草。想打这儿过,须赢得了俺手中的家伙!”说罢,抄起明晃晃的大刀片子,横空就是一劈,刘镖头往后一闪,乔七跟上去又是两刀,都被刘镖师左右躲过,再劈第四刀的时候,刘镖师一把抓住乔七的手腕,使劲往后一别,乔七哎呀一声,大刀“咣当”落地。刘镖师顺势对着乔七后背“嘿”地一掌,乔七一个跟头滚出五步远,重重地趴在了地上。

等土匪们七手八脚把乔七扶起来,乔七胸脯一挺,竟吐出一口血来!

身后的土匪刚要上,被乔七一把拦住:“别坏了规矩,让他走!”刘镖师把脸往后一别,抱拳道:“得罪了!”

这就过了青河铺。很快,济南药房的东家果然以高价买走牛黄,刘镖师当晚就拿到了镖利。“把这包银子送到青河铺乔七那儿,路上小心。”刘镖师偷偷嘱咐儿子道。

儿子大惊:“你把乔七打成那样,我去岂不送死?”“那是我和乔七演的戏,我那点儿功夫岂能打得他吐血?是他把嘴唇咬破装出来的!”“啊?可他咋不抢牛黄哩?”“干什么都是买卖,当土匪又不是一定要拼命。假如遇到大生意就抢,以后谁还敢走青河铺?这叫细水长流,懂吗?”少时,刘镖师的儿子将银子送到乔七处,乔七微微一笑,用大刀片递了一碗酒过去,说:“告诉你爹,来日方长,今后这条道上,俺就认他‘九州’镖局了!”酒过三巡,乔七悄声对身边的人说:“年底了,得备点儿东西给那斗鸡眼了。”乔七说的那个斗鸡眼,是这个县的县太爷,乔七逢年过节都得孝敬他。

(节自王春迪的小说《押镖》,有改动)

1.小说画波浪线的段落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试简析。
2.指出小说中两处画横线的语句表现出的人物特点。
(1)“别坏了规矩,让他走!”
(2)乔七微微一笑,用大刀片递了一碗酒过去。
3.简析小说在构思上的特点。
4.探究小说以“买卖”为题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小题。

又是一年春天

侯发山

那年我高三,有一天,妈告诉我,妗子 ①捎来信儿,让我周六去给她帮忙,刨树。

终于盼到周末,又要干活啊。我把书包甩到沙发上,很不痛快。还是到舅家去,我心里就更不愿意了。舅家在小关南边的大山里,虎脑村,路也不好走,还要走好远。有时走上半天也瞅不见个人影,瘳得慌。

看到我一脸不高兴,妈说:“你舅,还有你表哥都不在家,难为你妗子了。她有了难,轻易不来信,这次张了口,你就去吧。”

“妈,高三课程紧张,还有作业呢。”我推辞道。

“你舅,还有你妗子,平时白疼你了。不说别的,哪年少吃人家的核桃了?”妈恼了。

舅家的门前有条蜿蜒小路,路边长着一棵又高又大的核桃树。核桃每年都结得嘟噜连串,从不空枝。上小学时,一到星期天,就缠着爸妈到舅家去,害怕核桃长熟了,被表哥他们摘吃完。稍微懂事了,知道核桃树是舅家的摇钱树,表哥表姐也很少吃,核桃都卖了,卖核桃的收入要维持全家人平时的一应开销。再到核桃成熟的季节,即便有其他事,我也就不好意思去了。不过,每到过年的时候,舅和妗子到镇上来卖核桃,总要留一些送到我家。

想到这里,我对妈说:“好吧,我明个去……”

当时是春天,那个核桃树已经开花了。一串串、绿绿的核桃花挂在枝头,像女孩的小辫子,在微风中轻盈地舞蹈,煞是好看。

妗子看到我来了,很高兴,忙抓把柴禾去给我煮荷包蛋。

我吃了荷包蛋,背上䦆头跟着妗子去刨树。等来到那棵大核桃树下,我愣住了:怎么刨这棵啊?听妈说,这棵核桃树一年结好几百斤核桃,有上千元的收入。树又没干枯,怎么舍得刨啊?

妗子也不说话,使劲抡起镬头,发狠地刨着。

“妗子……”我心里藏着多个问号,想弄清刨这棵树的原因,张开嘴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妗子不说话,也没抬头。

“妗子,您咋啦?”我又叫了一声。

妗子扔掉镬头,抱着树干哭泣起来。

我一下子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安慰妗子。没了这棵核桃树,等于妗子家的银行被盗了,她能不伤心吗?

“瞧我这没出息样儿……村里要修水泥路,这棵树碍事,不刨掉不中。”妗子朝我凄然一笑,细碎的泪珠如朝露般挂在她长长的睫毛上。

原来是这样。我顺嘴说道:“赔偿多少钱?少了可不中!”

“哪能这样说话?修路是为了咱自己方便,比起人家,咱,唉!”妗子说罢,摇了摇头。

我看着妗子,不明白她话里的意思。

妗子说:“李支书为了咱村,丢了在郑州每年上百万的生意。为了修路,人家带头捐款。还有在外办厂的苏家,头一次捐了8万,第二次捐了2万……”说罢,妗子又抡起镬头刨起来。

眨眼间,几年光景过去了。

今年春上,得知我从大学回来了,妗子打来电话,让我到南岭新村给她帮几天忙。

南岭新村?妗子家搬家了?挂断电话,我急忙问妈。

没搬家。妈说,小关镇的荻坡、杨树洼、虎脑三个村合成一个村,就是南岭新村。如今那里大变样了,城里人都争抢着去旅游呢。

听妈这么一说,我来了兴致,问给妗子帮啥忙。

会是啥忙?妈说。眼前富,拾粪土;长远富,栽树木。

我骑上摩托直奔南岭新村。路是水泥路,宽阔,平整,像飘带似的,时而挂上山脊,时而落入谷底,时而钻进树林,时而缠在山腰。不时有各种小轿车、摩托车从我身边经过。

我循着水泥路把车骑到了一栋两层小楼前,楼房像是刚竣工的。没错,就是舅家,因为楼房旁边还保留着原来的石窑。

几年不见,妗子不但不显老,好像年轻了不少,脸色红润,一扫过去的沉重。

跟着妗子来到地里,地里已栽了不少树。相邻的地里,不少村民也在栽树。我问:“妗子,都是栽的啥树啊?”

妗子说:“核桃树。老辈人讲,高山松树核桃沟,溪河两岸栽杨柳。”

“妗子你说得老理哩。这些树苗要不少钱吧?”

“政府补贴一部分,咱自己掏一点。”

我说:“妗子,都种树,不种庄稼了?”

妗子说:“山上的地,不能机械化,种地不划算。一亩地种40棵,五六年后就能挂果,一棵树按1000块来说,一亩地就是40000块。若是种粮食,也就是千把块钱的收入。”

听妗子这么一说,我感到种核桃是比种地强,但依靠这点收入想脱贫奔小康,那是戴草帽亲嘴,差远喽。我不便打扰妗子的兴致,把话题引开了:“舅呢,在外打工赚了不少钱吧,小楼都盖起来了。”

妗子撇了一下嘴。说:“打工也不中,这不都回来了,打算整农家乐呢。今儿你舅和你表哥去镇里买装修材料了……一个农家乐镇里补助两万块呢。”“不算咱家,村里已经开了十家,生意好的,一年能挣二十多万。”妗子说这话的时候,眉毛、眼睛里都透露出掩饰不住的喜色。

妗子忍不住告诉我:“你表哥找了个对象!明年春上结婚,你可来啊。”

“真的?”表哥已经三十好几了,之前谈了几个,都黄了,就是因为住在山窝里,家里还穷。

“一定来!一定来!”我忙不迭地答应,心里也跟吃了表哥的喜糖似的,甜丝丝的。

(有删改)


【注】①妗子:民间用以称呼舅母。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A.文中画线句子中,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摹出核桃花花色繁多美丽的状态,呼应了前文描述核桃树果实丰硕的文字。
B.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展现了虎脑村村民在政府的扶持下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奔小康的精神面貌,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C.妗子很舍不得自家的核桃树,但想到修路为大家,她主动刨掉了自家珍爱的核桃树,可见妗子顾全大局,目光长远。
D.小说使用“俺”“不中”等方言词,“眼前富,拾粪土;长远富,栽树木”等俚语,让语言通俗且富有地方特色。
2.小说的灵魂是叙述,请简要分析本文在叙述技巧上的特点和作用。
2020-07-30更新 | 5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梅品

非花非雾

张将军是民国有名的儒将,风度潇洒,诗词书画无一-不通。其母刘老夫人收留一流亡女子,取名素素,居藏书楼整理书画。

张将军返故里休整,遇素素画《梅花傲雪》,惊叹:程派画风画技竟得两位女传人,二人造诣也在伯仲之间。

素素吃惊回身,风姿如惊鸿照影。定下神来,大方见礼,向张将军询问那画风画技如已的人是谁。张将军笑道:南京才女程雪如,以善画程派梅花著名。虽落风尘,却自比红拂,性傲不俗。素素更加惊异,且面露忧愤。将军探问其故,素素只是摇头不语。

张将军常访藏书楼,与素素论诗品画,情趣相投,感情日笃。偶尔谈到已逝画梅名家程长史。张将军回忆说:据传长史之妻有皇族血统,其外祖是永字辈中极通字画的皇子。生一女名雪如,姿貌不凡。更奇的是她的聪明。初读书时点到即悟,年龄稍长便无师自通。天生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程长史画梅时,雪如站在旁边看,就学会了。写画出来竟和父亲一毫不差。长史俗务繁忙时,便令雪如代笔,其构图、立意常有好过父亲之处。

素素沉吟良久,试探道:这个女子现在在哪里?

张将军说:那个南京程雪如,自称长史之女。看她绘画行事,应该不假。

素素垂下泪来:将军以诚相待,便不隐瞒了。真正的程雪如,就是眼前的素素。我身若飘萍,怕辱门楣而隐姓埋名。不料却有风尘之人冒我清名,请将军为我昭雪。素素拿出程长史印章、真迹与心法笔记,让张将军验看。另有一枚翠玉金丝蟠龙印,上刻女真文字,确是清宫皇家信物。

张将军扼腕叹息,思谋道:南京程雪如,广交志士,不畏权贵,不是庸脂俗粉,不可草率。将军即携素素赴南京,邀江南知名画家数人,聚程雪如的悦梅楼论画。

素素见雪如白衣素裙,端庄雅静,如凌波仙子,北腔京韵听之亲切。敌意已冲淡几分。观雪如侧壁悬一巨幅《梅花迎春》,正是世传程派遗作。其实,程长史早抑郁于心,病体难支了。他的后期作品,皆素素捉刀。这画是素素悬纸于墙,登梯而作。她在画里加了皴擦变化,花瓣丝丝纹理尽现。梅花百朵,每朵都在另一张纸上反复推敲、修改。第五十一朵藏在粗枝暗处,色稍浓。当时画完此花,一个闪失,晕染的大白云脱手落在花上,无意中以一朵点画之梅,盖了勾画之梅,竟成程派梅中梅”绝技。

雪如观素素对画若有所思,便以此画为题,细述细评,如亲历亲见素素当日作画一般。及说到长史为生计卖此画时,珠泪盈眶,感同身受。素素叹世间有知音如斯,心下暗服。便展纸调色勾画那朵双影梅花,暗传梅中梅绝技。

雪如震惊,握素素手,想邀到别室一叙。

几名画家拦住,请雪如也画一幅,实际是想让二女一较高低。

雪如便摹仿程长史前期亲作,却得其神而超其韵。雪如心里是欲以不似求败,不料另辟蹊径,一扫程派梅花的萧瑟清冷,一片生机与活力勃勃欲出。

素素击案赞叹,父亲一生突破不了的清寒,被雪如一时冲开。众画家皆以程派画风又攀新高称贺。素素双目含泪,拿出父亲印章、真迹等物,郑重交给雪如。向众人宣称受人之托,转交程氏后人。雪如见物,如获至宝,望定素素。

二女四目相对,顷刻已交流了千言万语无法表达的重托与承诺。

张将军拉素素至侧门,急切地问:你不怕百年后,名落风尘吗?

素素慷慨陈词:英雄不问来路,位卑不掩品高。此女奇才,旷世难逢。我父若在,求她为徒也未必可得。她竞自行研摹、承继至此。我当代父谢她,代已谢她。一己虚名何足惜?

日寇进犯中原,素素倾张将军遗赠家资,捐作军费,毅然从军。素素随张将军转战南北,不再画梅,只描草木虫鱼小品。他们时常从来自南京的爱国友人口中听到程雪如的义举。素素叹道:这雪如,也是梅中极品了。

张将军便携其玉手,爱由心生:素素逸世通达,竟是梅仙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素因担忧家学名落风尘而“垂下泪来”,又因目睹雪如的才华人品而“双目含泪”并以父亲印章、真迹相传。
B.素素誉雪如为“梅中极品”,不仅言其画技高超,继承程派精髓且有所突破,更赞其在国难当头多行义举的爱国精神。
C.《梅品》内容丰富,叙述有条不紊,叙事、状物、言情娓娓道来,伏笔、照应自然妥贴,虽然故事平淡,但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D.这篇小说呈现了动乱时期国人的可贵品质,无论是高贵的将军,还是卑微的女子,都儒雅高洁,为国效力。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雅的张将军精通诗词书画,其言其行其品其趣,对两位女子的形象起到了衬托的作用。
B.小说通过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了一个让素素暗自佩服的雪如形象。
C.文章由人而梅,再由梅而人,梅品即人品,人品即梅品,构思非常巧妙。
D.本文语言既有文言文的精练雅致,又有口语的明白畅达,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素素和雪如这两个人物的相似之处。
4.小说中三次写到素素画梅,写法有详有略。请分别说明作者这样安排详略的写作意图。
2021-09-14更新 | 15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小题。

百合花

茹志鹃

一九四六年的中秋。

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我们文工团创作室的几个同志,就由主攻团的团长分派到各个战斗连去帮助工作。大概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吧!团长对我抓了半天后脑勺,最后才叫一个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去。

包扎所就包扎所吧!反正不叫我进保险箱就行。我背上背包,跟通讯员走了。

……

没有赶上他,但双脚胀痛得像火烧似的。我向他提出了休息一会后,自己便在做田界的石头上坐了下来。他也在远远的一块石头上坐下,把枪横搁在腿上,背向着我,好像没我这个人似的。凭经验,我晓得这一定又因为我是个女同志的缘故。女同志下连队,就有这些困难。我着恼的带着种反抗情绪走过去,面对着他坐下来。这时,我看见他那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顶多有十八岁。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皇起来,好像他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局促不安,掉过脸去不好,不掉过去又不行,想站起来又不好意思。我拼命忍住笑,随便地问他是哪里人。他没回答,脸涨得像个关公,讷讷半晌,才说清自己是天目山人。原来他还是我的同乡呢!

在家时你干什么?

帮人拖毛竹。

我朝他宽宽的两肩望了一下,立即在我眼前出现了一片绿雾似的竹海,海中间,一条窄窄的石级山道,盘旋而上。一个肩膀宽宽的小伙,肩上垫了一块老蓝布,扛了几枝青竹,竹梢长长的拖在他后面,刮打得石级哗哗作响……这是我多么熟悉的故乡生活啊!我立刻对这位同乡,越加亲热起来。

我又问:你多大了?

十九。

……

怎么,没借到?我觉得这里老百姓觉悟高,又很开通,怎么会没有借到呢?我有点惊奇地问。

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

哪一家?你带我去。我估计一定是他说话不对,说崩了。我叫他带我去看看。但他执拗地低着头,像钉在地上似的,不肯挪步,我走近他,低声地把群众影响的话对他说了。他听了,果然就松松爽爽地带我走了。

……

通讯员乘这机会,颇不服气地对我说道:我刚才也是说的这几句话,她就是不借,你看怪吧!……

我赶忙白了他一眼,不叫他再说。可是来不及了,那个媳妇抱了被子,已经在房门口了。被子一拿出来,我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了。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

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我手里已捧满了被子,就一努嘴,叫通讯员来拿。没想到他竟扬起脸,装作没看见。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

刚走出门不远,就有人告诉我们,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就是她唯一的嫁妆。我听了,心里便有些过意不去,通讯员也皱起了眉,默默地看着手里的被子。我想他听了这样的话一定会有同感吧!果然,他一边走,一边跟我嘟哝起来了。

……

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我们的总攻还没发起。敌人照例是忌怕夜晩的,在地上烧起一堆堆的野火,又盲目的轰炸,照明弹也一个接一个的升起,好像在月亮下面点了无数盏的汽油灯,把地面的一切都赤裸裸的暴露出来了。在这样一个白夜里来攻击,有多困难,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我连那一轮皎洁的月亮,也憎恶起来了。

……

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狗日的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新媳妇又短促地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给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的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合花》是一篇将战争主题和人性审美意蕴巧妙结合的佳作,对战争的描写用笔俭省,而对通讯员、新媳妇则不惜笔墨,从中我们能体会作者的审美感受。
B.小说中有不少意义丰富的意象,如“百合花”,一方面指被子上的百合花图案,预示新婚夫妻百年好合;另一方面又象征了年轻媳妇的朴实美丽与纯洁无瑕。
C.新媳妇“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写出了她性格暴躁,也写出了她对通讯员的崇敬、歉疚、痛惜等复杂的情感。
D.“天边涌起一轮满月”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对战斗的激烈残酷起到了反衬作用,同时对人物的思想情感美起到了正衬作用。
2.《百合花》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散发着特定年代中爱与美的柔和光芒。请你结合文章,从人物、选材立意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3.《百合花》中写“我”对故乡竹海的联想有什么作用?
2021-10-21更新 | 1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