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0 题号:11963592
请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焦炭可用于制取水煤气。测得12 g 碳与水蒸气完全反应生成水煤气时,吸收了131.6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在___________条件下能自发进行(选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
(2)CO是有毒的还原性气体,工业上有重要的应用。 CO是高炉炼铁的还原剂,其主要反应为:Fe2O3(s)+3CO(g)2Fe(s)+3CO2(g)       ΔH = a kJ mol-1
①已知: Fe2O3(s)+3C(石墨) = 2Fe(s)+3CO(g)       ΔH1 = + 489.0 kJ mol-1
C(石墨)+CO2(g) = 2CO(g)        ΔH2 = + 172.5 kJ mol-1
则a =___________
②温度升高后,K值_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③在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64,在恒容密闭容器甲和乙中,分别按下表所示加入物质,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Fe2O3COFeCO2
甲/mol1.01.01.01.0
乙/mol1.02.01.0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若容器内气体密度恒定时,标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甲容器中CO的平衡转化率为60%,大于乙
c、甲、乙容器中,CO的平衡浓度之比为2∶3
d、由于容器的体积未知,所以无法计算该条件下甲容器中CO的平衡转化率
(3)甲醇(CH3OH)燃料电池是以铂为电极,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在两极区分别加入CH3OH和O2即可产生电流。负极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的合理利用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也是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综合利用对环境保护及能源开发的意义重大。
(1)、MgO均能吸收。如果要寻找吸收的其他物质,下列建议合理的是(填字母) _____
a.可在碱性氧化物中寻找
b.可在ⅠA、ⅡA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中寻找
c.可在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中寻找
(2)经催化重整可制得合成气:。已知上述反应中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C—HH—H
键能/()4137454361075
则该反应的_____
(3)超干重整技术可得到富含CO的化工原料(原理如图1所示)。

①Ni是过程Ⅰ的催化剂,它对过程Ⅰ反应的的影响是___________(填“降低”、“增大”或“无影响”)。
②过程Ⅱ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以惰性材料作电极,在酸性电解质溶液中,将转化为丙烯的原理如图2所示。电源的a极是___________极,生成丙烯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2021-12-30更新 | 165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燃煤排放大量的CO、可入肺颗粒物引起雾霾天气等环境问题。、CO、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气体,对它们的合理控制、利用是优化我们生存环境的有效途径。

如图甲所示,利用电化学原理设计原电池将转化为重要化工原料若A为,B为,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有一种用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
已知



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光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农药、医药、聚酯类材料的生产,工业上通过制备。图乙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丙为某次模拟实验研究过程中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6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______
若保持温度不变,在第7min向体系中加入这三种物质各2mol,则平衡______填“向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
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比较第8min反应温度与第15min反应温度的高低:______填“”“”或“
2020-01-25更新 | 14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氧族元素O、S和Se可形成多种化合物,研究其制备方法和性质有着重要的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元素S和Se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的稳定性比B.具有还原性
C.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D.的酸性比
(2)氢氧直接催化合成过氧化氢的过程中,发生反应:   
①该反应在_______条件下能自发进行(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
②为研究贵金属催化剂对该反应的催化机理,某课题组投入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以及一定量的发生反应,产物中不存在_______(写出分子的结构式),说明反应过程中未解离;催化反应机理为连续氢化,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为催化剂表面上具有催化活性的部位)。
(3)在分析化学中,常用作溶矿剂,在熔融条件下可使难溶于酸的分解转化为两种碱性氧化物和,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中分解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4)已知,则溶液呈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将等体积、等浓度的溶液和溶液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中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2022-09-03更新 | 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