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反应热 > 能量的相互转化 >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22 题号:14338103
合理利用和转化、CO、NO等污染性气体是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
(1)已知的反应历程分两步:
(快)
(慢)
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___________(用表示),反应①的活化能与反应②的活化能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填“>”“<”或“=”)。
(2)氢气可将CO2还原为甲烷,反应为CO2(g)+4H2(g)CH4(g)+2H2O(g)。
①ShyamKattel等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Pt/SiO2催化剂表面上CO2与H2的反应历程,前三步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Pt/SiO2催化剂表面用“·”标注,Ts表示过渡态。物质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形成过渡态的过程会___________(填“放出热量”或“吸收热量”);反应历程中最小能垒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CO2、CO分别与H2反应生成CH4的lgKp与T的关系如图所示。容器中只发生反应I,a点:(正)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逆)。900℃时,容器中同时发生反应I和反应II,则CO(g)+H2O(g)CO2(g)+H2(g)的lgKp=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某同学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以探究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方案一:如图1,在小烧杯里放一些除去氧化铝保护膜的铝片,然后向烧杯里加入10 mL 2 mol·L1稀硫酸,再插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温度由20 ℃逐渐升至75 ℃,随后,温度逐渐下降至30 ℃,最终停留在20 ℃。
方案二:如图2,在烧杯底部用熔融的蜡烛粘一块小木片,在烧杯里加入10 mL 2 mol·L1硫酸溶液,再向其中加
入氢氧化钠溶液,片刻后提起烧杯,发现小木片脱落下来。

方案三:如图3,甲试管中发生某化学反应,实验前U形管红墨水液面相平,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U形管两侧红
墨水液面高低判断某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序号甲试管里发生反应的物质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
氧化钙与水左低右高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充分搅拌)
铝片与烧碱溶液左低右高
铜与浓硝酸左低右高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写 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方案一中,温度升至最大值后又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方案二中,小木片脱落的原因是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4)方案三中,如果甲试管里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则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左边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边。
(5)由方案三的现象得出结论:①③④组物质发生的反应都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如果放置较长时间,可观察到U形管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6)方案三实验②的U形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_,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016-12-09更新 | 634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物质燃烧             ②炸药爆炸             ③酸碱中和反应             ④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             ⑤食物因氧化而腐败                    反应             ⑦铁粉与稀盐酸反应
(2)已知:键能指在标准状况下,将1mol气态分子AB(g)解离为气态原子A(g)、B(g)所需的能量,用符号E表示,单位为kJ/mol。H-H的键能为436kJ/mol,N-H的键能为391kJ/mol,生成1mol 过程中放出46kJ的热量。则的键能为__________kJ/mol。
(3)工业上可以通过(g)与(g)反应制备(g):       H<0
①保持温度不变,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和6mol ,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__________
a.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
②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

(mol)

(mol)

(mol)

0min

2

6

0

5min

1



15min


1.5


20min



1.5

0~5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反应达平衡时,_______
③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反应进行相同时间后(均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a点的转化率高于b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9更新 | 50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t-BuNO)2在正庚烷溶剂中发生反应:(t-BuNO)22(t-BuNO) 。
(1)20℃时,当(t-BuNO)2的起始浓度为0.5 mol·L-1时,平衡转化率是65%。则20℃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相同温度下,随着(t-BuNO)2的起始浓度增大,其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下同),平衡常数___________
(2)20℃时,该反应在CCl4溶剂中的K=1.9,若将正庚烷改成CCl4,并保持(t-BuNO)2起始浓度为0.50mol·L-1,则它在CCl4溶剂中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_65%(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实验测得该反应的ΔH = 50.5 kJ·mol-1,活化能Ea = 90.4 kJ·mol-1.下列能量关系图合理的是___________。该反应在___________ (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
A.       B.
C.       D.
2021-10-02更新 | 1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