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7 题号:17050611
我国科学家开发铜催化剂实现由N,N-二甲基甲酰胺,简称DMF]制备三甲胺:   
(1)在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g气态水,放出_______kJ的热量。
(2)在铜催化剂表面发生上述反应的历程如图所示(催化剂表面吸附物种用“*”表示)。

①下列分步反应中,能垒最大的是_______(填标号)。
a.A→B       b.C→D       c.F→G
②A→B中,催化剂吸附放出的总能量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断裂共价键吸收的总能量。
③D→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向体积相等的I、II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 DMF(g)和发生上述反应,其中一个容器中是绝热过程,另一个容器中是恒温过程。反应体系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容器I中为_______(填“绝热”或“恒温”)过程。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②在容器II中,0~12min内分压变化速率为_______
③n点时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提示:用分压计算的平衡常数为,分压等于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已知H2(g)、CO(g)和CH3OH(l)的燃烧热分别为285.8kJ·mol-1、283.0kJ·mol-1和726.5kJ·mol-1。甲醇水蒸气催化重整反应是生产氢气的有效方法之一。CH3OH(g)+H2O(g) CO2(g)+3H2(g) ΔH,该反应包括如下两个过程:
①甲醇分解 CH3OH(g) CO(g)+2H2(g)
②水蒸气变换 CO(g)+H2O(g) CO2(g)+H2(g)
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甲醇分解与水蒸气变换反应Kp随温度变化见下表

反应398K498K598K698K798K898K
甲醇分解0.50185.89939.51.8×1051.6×1069.3×106
水蒸气变换1577137.528.149.3394.1802.276
(1)398K时,CH3OH(g)+H2O(g) CO2(g)+3H2(g)的Kp=___________
(2)ΔH=______0(填“>”、“=”、“<”)。
(3)下列关于甲醇水蒸气催化重整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__
A.398K时,水蒸气变换反应的ΔS等于零
B.温度、压强一定时,在原料气(CH3OH和H2O的比例不变)中添加少量惰性气体,有利于提高催化重整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C.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减少副产物是工艺的关键
D.恒温恒容条件下,假设反应①的速率大于反应②的速率,说明反应①的活化能更高
(4)某研究小组对催化重整反应温度(T)、压强(p)与水醇比(水与甲醇的物质的量之比,用S/M表示)进行优化,得到图(a)(b)。
   
① 结合图(a)分析温度、水醇比与甲醇的平衡转化率的关系_____________
② 图(b)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_____,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甲醇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酸性,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理想状态下,该燃料电池消耗1mol甲醇所能输出的最大电能为702.1kJ,则该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为________(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是指电池所输出的最大电能与电池燃料反应所能释放的全部能量之比)。
2019-04-30更新 | 301次组卷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适中 (0.65)
【推荐2】我国“蓝天保卫战”成果显著,肆虐的雾霾逐渐被遏止。科学家研究发现含氮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图中的物质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有________(写化学式)。
(2)图中物质溶于水溶液呈碱性的是________
(3)写出SO2转化为S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利用氨气制备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长期保存浓硝酸,需使用棕色试剂瓶,并放置在阴凉处,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氨气与一氧化氮(N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对空气无污染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020-01-17更新 | 644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处理、回收利用CO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回答下列问题:
(1)CO用于处理大气污染物N2O的反应为CO(g) + N2O(g)CO2(g) +N2(g)。在Zn*作用下该反应的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总反应: CO(g) + N2O(g) CO2(g) + N2(g) ∆H=______ kJ·mol-1; 该总反应的决速步是反应_____ (填 “①"或“②”),该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
(2)已知: CO(g) + N2O(g)CO2(g) + N2(g)的速率方程为v=k·c(N2O), 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为提高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 (填字母序号)。
A.升温B.恒容时,再充入CO
C.恒压时,再充入N2OD.恒压时,再充入N2
(3)在总压为100kPa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g)和N2O(g)发生上述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在T1K时N2O的转化率与的变化曲线以及在时N2O的转化率与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

①表示N2O的转化率随的变化曲线为____曲线(填“I”或“II”);
②T1_______T2 (填“>”或“<"),该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③已知: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其中为标准压强 (100kPa),p(CO2)、p(N2)、 p(N2O)和p(CO)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则T4时,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_______ (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p=p ×物质的量分数)。
2022-09-07更新 | 8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