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认识化学科学 > 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综合分析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题型: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8 题号:17915287
七水合硫酸亚铁一种用途广泛的无机盐,可用于制备氧化铁颜料、媒染剂、净水剂等。一种采用工业烧渣(主要成分为等)制取,并利用其制备纳米氧化铁黄颜料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提高“浸取”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填写一种)。
(2)试剂X最好选用___________(填化学式),“还原”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还原”结束至得到产品,应进行的操作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4)“氧化”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色光度是产品质量的指标之一,合格氧化铁黄的色光度值范围为。氧化过程中溶液对产率、色光度的影响如图所示。

“氧化”时应控制的范围是___________;若过大会导致产品颜色变黑,可能含有的杂质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相似题推荐

【推荐1】H2O2是医药、卫生行业上广泛使用的消毒剂。某课外小组采用滴定法测定某医用消毒剂中H2O2的浓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标准液的配制和标定:称取一定量KMnO4固体溶于水,避光放置6~10天,过滤并取滤液于滴定管中待用,称取mgNa2C2O4固体于锥形瓶中,加水溶解,再加H2SO4酸化,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V1mL。滴定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为:5H2C2O4+2MnO+6H+=2Mn2++10CO2↑+8H2O。
②H2O2浓度的测定:取待测样品25mL稀释至500mL,再移取10.00mL于锥形瓶中,加H2SO4酸化,用上述KMnO4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的体积V2mL。
回答下列问题:
(1)②中移取10.00mL待测液所用主要仪器名称为___
(2)标定KMnO4标准液时需要控制温度为75~85℃,温度过低反应较慢,温度过高可能会因____而导致KMnO4标准液的标定浓度偏高,在恒定温度下进行滴定操作时,开始时反应速率较慢,随后加快,导致速率加快的原因是___
(3)KMnO4标准液滴定H2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MnO+___H2O2+___H+=___Mn2++___O2↑+___H2O;___;当滴定到___可以认为已达到滴定终点。
(4)该医生消毒剂中H2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mol·L-1
(5)②中若用盐酸代替H2SO4测定结果将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020-12-26更新 | 76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浓硫酸有多种化学性质,如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酸性等。
Ⅰ.甲同学用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探究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已知在加热条件下浓硫酸与木炭可发生化学反应,为了检验反应的产物,某同学用以下装置进行试验。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完成实验,请将装置的接口按顺序连接(气流方向从左到右):______
(2)实验过程中发现无水硫酸铜固体变为蓝色,品红溶液褪色,由此可知有水和SO2生成,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推测还应该有CO2生成,证明有CO2气体生成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依据上面的结论,写出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Ⅱ.乙同学用A制备SO2,并进一步制备抗氧化剂Na2S2O5,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

(4)制取二氧化硫选用70%浓硫酸,体现了硫酸的______性。
(5)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试剂最好选用______
a.蒸馏水          b.饱和Na2SO3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
(6)如图流程为焦亚硫酸钠(Na2S2O5)的制备。若步骤Ⅰ中通入足量的SO2,则该步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023-05-06更新 | 82次组卷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适中 (0.65)
【推荐3】工业上利用软锰矿浆(主要成分是,还含有、FeO、和NiO等杂质)制备和单质Mn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在一定温度下,提高“还原浸取”速率的方法是_______
(2)“还原浸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除铁、镍”时,溶液pH对除效果的影响如图所示。当,pH越小除镍效果越差的原因是_______

(4)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可以制取金属Mn。
①生成金属锰的电极是_______极。
②电解时,产生气体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5)“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023-02-08更新 | 2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