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铁及其化合物 > 铁盐 > 铁盐的检验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72 题号:20312570
某小组同学探究盐对Fe3+ +3SCN-Fe(SCN)3平衡体系的影响。
实验I:探究KCl对Fe3+和SCN-平衡体系的影响
将已用稀盐酸酸化的0.005 mol·L-1 FeCl3溶液和0.01 mol·L-1 KSCN溶液等体积混合,静置至体系平衡,得红色溶液X,分别取3 mL溶液X放入比色皿中,分别滴加0.1 mL的试剂①~④,并测定各溶液的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已知:i.Cl-与Fe3+能发生络合反应:Fe3+ +4C1- [FeCl4]-(黄色);
ii.Fe3+与NO不能形成配位化合物;
iii.溶液的透光率与溶液颜色深浅有关,颜色越深,透光率越低,忽略[FeCl4]-对透光率的影响。
(1)本实验配制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容量瓶外,还需要___________,用稀盐酸酸化FeCl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注入试剂①后溶液透光率升高,甲同学认为是溶液稀释导致颜色变浅,乙同学认为还可能是稀释的过程中,Fe3+ +3SCN-Fe(SCN)3平衡向____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3)注入试剂④后的溶液透光率比注入试剂①后高,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
(4)注入试剂③后的溶液透光率比注入试剂②后高,可能是___________导致的(答出一种影响因素即可,不需详细说明理由)。
实验II:探究不同盐对Fe3+和SCN-平衡体系的影响
取2 mL溶液X,分别加入下列试剂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测得各溶液的透光率如下表。
序号加入试剂溶液透光率
11 mL蒸馏水A1
21 mL 3 mol·L-1 KNO3A2
31 mL 3 mol·L-1 NaNO3A3

(5)丙同学发现A3>A2>A1,查阅资料认为可能的原因:溶液中的离子会受到周围带有异性电荷离子的屏蔽,使该离子的有效浓度降低,这种影响称为盐效应。推断盐效应较强的金属阳离子为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试分析该离子盐效应对Fe3+和SCN-平衡体系有影响的原因___________
(6)拓展应用:盐效应对多种平衡体系有影响。
c(Na2SO4)/(mol·L-1)00.010.020.040.100.20
PbSO4溶解度/mg4.50.480.420.390.480.69
分析c(Na2SO4)在0~0.20 mol·L-1范围内,PbSO4溶解度发生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
(7)FeCl3用途十分广泛,请写出一种其在生活中的用途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较难 (0.4)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1】以粉煤灰主要成分为Al2O3SiO2还含有少量的FeO、Fe2O3为原料制备Al2O3的流程如下
      
(1) “酸浸时需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写出Al2O3溶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证明酸浸后溶液中存在Fe3+的方法是:取酸浸后的溶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再慢慢滴入过量的H2O2溶液,溶液的红色先变深,之后红色逐渐褪去,继续滴加会有气泡逸出,该气体会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①红色变深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溶液红色褪去是由于过氧化氢氧化了硫氰根离子,已知双氧水氧化SCN生成N2、CO2SO4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有气体逸出,说明Fe3+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写出催化过程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提纯过程中,当加入NaOH溶液达到沉淀量最大时,溶液中c(SO42-)c(Na)=___________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3 、FeCl2 、CuCl2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回收S,其物质转化如图所示。反应中当有1molH2S转化为硫单质时,保持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不变,需要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
(4) “沉淀过程中,通入过量C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1-03更新 | 115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
(1)甲组同学取2mL0.1mol•L-1FeSO4溶液,加1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几滴3%H2O2溶液(用H2SO4酸化至pH=1),溶液颜色变红。甲组同学通过上述实验分析Fe2+具有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写出上面划线处操作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针对Fe3++3SCN-Fe(SCN)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不定项)
A.增大KSCN溶液的浓度,平衡常数增大
B.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适量KCl圆体,平衡不移动
C.加水稀释,平衡向左移动,且溶液的红色变浅
D.加入少量铁粉,减小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mLFeSO4溶液中先加入0.5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1滴KSCN溶液和13%H2O2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___
(4)同时乙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Fe2+与SCN-可发生反应,生成无色的电中性配合物。为证实该性质,乙组同学用FeCO3进行了如图所示的a和b两组实验:

写出实验a中FeCO3与KS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实验b的目的是______
(5)反应S2O(aq)+2I-(aq)=2SO(aq)+I2(aq)在加入Fe3+催化后,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反应机理中有Fe2+出现。

①写出反应历程中“速率决定步骤”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反应过程中由于Fe2+浓度较低而不容易被检测到,请回答Fe2+浓度较低的原因:______
(6)溶液中Fe2+与邻二集非X会生成橘黄色的配合物Y。
①邻二氮菲提供的配位原子是______
②使用该方法时,需要控制pH在2~9之间,其原因为:______
③取2.00mLc(Fe2+)=6.0×10-4mol/L的溶液,加入不同体积、浓度均为c(X)=6.0×10-4mol/L的邻二氮菲溶液,充分反应后加水定容至25mL,得到系列溶液,测其吸光度,结果如表:
V(X)/mL2.003.004.005.006.008.00
吸光度/A0.240.360.480.600.720.72
已知吸光度A与有色物质的浓度成正比。Fe2+和邻二氮菲X的吸光度近似为0。
Fe2++nX=Y(橘黄色)
结合上面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回答Y中Fe2+的配位数(与中心原子或离子以配位键形式结合的配位原子数目):______
2024-03-31更新 | 146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研究“铁及其化合物性质”时,发现向溶液中滴加2滴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溶液溶液(约为5),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并有气泡产生。为了弄清楚产生这种异常现象的原因,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溶液先变红的原因是_____(用两个离子方程式表示)。
(2)同学们对溶液褪色的原因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进行实验:
I.甲同学认为是还原。
取褪色后溶液,滴加溶液,无明显现象,证明甲同学观点不正确。
Ⅱ.乙同学认为是被氧化。
取褪色后溶液,滴加溶液,出现红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同学们认为溶液褪色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乙同学认为氧化。
丙同学认为_____
为了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究竞是上述的哪一种,该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溶液中滴加2滴溶液,后通入。发现溶液_____,证明溶液褪色的原因不是乙同学认为的原因,而是丙同学认为的原因。
(3)该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可以被氧化成和两种可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褪色后的溶液中存在_____
(4)写出上述实验中被氧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
(5)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及实验现象推断物质还原性强弱:_____(填“>”或“<”),理由:_____
2024-03-25更新 | 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