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 化学平衡 > 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7 题号:20564870
碘化钾用作制有机物及制药原料,医疗上用于防治甲状腺肿大,作祛痰药,还可用于照相制版等。实验小组设计实验制备KI并探究相关性质。
(一)制备KI
某实验小组设计制备一定量KI的实验(加热及夹持装置已省略)如下:
反应I:
反应Ⅱ:

(1)实验开始前,先进行装置气密性检查:将C中导管下端管口浸入液面以下,塞紧瓶塞,微热A装置,若____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
(2)在装置B中先滴入KOH溶液,待观察到三颈烧瓶中溶液颜色由___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___色,停止滴入KOH溶液;然后打开装置A中分液漏斗活塞,待三颈烧瓶和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接近相等时停止通气,反应完成。
(3)实验中不能用稀硝酸代替稀硫酸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
(4)装置B中所得KI溶液经分离提纯后得到KI粗产品,为测定KI的纯度,称取1.0g样品溶于水,然后用0.0500mol·L1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杂质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平行滴定三次,滴定到终点平均消耗酸性KMnO4标准溶液20.00mL,则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二)实验探究:FeCl3与KI的反应
序号操作现象
实验I取5mL0.1mol·L1KI溶液,滴加0.1mol·L1 FeCl3溶液5~6滴(混合溶液的pH=5)溶液变为棕黄色,20min后棕黄色变深
实验Ⅱ取少量实验I中棕黄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20min后红色变浅

(5)证明实验I中有I2生成,加入的试剂为(有机溶剂除外)___________
(6)已知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I可被空气氧化为I2,为探究实验I中20min后棕黄色变深的原因,甲同学提出假设:该反应条件下空气将I氧化为I2,使实验I中溶液棕黄色变深。甲同学设计的实验为:___________,若20min后溶液不变蓝,证明该假设不成立。(可选试剂:0.1mol·L1KI溶液、0.1mol·L1FeCl3溶液、淀粉溶液、稀硫酸)
(7)乙同学查阅资料可知:①;②FeCl3与KI反应的平衡体系中还存在反应呈棕褐色。依据资料从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实验Ⅱ中20min后溶液红色变浅的原因: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 ΔH<0,达到平衡后,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时,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t1、t3、t4时刻分别改变的一个条件。
A. 增大压强   B. 减小压强     C. 升高温度     D. 降低温度 E. 加催化剂  F. 充入氮气
t1时刻_______(填标号,后同);t3时刻_______;t4时刻_______
(2)依据(1)中的结论,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填标号)。
A.t0~t1B.t2~t3C.t3~t4D.t5~t6
(3)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0%,则反应后与反应前的混合气体体积之比为_______
(4)工业上制取硝酸铵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已知:4NO(g)+4NH3(g)+O2(g)=4N2(g)+6H2O(g) ΔH=-1745.2 kJ/mol
6NO(g)+4NH3(g)=5N2(g)+6H2O(g) ΔH=-1925.2 kJ/mol
则反应Ⅰ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_______
2022-05-30更新 | 56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氰化氢(HCN,易挥发,)主要应用于电镀、采矿、药物合成等工业生产。HCN、能抑制人体组织细胞内酶的活性,不能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1)Na2S2O3在临床上常用于氰化物的解毒剂。解毒的原理是转化为。验证该转化过程中生成的实验方法是:向NaCN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S2O3的溶液,充分反应后,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酸化,_______
(2)Cu2+可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废水中的
①反应不能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
②在含氰废水总量、过氧化氢用量和溶液pH一定的情况下,反应相同时间,测得的氧化去除率随c(Cu2+)的变化与如图所示。c(Cu2+)超过时,的氧化去除率有所下降,原因是_______

(3)通过电激发产生可处理废水中的,其可能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①反应I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虚线方框内的过程可描述为_______
(4)在铜镍为催化剂(Cu、CuO为活性组分,Cu的催化活性效果更好)的条件下,可利用反应:   
除去废气中的HCN。将含相同比例的HCN(g)、H2O(g)、CO(g)[或N2(g)]混合气体分别通过催化剂,反应相同的时间,测得HCN(g)的去除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200℃时含CO的混合气体中HCN(g)的去除率较高,而400℃时含CO的混合气体中HCN(g)的去除率较低。其原因是_______
2021-03-26更新 | 1182次组卷
【推荐3】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反应原理为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一种工业合成氨的简式流程图如下:

(1)①步骤Ⅱ中制氢气的原理如下:
a.CH4(g)+H2O(g)CO(g)+3H2(g);K1
b.CO(g)+H2O(g)CO2(g)+H2(g);K2
则反应CH4(g)+2H2O(g)CO2(g)+4H2(g);K=___________(用含K1、K2的代数式表示)。
②T1温度时,对于反应:CO(g)+ H2O(g)CO2(g)+ H2(g),向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g)。若达到平衡后,反应放热Q kJ,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是向原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 mol H2O(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CO的转化率将增大                 b.达到新平衡时的反应热ΔH > —Q       
c.气体的密度将不变                 d.H2O的体积分数增大
(2)将3 molH2和2 molN2充入某恒温恒压容器中,发生合成氨的反应:3H2(g) +N2(g) 2NH3(g),达平衡时NH3的浓度为c mol·L-1。保持温度不变,按下列配比分别充入该容器,平衡后NH3的浓度不为c mol·L-1的是_________
a.6 molH2 + 4 molN2
b.0.75 molH2 + 0.75 molN2 + 0.5 molNH3
c.3 molH2+ 1 molN2 + 2 mol NH3
(3)H2O2作为氧化剂在反应时不产生污染物被称为绿色氧化剂,因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定性分析:图甲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的定性分析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溶液改为Fe2(SO4)3溶液,你认为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 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A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向外拉出一段后松手,过一段时间后看__________,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019-11-25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