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反应热 > 热化学方程式 >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正误判断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1 题号:21423991
Ⅰ.回答下列问题:
(1)用括号内的字母代号填空:中和热测定实验时,若用环形铜丝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会导致测定的数值___________(A.偏高;B.偏低)
Ⅱ.甲醚(CH3OCH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CO和H2制得,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为2CO(g)+4H2(g)CH3OCH3(g)+H2O(g)   ΔH=-206.0kJ·mol1。该过程可分为以下两步反应完成:
ⅰ.甲醇合成反应:2CO(g)+4H2(g) 2CH3OH(g)   ΔH=-182.0 kJ·mol1
ⅱ.甲醇脱水反应:
(2)请写出ⅱ中甲醇脱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将CO和H2按体积比1∶2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CH3OCH3(g)和H2O(g)。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CH3OCH3(g)和H2O(g)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D.每生成1 mol CH3OCH3(g),同时生成2 mol CO
(4)生产甲醚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副反应,与甲醇脱水反应形成竞争:CH3OH(g)+H2O(g) CO2(g)+3H2(g)   ΔH=+48.8 kJ·mol1,将反应物混合气按进料比n(CO)∶n(H2)=1∶2通入反应装置,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测得甲醚的选择性分别如图1、图2所示。

资料:甲醚的选择性是指转化为甲醚的CO在全部CO反应物中所占的比例。
①图1中,温度一定,压强增大,甲醚选择性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图2中,温度高于265℃后,甲醚选择性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1)为消除氮氧化物(NOx)的污染,可采用甲烷催化还原法:
CH4(g)+4NO2(g)=4NO(g)+CO2(g)+2H2O(g) △H1=-574kJ/mol
CH4(g)+4NO(g)=2N2(g)+CO2(g)+2H2O(g) △H2
CH4(g)+ 2NO2(g)=N2(g) +CO2(g) +2H2O(g) △H3=-867kJ/mol
则△H2=_________
(2)甲醇催化脱氢可制得重要的化工产品——甲醛,制备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写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②反应热大小比较:过程I______过程II(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上述反应过程中,需向体系中通入适量空气,控制条件消耗体系中的H2,既提高甲醛产率,同时使反应温度保持不变,则理论上n(CH3OH) :n(空气)=________。(已知:H2(g) +O2(g)==H2O(g) △H=-a kJ/mol,空气中O2 的体积分数为0.2)
(3)工业上常用CO、CO2和H2合成甲醇燃料,其原理为:
①CO(g)+2H2(g)CH3OH(g) △H<0
②CO2(g)+H2(g)CO(g)+H2O(g) △H>0
当混合气体的组成固定时,CO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压强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试解释CO 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面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017-12-26更新 | 165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化学能与热能在生产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按照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I、键能、焓变及热化学方程式相关考点:
(1)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I-I键、1molH-I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151kJ、299kJ。则由1mol氢气和1mol碘反应生成HI会__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___________kJ的热量。
(2)1g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为了减少CO对大气的污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研究CO和H2O反应转化为绿色能源H2.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kJ·moL-1;2H2(g)+O2(g)=2H2O(g)   ΔH=-483.6KJ·moL-1;H2O(g)=H2O(l)   ΔH=-44.0KJ·moL-1

写出CO和H2O(g)作用生成CO2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II、中和热的测定
50mL0.55mol·L-1盐酸与50mL0.50mol·L-1NaOH溶液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4)从实验装置上看,尚缺少一种玻璃仪器,这玻璃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
(5)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6)若大烧杯上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7)实验中若改用60mL0.50mol·L-1盐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忽略测量误差,下同)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8)仍按50mL0.55mol·L-1盐酸与50mL0.50mol·L-1NaOH溶液测定中和热。若三次平行操作测得数据中起始时盐酸与烧碱溶液平均温度相同,而终止温度与起始温度差t2-t1分别为①2.2℃,②3.5℃,③3.3℃,④3.4℃,则最终代入计算式的温差均值应该为___________℃。已知溶液的比热容4.18J/(g·℃),密度为1g/mL。计算所得中和热ΔH=___________kJ/mo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22-10-24更新 | 196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氨是最重要的化学品之一,我国目前氨的生产能力位居世界首位。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数据计算反应___________

(2)合成氮的原料混合气体的进料组成为
①在不同压强下反应达平衡时,氨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压强()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

②将混合气体匀速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反应,反应器温度变化与从反应器排出气体中的体积分数关系如图3所示,图3中各点表示的状态一定未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3)合成氨在农业和国防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常采用下列措施,其中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采用较高温度(400~500℃)B.将生成的氨液化并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来
C.用铁触媒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采用较高压强(20~50MPa)

(4)氮氧化物会造成环境污染,SCR技术利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铁基催化剂在260~300℃范围内实现SCR技术的过程如图4:

①对于反应ii:,用表示的速率方程为;用表示的速率方程为分别表示速率常数,则___________(填数值)。
②根据上述机理,等物质的量的、NO在有氧条件下完全转化为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3-12-26更新 | 1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