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 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3 题号:21582593
工业上加氢制,为的减排与再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策略,该过程中存在如下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则反应  ________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关于反应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填标号)。
A.反应物的键能之和高于生成物的键能之和
B.低温条件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
C.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D.恒容条件下,充入更多的能提高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3)向恒压(p)密闭装置中充入,在不同温度下同时发生反应Ⅰ和Ⅱ,达平衡时,测得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曲线对应物质为____ (填化学式)。
达平衡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p=____(列计算式即可)。
③结合图像分析,达平衡时装置中随温度升高的变化趋势为____ (填标号)。
A.减小        B.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④工业制备通常控制温度在℃之间的原因是____
(4)通过NOx传感器可监测NOx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Pt电极上发生的是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写出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一定条件下,CO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热化学方程式为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1molC完全转化成水煤气(CO、混合物)时吸收热量131.5kJ,则1molC与反应生成CO的焓变是___________kJ·mol
(2)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CO、的浓度之比为1:1
D.单位时间消耗0.1molCO同时生成0.1mol
(3)研究表明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温度/℃400500800
平衡常数K1595

在500℃下,CO和的起始浓度均为2mol·L,达到平衡时,C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
(4)在T℃、5MPa下,将0.1molCO与0.12mol混合气体充入1L密闭容器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在0~2min内,___________mol·L-1·min-1
②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压强代替浓度,分压=总压×物质的分数)。
③平衡后,若向容器中再充入0.2mol和0.02mol,则再次平衡后容器内的压强与充入CO和前的压强比为___________
2023-02-11更新 | 92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工业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迄今为止,人类仍然在追求低成本、高产率的合成氨技术。
(1)已知时,的燃烧热

①某种新型储氢材料的晶胞如图1所示,八面体中心为某价态铁的离子,顶点均为配体;四面体中心为硼原子,顶点均为氢原子。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化合物中铁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②有人提出利用反应制备的思路。请结合有关数据说明该反应难以实现的原因:___________
(2)经过理论计算并结合实验测量得出铁触媒表面合成氨反应全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其中(ad)表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我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使用双温双控催化剂提高合成氨产率的新方法。该催化剂是在纳米铁表面复合少量具有光学活性的,通过光辐射产生温差(如体系温度为495℃时,的温度能达到547℃,而表面为415℃)。其催化合成氨机理如图3所示。

①500℃下的平衡浓度较400℃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与传统的催化合成氨(铁触媒、400~500℃)相比,双催化剂双温催化合成氨更具优势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若将2.0mol和6.0mol通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在温度下进行反应。曲线A表示温度下的变化,曲线B表示温度下的变化,温度下反应到a点恰好达到平衡。

①温度___________(填“>”、“<”或“=”,下同)温度下恰好平衡时,曲线B上的点为,则m___________12,n___________3。
温度下,若某时刻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起始时的80%,则此时_______(填“>”、“<”或“=”)
③计算温度下,Kc=___________
2024-01-27更新 | 181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甲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可生成甲醇和副产物,反应如下:
反应①
反应②
反应③
反应④
分别表示反应①、②、③、④的平衡常数.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②的_____,的关系为______.
(2)图1中能正确表示反应①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为________(填曲线字母),其判断理由为____________.

(3)为探究不同催化剂对生成的选择性效果,某实验室控制的初始投料比为进行实验,得到如下表1数据:
时间/催化剂种类甲醇的含量(%)
4501078
4501088
4501046
①由表1可知,反应Ⅰ的最佳催化剂为_______________.
②图2中,转化率最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③有利于提高转化为的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
A.使用催化剂
B.适当降低反应温度
C.增大的初始投料比
D.恒容下,再充入
(4)已知,反应.该温度下,在某时刻体系中的浓度分别为,则此时上述反应的_______(填“>”、“<”或“=”)达到平衡时_____.
2020-11-17更新 | 1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