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和平衡 > 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 > 酸碱中和滴定 >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应用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9 题号:22867554
实验室制备无水并进行纯度测定。
已知:①氯化锌遇水生成受热分解。
②二甲酚橙为金属指示剂。
步骤一: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制备无水

步骤二:滴定并计算锌元素的百分含量。
取m g试样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磷酸三钠消除干扰离子后,滴入两滴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0.4000 EDTA()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15.00mL,测定过程中发生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碱石灰的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使用仪器a的优点:___________
(2)丙装置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若不使用乙装置,丙装置得到的产物中会有部分水解而产生杂质,该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丁装置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氯化锌试样中锌元素的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滴定前,盛放EDTA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则所测产品中锌元素的百分含量_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2024·湖南长沙·二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钴的化合物用途广泛,可用于指示剂和催化剂制备。以含钴矿石(主要成分为CoO(OH)、和少量NiO)为原料制取草酸钴晶体(化学式)的步骤如下:
步骤Ⅰ:向含钴矿石中加入硫酸和溶液浸泡,完全反应后过滤,装置如图。

步骤Ⅱ:向滤液中加入萃取剂(RH密度小于水),萃取分离出溶液和有机相。
步骤Ⅲ:向溶液中加入溶液,过滤,得到
(1)步骤Ⅰ加快浸泡速率的方法,除粉碎矿石、升高温度和适当增大溶液浓度外,还可以_______
(2)步骤Ⅰ中CoO(OH)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步骤Ⅱ中加入萃取剂充分振荡后,得到有机相的具体实验操作为_______
(4)步骤Ⅱ加入萃取剂萃取分离,原理为。萃取剂与溶液的体积比()对溶液中的萃取率影响如图所示,则的萃取率对应曲线_______(填“a”或“b”)。向萃取后的有机相中加入硫酸进行反萃取,目的是_______

(5)测定某草酸钴样品中草酸钴晶体的质量分数的原理如下:用过量溶液氧化草酸钴(该条件下不被氧化),再用溶液滴定剩余的溶液。请补充完整实验方案:
①取草酸钴样品3.050g,用稀硫酸酸化,加入100.00mL 0.1000 溶液,加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将溶液完全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
②按规定操作分别将步骤①所得溶液和0.1000 溶液装入如图所示的滴定管中,并调整液面为0;

   

_______
2023-06-28更新 | 203次组卷
【推荐2】孔雀石是含铜的碳酸盐矿物,主要成分为 Cu2(OH)2CO3,工业上以孔雀石(主要杂质有FeCO3、FeO、SiO2)制备胆矾的一般流程如下:

注:重结晶目的是为了除尽Fe3+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气体A 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
(2)方法 1 的原理是用微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将二价铁氧化为 Fe(OH)3,使之与 MnO2 共沉淀,易于过滤,除铁效果好,稍有过量,溶液即显微红色,便于掌握。稍过量的高锰酸钾会自动分解,产生 MnO2 和一种无毒的气体,请完善此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MnO4- +________H+ = __MnO2↓ + ____+   _____
(3)方法 1 的不足之处是在酸性条件下会发生副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离子方程式),产物Mn2+进入溶液,需要后续步骤除去,同时 Fe3+水解也不易彻底。因而实际生产中更多采用的是方法 2,用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优点是____。氧化后调节pH 沉淀出氢氧化铁,但需注意pH 不可过高,否则造成的影响是_____
(4)若在实验室进行步骤A 操作,需要用到的硅酸盐仪器有 _________________       
(5)CuSO4·5H2O 含量的测定:称取 0.5g 样品,溶于水,移入 1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量取 25.00mL,稀释至 100mL,加入10mL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及 0.2g 红紫酸铵混合指示剂,摇匀,用浓度为 cmol·L-1 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紫蓝色不变,重复三次,平均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为VmL。 (EDTA 能与大多数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 1:1 络合物,是络合滴定中的常用滴定试剂)
①计算CuSO4·5H2O 质量分数 ______________
②若不进行重结晶操作,计算出的质量分数结果会__________。(填偏低、偏高或者无影响)。
2020-04-09更新 | 129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化学反应常伴随热效应。某些反应(如中和反应)的热量变化,其数值Q可通过测量反应前后体系温度变化计算测得。
(1)盐酸浓度的测定:移取20.00mL待测液,向其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用0.50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22.00mL。
①上述滴定操作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填标号,下同)。

②该盐酸浓度为_______mol·L-1
③该实验到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
④下列关于滴定的操作及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
A.碱式滴定管量取NaOH溶液时,未进行润洗,测量结果将偏高
B.滴定时应一直观察滴定管中溶液体积的变化
C.终点读数时如果俯视测量结果将偏高
D.平行滴定时,须重新装液并调节液面至“0”刻度
(2)热量的测定:取上述NaOH溶液和盐酸各50mL进行反应,测得反应前后体系的温度值(℃)分别为T0、T1,则该过程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J(为了计算方便,可近似认为实验所用的稀溶液的密度为1.0g·mL-1,比热容为4.18J·g-1·°C-1,忽略水以外各物质吸收的热量,下同)。
(3)借鉴(2)的方法,甲同学测量放热反应Fe(s)+CuSO4(aq)=FeSO(aq)+Cu(s)的焓变△H(忽略温度对焓变的影响)。实验结果见下表。
序号反应试剂体系温度/℃
反应前反应后
i0.2mol·L-1CuSO4溶液100mL1.20g铁粉ab
ii0.56g铁粉ac
①温度:b_______c(填“>”“<”或“=”)。
②△H=_______kJ·mol-1(选择表中一组数据计算)。
2023-11-13更新 | 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