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 化学平衡 > 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 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536 题号:3086417
(1)在恒容绝热(不与外界交换能量)条件下进行2A(g)+B(g) 2C(g)+D(s) △H1<0反应,按下表数据投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体系压强升高。

物质

A

B

C

D

起始投料/mol

2

1

2

0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将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υ(A):υ(B):υ(C)=2:1:2       
D.c(A)=c(C)
(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2NO(g)+Cl2(g) 2C1NO(g) △H2<0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 mol NO和0.1 mol C12,10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O的转化率为。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为,则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甲醇(CH3OH)是重要的能源物质,研究甲醇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甲醇燃料的利用率,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燃料电池,电池的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个电极通入甲醇气体,电解质是掺入了Y2O3的ZrO2晶体,在高温下它能传导O2—离子。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用该燃料电池作电源,以石墨为电极电解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当电路中通过0.1 mol电子时,若要使溶液恢复到起始浓度(温度不变,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可向溶液中加入_____(填物质名称),其质量约为_______g。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困难 (0.15)
【推荐1】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代用燃料,甲醇分解制氢已经成为制取氢气的重要途径,它具有投资省、流程短、操作简便、氢气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我们可以根据298 K时的热力学数据(如下表)对于涉及甲醇的各种应用进行估算、分析和预判。
物质
H2(g)
O2(g)
CO(g)
CO2(g)
H2O(g)
H2O(l)
CH3OH(l)
CH3OH(g)
fH/kJ·mol-1
S/J·mol-1·K-1
0
130.68
0
205.14
110.52
197.67
393.51
213.74
285.83
69.91
241.82
18883
238.66
126.80
200.66
239.81

(1)估算400.0K,总压为100.0 kPa时甲醇裂解制氢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设反应的ΔrH和ΔrS不随温度变化,下同)。
(2)将0.426 g甲醇置于体积为1.00 L的抽真空刚性容器中,维持温度为298 K时,甲醇在气相与液相的质量比为多少_________?已知甲醇在大气中的沸点为337.7 K。
(3)由甲醇制氢的实际生产工艺通常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水煤气转化反应与裂解反应耦合,以提高甲醇的平衡转化率。请写出耦合后的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并求总压为100.0kPa,甲醇与水蒸气体积进料比为1 : 1时,使甲醇平衡转化率达到99.0%所需的温度_________
(4)设想利用太阳能推动反应进行,可将甲醇裂解反应设计为光电化学电池,请写出电极反应_________,并指出需要解决的两个最关键的问题_________
(5)有研究者对甲醇在纳米Pd催化剂上的分解反应提出如下反应机理:
CH3OH(g)+ S CH3OH(ad)
CH3OH(ad)   CH3O(ad) + H(ad)
CH3O(ad) CH2O(ad) + H(ad)
CH2O(ad)    CHO(ad) + H(ad)
CHO(ad) CO(ad) + H(ad)
CO(ad) CO(g)+ S
2H(ad)    H2(g)
以上各式中“S”表示表面活性中心,“g”表示气态,“ad” 表示吸附态。设S的浓度仅随甲醇吸附而变化,请根据以上机理用稳态近似推导反应速率方程_________,并对结果进行讨论_________
(6)金属催化剂的表面活性与表面原子的能量有关,假设表面为完整的二维结构,表面能量由原子的断键引起。请估算Pd金属(110)面(即与二重轴垂直的面)的单位表面能量_________。已知Pd为立方最密堆积,Pd原子半径为179 pm,原子化热为351.6 kJ·mol-1
2021-07-02更新 | 329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困难 (0.15)
【推荐2】甲烷的综合利用受到环境和能源领域的关注,是研究的重要课题。
(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i:CO2(g)+4H2(g)=CH4(g)+2H2O(g)   △H1=-164.4kJ/mol
反应ii:CO2(g)+H2(g)=CO(g)+H2O(g)   △H2=+41.5kJ/mol
反应iii:CH4(g)+H2O(g)=CO(g)+3H2(g)   △H3
则反应iii的△H3=_______kJ/mol,该反应在_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2)对于反应iii机理,可认为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CH4催化裂解生成H2和碳(或碳氢物种),其中碳(或碳氢物种)吸附在催化剂上;第二步:碳(或碳氢物种)和H2O反应生成CO和H2。反应过程和能量变化图如下:

整个过程中决速的步骤是_______(填Ⅰ或Ⅱ),其原因是_______
(3)在体积都为2L的多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CO2和4molH2发生上述反应i(忽略反应ii和iii),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测得lgk(lgk或lgk)、H2转化率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v=kc(CO2)∙c4(H2),v逆=kc(CH4)c2(H2O),其中、k、k为速率常数,只受温度影响。

①代表lgk曲线的是_______(填“X”或“Y”)。
②Z曲线上表示一定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点是_______
③假设T,温度下经过30s反应达到a点状态,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该温度下平衡常数计算式为_______
(4)利用某电化学装置可实现CH4和CO2的耦合转化,其原理如图所示。转化过程中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
2024-03-16更新 | 64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困难 (0.15)
【推荐3】A和B(如图所示),可由同一种氨基酸(羟脯氨酸)制得,通过这类单体的链式开环聚合,有望得到可降解的聚酯或聚硫酯(R=叔丁基)。

(1)比较A与B开环聚合时热力学驱动力的大小。简述原因______
(2)在有机弱碱的催化作用下,苄硫醇作为引发剂,B在室温下可发生活性开环聚合,形成聚合产物,画出产物的结构式______
(3)聚合(B’n-1→B’n)过程中,ΔHθ=-15.6kJ/mol、ΔSθ=-40.4Jmol-1K-1。计算室温(298K)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设反应达平衡时单体浓度[B]eq/cθ等于1/K,若起始单体浓度为2.00mol/L,引发剂浓度为0.0100mol/L,计算达平衡时产物的平均聚合度n______
(4)提高单体B开环聚合转化率的方法有______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加B的起始浓度          d.延长反应时间
2021-03-22更新 | 5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