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6 题号:9637592
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进入大气形成酸雨,有多种方法可用于的脱除。
已知可参与如下热力学循环:



反应______
碱性溶液吸收法。工业上常用碱性NaClO废液吸收,反应原理为:,为了提高吸收效率,常用 作为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四价镍和氧原子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可加快对的吸收。该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过程1的离子方程式是,过程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也可用于脱硫,且脱硫效果比NaClO 更好,原因是______
溶液、氨水等碱性溶液吸收法。已知时,含硫物种即水溶液中随pH变化如图1所示,脱硫效率随pH变化如图2所示。

①当用溶液吸收至溶液的pH为4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②当用氨水吸收至溶液的时,与溶液中存在的含硫物种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③由实验测得氨水脱除时,脱硫效率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在,pH较小时脱硫效率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实际工艺中,吸收液的pH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pH不宜过大的原因是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金属钒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常用于催化剂和新型电池。钒(V)在溶液中主要以VO43-(黄色)、VO2+(浅黄色)、VO2+(蓝色)、V3+(绿色)、V2+(紫色)等形式存在。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中利用V2O5制备金属钒。
4Al(s)+3O2(g)=2Al2O3(s) △H1=-2834kJ/mol
4V(s)+5O2(g)=2V2O5(s) △H2=-3109kJ/mol
写出V2O5与A1反应制备金属钒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V2O5是一种重要的氧化物,具有以下性质:
①V2O5在强碱性溶液中以VO43-形式存在,试写出V2O5溶于NaO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V2O5具有强氧化性,溶于浓盐酸可以得到蓝色溶液,试写出V2O5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VO43-和V2O74-在PH≥13的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1.0 mol·L-1的Na3VO4溶液中c(VO43-)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写出溶液中Na3VO4转化为Na4V2O7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图可知,溶液中c(H+)增大,VO43-的平衡转化率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根据A点数据,计算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
(4)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优良的新型蓄电储能设备,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放电过程中A电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充电过程中,B电极附近溶液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5-03更新 | 215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综合利用CO2、CO对构建低碳社会有重要意义。
(1) Li4SiO4可用于富集得到高浓度CO2。原理是:在500℃,低浓度CO2与Li4SiO4接触后生成两种锂盐;平衡后加热至700℃,反应逆向进行,放出高浓度CO2,Li4SiO4再生。700℃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用于高温共电解CO2/H2O,既可高效制备合成气(CO+H2),又可实现CO2的减排,其工作原理如图。写出电极c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电解生成的合成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CO(g)+2H2(g)⇌CH3OH(g)。对此反应进行如下研究:某温度下在一恒压容器中分别充入1.2 mol CO和1 mol H2,达到平衡时容器体积为2 L,且含有0.4 mol CH3OH(g)。此时向容器中再通入0.35 mol CO气体,则此平衡将_____(填“向正反应方向”“不”或“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4) 已知:

若甲醇的燃烧热为ΔH3,试用ΔH1、ΔH2、ΔH3表示CO(g)+2H2(g)⇌CH3OH(l)的ΔH,则ΔH_____
(5) 利用太阳能和缺铁氧化物可将廉价CO2热解为碳和氧气,实现CO2再资源化,转化过程如图所示,若用1 mol缺铁氧化物与足量CO2完全反应可生成______mol C(碳)。
2020-10-03更新 | 274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氮元素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对它们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已知:Ⅰ.N2(g)+O2(g)=2NO(g)       ∆H=+180.5 kJ·mol1
Ⅱ.2NO(g)+O2(g)=2NO2(g)       ∆H=-167.7 kJ·mol1
Ⅲ.4NH3(g)+5O2(g)=4NO(g)+6H2O(g)       ∆H=-809.6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热力学上反应Ⅱ比反应Ⅰ趋势更大,原因是________
(2)研究发现反应Ⅱ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2NO(g)=N2O2(g)       ∆H<0     快反应;
第二步:N2O2(g)+ O2(g)=2NO2(g)       ∆H<0     慢反应;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反应速率:v(第一步)> v(第二步)
B.活化能:E(第一步)> E(第二步)
C.决定反应 II 速率快慢的步骤为第二步
D.若第二步的 v =k c(N2O2)·c(O2)、v =k c2(NO2),则第二步的平衡常数 K=k ·k
(3)将 NH3与 O2按体积比 4:5 充入体积不变的容器中,起始体系总压强为 45kPa,分别在催化剂 M、N 作用下发生反应 III,NO 的分压(P)与反应时间(t)和温度(T)的关系如图:

①下列叙述能证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NH3与 O2体积比不再发生变化
B.单位时间内断裂 1molN-H 键,同时断裂 1molO-H 键
C.c(NO)与 c(H2O)浓度之比为 2:3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②由图象可判断反应温度:T1_______________T2(填“>”“<”“=”,下同),催化剂效率:催化剂 M_________催化剂 N,T1℃时,在催化剂 M 作用下,0~10mi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v[NH3(g)]=____________kPa·min1
2020-11-12更新 | 1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