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广东 高二 期末 2024-01-27 160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稳态与调节、分子与细胞、生物与环境、实验与探究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进行长跑运动时饮用含有特定成分的“运动饮料”能有效避免出现低钠血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饮料中含有的Na+和K+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稳定的主要成分
B.运动大量出汗导致Na+流失过多是引起低钠血症的主要原因
C.运动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稳定
D.运动时出汗多,及时饮用运动饮料能维持体液中水含量的相对稳定
2024-01-2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2. 在杭州亚运会的滑板比赛项目中,运动员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系列的动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B.高难度动作的完成依赖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C.比赛中运动员的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
D.支配肢体运动的传出神经受意识控制,属于自主神经系统
2024-01-2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3. 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记忆过程分为三阶段: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第三级记忆
B.临时记住某个验证码属于第一级记忆
C.对记忆的信息反复运用和强化可延长记忆的时间
D.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有关
4. 以枪乌贼神经元的巨轴突为实验材料,改变环境中离子浓度,测定其电位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静息状态时,K+外流不需要消耗能量
B.需在等渗的NaCl溶液中测定枪乌贼神经元的正常电位
C.当改变Na+浓度时,枪乌贼神经元静息电位并不受影响
D.降低Na+浓度时,枪乌贼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幅度会随之降低
2024-01-2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5. 如图是人体内部分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a、b、c、d、e、f表示相关生理过程,A、B、C、D表示体液。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B和D
B.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时,相关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分别是A和B
C.A中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只有a、c过程
D.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CO2在体液中的转移方向为“C→B→A”
2024-01-2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6. 在发现促胰液素(一种多肽类激素)之后,科学家继续进行研究:把一条狗的小肠黏膜刮下来,过滤后注射给另一条狗,后者在胰液分泌明显增加的同时,血压还骤然下降。下列推测或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实验中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B.胰液的增加是小肠分泌促胰液素的结果
C.该研究不能说明促胰液素具有降血压的作用
D.饲喂小肠黏膜滤液也可引起类似的生理现象
7. 夏天漂流是深受游客欢迎的旅游项目,在高温天玩漂流有可能会出现失温(人体的核心温度低于35℃)现象,需要严加防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游客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主要通过皮肤
B.失温状态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刺激并产生冷觉
C.人体的产热量小于散热量是导致人体失温的关键原因
D.失温现象表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024-01-2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8. 图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中字母表示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有5条食物链
B.a、b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
C.处在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c、d、f
D.c、f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9. 被猫、狗等动物咬伤需要及时就医,清理伤口、注射狂犬病毒抗体和狂犬疫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及时清理伤口能减小被狂犬病毒感染的几率
B.注射狂犬病毒抗体有助于及时清除进入人体的狂犬病毒
C.注射狂犬疫苗可以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D.狂犬疫苗就是从猫、狗等动物体中分离出来的狂犬病毒
2024-01-2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10. 近年来,佛山市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很多湿地公园变得水清岸美,越来越多的候鸟在此长时间停栖,其中包括一些濒危鸟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候鸟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湿地公园的建设提高了候鸟的环境容纳量
C.研究候鸟种群数量变化的常用方法是样方法
D.应及时捕捉濒危鸟类并进行人工繁育以增加其种群数量
11. 某兴趣小组探究了不同浓度吲哚丁酸(IBA)对柳蒿扦插生根情况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IBA浓度(mg/L)

生根率(%)

平均生根数/个

最长根长度/cm

最短根长度/cm

0

86.1

10.6

8.8

0.8

100

97.2

13.3

11.4

1.0

500

94.4

11.6

9.3

0.9

1000

91.7

11.4

9.5

0.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好将各组插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浸泡处理
B.各组插条在相应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后即可进行扦插
C.上述结果表明低浓度IBA促进生根,高浓度IBA抑制生根
D.最适合柳蒿扦插生根的IBA浓度是100mg/L
2024-01-2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12. 云杉林砍伐后形成的空地上很快会长满喜光草本植物,当喜光阔叶树种在草本层以上形成郁闭树冠后,喜光草本植物便被耐阴草本植物取代。当云杉在群落上层形成郁闭树冠后,喜光阔叶树种便不能更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过程属于群落的季节性变化
B.优势种的更替会使群落内光照和温度发生改变
C.草本植物、阔叶树种、云杉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当云杉林形成后,该地群落结构也可发生变化
13. 光敏色素是植物体内一类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农田中玉米—大豆间作时,高位作物(玉米)对低位作物(大豆)具有遮阴作用,严重时引发“荫蔽胁迫”,此时,低位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及多种激素共同响应荫蔽胁迫,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敏色素能感受环境中光照条件变化,并将这些信息传递至细胞核内
B.在荫蔽条件下,光敏色素的作用能促进大豆下胚轴和茎杆等伸长
C.光敏色素被激活后通过促进生长素等激素的合成,利于大豆适应环境变化
D.油菜素内酯和赤霉素在促进大豆下胚轴生长的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2024-01-2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4. MICA和MICB是癌细胞表面的两种蛋白,它们可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但癌细胞可以主动使这两种蛋白脱落。现已研发一种抗体可以阻止MICA和MICB从癌细胞表面脱落,进而增强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识别及杀伤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识别癌细胞的MICA和MICB属于免疫监视功能
B.癌细胞可通过MICA和MICB脱落来逃避免疫攻击
C.免疫细胞表面都存在MICA和MICB的特异性受体
D.与传统放疗、化疗相比,该抗体药物的副作用更小
2024-01-2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15. 某微型水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情况,如图所示,该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以生产者和来自陆地的植物残体为食。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90×105J/(m2·a)
B.能量流入第二营养级时,传递效率为15.0%
C.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10.5×105J/(m2·a)
D.初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70.5×105J/(m2·a)
16. 人对声音的感知与听觉毛细胞有关。毛细胞表面有一簇纤毛突起,声音振动能引起纤毛倾斜,通过连接丝拉动打开离子通道(左图),最终引起听觉神经兴奋(右图)。已知淋巴液中K+浓度高于毛细胞内液中K+浓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K+进入毛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B.纤毛不倾斜时,K+通道关闭,听觉神经纤维不兴奋
C.淋巴液中K+和Ca2+的跨膜运输均与听觉形成有关
D.Ca2+以胞吐的形式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024-01-2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人被蚊子叮咬后,通常会产生局部皮肤红肿现象,并产生痒觉。痒觉形成及“搔抓止痒”的机制如图所示(图中组胺、NPPB、GRP、GABA均为信号分子)。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被蚊子叮咬后,机体有关细胞会释放组胺使NPPB神经元兴奋,进而释放_____作用于GRP神经元。推测在痒觉形成过程中,作为感受器的是_____神经元。
(2)GRP能与_____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该神经细胞膜两侧的膜电位变为_____,进而引起STT神经元兴奋,产生痒觉。
(3)组织液中的组胺增多也是引起叮咬处皮肤红肿的直接原因,请分析其作用机理是_____。对皮肤红肿处搔抓能起到一定的止痒作用,结合上图,推测其止痒的机理是_____
(4)被叮咬者会不自觉地搔抓叮咬部位,但也可以不去搔抓,这说明神经中枢之间有什么联系?_____
2024-01-2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18. 妊娠糖尿病(GDM)对母亲和胎儿有巨大危害。为探究GDM的病因,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GDM孕妇和健康孕妇(对照组)相关生理指标,如下表所示:

组别

空腹血糖

(mmol/L)

口服葡萄糖1h后血糖

(mmol/L)

口服葡萄糖2h后血糖(mmol/L)

空腹胰岛素(mmol/L)

胰岛素抵抗指数

GDM组

6.42

9.02

7.93

3.04

1.52

对照组

4.19

8.49

6.45

3.72

0.69

注: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靶器官对其敏感性低的一种状态,其指数越高,抵抗越明显。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可通过抽血检测胰岛素水平,这是因为激素调节具有_____的特点。
(2)口服葡萄糖后,健康孕妇体内胰岛素分泌_____,从而促进_____,使血糖水平降低。
(3)据表推测,GDM孕妇血糖水平高的原因是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GDM孕妇细胞中A、B两种RNA的含量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如图所示。
   
研究人员据此推测:A、B含量异常导致机体血糖和胰岛素指标异常,从而导致GDM。为了验证这一推测,研究人员开展相关实验,请将其实验思路补充完整:
①取健康且血糖正常的妊娠小鼠若干只,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甲组增加A的含量,_____;乙组_____
③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_____
2024-01-2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19.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一种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常见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MP)后引起的免疫功能亢进是引起MPP症状的重要因素,患者体内一些免疫活性物质如IgG、IgM异常增加。科研人员研究阿奇霉素(一种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对MPP的治疗效果,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IgG

IgM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阿奇霉素+糖皮质激素

15.36

8.33

2.23

0.94

阿奇霉素

14.78

11.23

2.16

1.78

回答下列问题。
(1)MP是MPP的病原体,其含有的_____可以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在MP引起的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分别是__________
(2)MPP患者体内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_____能刺激下丘脑兴奋,促进其分泌_____,进而促进机体分泌糖皮质激素,调节免疫系统功能。这表明机体_____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
(3)据表分析,阿奇霉素和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可以_____,从而减轻MPP症状。
(4)进入MPP高发季节,某家长自行给孩子服用阿奇霉素预防感染MP,请评价该做法并说明理由_____
2024-01-2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20. 水稻分蘖(分蘖指禾本科等植物在地面以下或近地面处所发生的分枝)情况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已知水稻分蘖受磷浓度和生长素等因素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NP:正常磷营养液,LP:低磷营养液,NAA:外源生长素,NPA: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结果如图所示。

   

(1)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方向是_____。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磷条件下,生长素的极性运输_____(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水稻分蘖。
(2)研究发现,低磷胁迫能通过促进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从而影响水稻分蘖。为了研究低磷胁迫下水稻分蘖减少是否只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研究人员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对低磷处理的水稻进行了NPA处理,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实验结论是_____


NP组

LP组

LP+NPA组

分蘖数/个

+++++

+++

++

注:“+”越多表示分蘖数越多。
(3)进一步研究发现,独脚金内酯(一种植物激素)也能影响水稻分蘖。研究人员利用独脚金内酯信号转导关键基因突变体水稻(d14)和野生型水稻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上述实验结果说明_____
(4)研究表明,在缺失独脚金内酯信号的情况下,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依然能影响水稻分蘖。请设计实验验证这一结论,请写出实验思路_____。(备选实验材料:野生型水稻、突变体d14)
2024-01-2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21. 蝗虫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蝗灾爆发时,蝗虫聚集、迁飞、暴食等特征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少量蝗虫聚集后能释放信息素4VA,促使更多的蝗虫聚集,进而释放更多的信息素4VA。
回答下列问题。
(1)信息素4VA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信息。蝗虫通过释放信息素4VA聚集的过程属于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
(2)蝗灾爆发早期,其种群数量可呈现“J”形增长,其原因是_____。人们利用鸡、鸭捕食蝗虫能有效减轻蝗虫带来的危害,这种做法提高了蝗虫种群的_____从而控制其数量,这种防治方法属于_____
(3)羊草和针茅是两种常见的牧草。为了解草原植被类型与蝗虫爆发的关系,将相同数量的跳蝻(蝗虫幼虫)置于样地,统计跳蝻的存活率和发育历期(发育历期指完成一定的发育阶段所经历的时间),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_____更容易爆发蝗灾,判断依据是_____

(4)放牧强度也会影响蝗虫的生存情况。研究人员对某草原的放牧强度与蝗虫生存情况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放牧强度为_____时最不容易爆发蝗灾,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推测另两种放牧强度下该草原易爆发蝗灾的原因是_____

放牧强度

无放牧

轻度放牧

重度放牧

植物生物量(g/m2

378.7

98.7

79.6

植物种类数

29

30

22

蝗虫密度(头/m2

1.33

0.95

1.89

蝗虫种类数

8

7

10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稳态与调节、分子与细胞、生物与环境、实验与探究

试卷题型(共 21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非选择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稳态与调节
2
分子与细胞
3
生物与环境
4
实验与探究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水盐平衡调节单选
20.85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单选
30.94学习、记忆、情绪单选
40.6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膜电位的变化及相关曲线  协助扩散单选
50.65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  内环境是外界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单选
60.65激素调节的发现历程及相关实验分析  验证(探究)人或动物某种激素的生理作用单选
70.85体温调节单选
80.85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单选
90.85体液免疫  疫苗单选
100.65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单选
110.65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单选
120.85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单选
130.65植物对温度、光周期等的响应  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不同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单选
140.65非特异性免疫  免疫系统的功能单选
150.85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  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单选
160.6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协助扩散单选
二、非选择题
170.85反射与反射弧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解答题
180.4激素调节的特点  血糖调节  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实验题
190.65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体液免疫  免疫系统的组成解答题
200.65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及运输  不同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题
210.85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作用及传递过程解答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