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17339157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末社会动荡,“人士流徙,考详无地”,且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人才选拔。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曹丕接任魏王后,采用礼部尚书陈群的建议,颁行九品中正制。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予相应官职。中正(品评官)由政府委任,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初创时期重视家世、道德、才能,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材料二   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

材料三   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盖累圣(北宋历代皇帝)留心,讲求曲尽,以谓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通过州府考试的读书人),混合为一,而唯才是择。

——以上材料均来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科举制与唐代比有哪些发展,并分析其与社会变化的关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墨子》
材料二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卫青少时尝为平阳公主家骑奴……元光六年(前129年),拜车骑将军北击匈奴有功,赐爵关内侯。
——《史记》
材料三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材料四 “古往今来科举考试一再起死回生的历史说明: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与关系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人情的泛滥,使社会不至于陷入无序的状态,中国人发明了考试,以考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的调节阀。悠久的科举历史与普遍的考试现实一再雄辩地证明,考试选才具有恒久的价值。”
——刘海峰《科举学导论》(2005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材料二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及制度是什么?
(2)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实行科举制度的出发点。
(3)材料四中“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的历史根源是什么?该材料认为“科举考试一再起死回生”的原因是什么?
2016-11-18更新 | 28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灭六国而一统天下后,在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作为丞相副贰,辅佐丞相治理天下,同时监督各级官吏。御史大夫之下设有皇帝直接任命的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察御史等官,由他们共同组成御史府。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吏,同时向上级推荐人才。御史府的建立和地方监察官员的设置,标志着监察制度的建立。

材料二   在汉代,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值得注意的是,御史大夫是宰相的副手,因此,监察权是相权的一部分。……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明代将御史台改为纠(都)察院,专门监察政府。


(1)根据史料一,概括秦朝监察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建立监察制度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2023-06-17更新 | 9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主要选官制度演变简表

时期名称选官方式选官标准特点
夏、商、西周世卿世禄制宗法世袭血缘贵族政治
战国、秦朝军功爵制、荐举制军功举荐才能、军功官僚政治
两汉察举制官员举荐德、才官僚政治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中正品评门第士族政治
隋唐以后科举制分科考试成绩官僚政治

材料二     西方的文官制度效法的对象是明清科举制度,但并不是全盘照搬,而是予以适应性改造。明清科举选官主要以考八股文为主,考试内容单一,在科举考试之后,任官则由国家统一调配。西方的文官制度考试一般分为笔试和复试,对通过考试的官员进行分类,建立通专人才相结合的新体系以及职前培训制度,使每个职位都可获得最佳人选,从而满足不同部门的需要。

——摘编自李永强、马慧玥《论中国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

材料三     我国历史上形式多样的选贤任能方式,自战国秦汉以后推动了阶级、阶层的流动,囊括了许多优秀人才服务于国家。选贤中的考试方法逐步形成与完善是成功经验,特别是科举制,被视为天下之公,推动了社会的学习风气,对维护社会稳定、形成社会公平观有极大意义。任能中的循名责实、严格考核与问责制,是管理人才、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但用人不公、任人唯亲、任人唯近、用人体制涣散以至国家用人权力的丧失也是王朝不治而乱的历史教训。

——卜宪群《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选拔方式为依据写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历史分期,并概括不同阶段选官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文官制度与明清科举制度的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谈谈你对选官制度的认识。
2023-02-17更新 | 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