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 题号:1967716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适应专制体制的统治需要,用科举制代替了九品中正制,并以主要考时务策的形式选拔官员。唐朝时期,科举制度达到完备的阶段,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等五十多种。唐朝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名人志士的推荐,从而出现了投向不同的投卷、公卷和行卷。武则天长安二年,还产生了武举,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负重等。宋朝时期是古代科举制改革时期,不仅放宽了科举录取的范围,确立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还实行糊名和誉录的制度,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明朝时期,科举制经历了由鼎盛到衰落的历程。至清朝,科举制弊端日益显现,舞弊愈演愈烈,最终消亡。

——摘编自《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材料二   19281028日,依循孙中山“五权分立”的构架设想,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五院制的法案,规定“考试院为国民政府最高考试机关,掌握考选、铨叙事宜”。19301月,考试院所属机构全部成立。1931年五中全会通过《国民政府组织法》,强调“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律经考试院考选铨叙,方得任用”。考试院的设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孙中山政治学说"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并有"独见而创获"的特色,是中西合壁的产物,也反映了孙中山理想中的政府机关应循法治原则、公仆原则、治国原则的精神。考试院是文官考试的组织机构,它的设立,是考试权独立的重要标志。

——摘编自陈云《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科举制发展的基本趋势。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制的特征。
22-23高二下·甘肃临夏·期末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文官制度是古今中外重要的用人制度。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礼记》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史记》范晔论曰:“汉初,诏举贤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贡士之方也。”—《文献通考》魏司空陈群,始立九品之制,郡置中正,平次人才之高下,各为辈目。—《太平御览》

材料二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的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官选拔的作用。

材料三:19世纪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政党分肥”制度。执政党大肆使用本党人士担任公职,这不符合“资产阶级的统治是整个阶级的统治,而非一派统治”的原则。由于每次随选举而共进退,致使官吏大换班,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管理人才由于党派不同而不能服务于社会。一些官员认为作为战利品的权力到手,不用更待何时,例如纽约一名由格兰特总统任命的官员竟然滥用公款5000万到1亿美元。

文官制度的建立,将资产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了资产阶级整体利益的实现,使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在一个稳固的基础上。文官真正拥有了自己的政治权利,摒弃了对权势的依附关系,为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工作。文官制度的建立也体现了“机会均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政治原则的发展,各国公务员法均规定:不得以性别、种族、信仰、阶级为理由而拒绝公民担任公职。

——摘编自杨明《论现代西方文官制度建立的历史作用》

(2)依据材料三,简析19世纪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分肥”制度存在的弊端。结合文官制度的内容,说明文官制度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影响。
2023-11-11更新 | 2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是在不断地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二   (英国)文官职责是执行政府的政策。他们是“非政治份子”,不参加党派斗争,不参加政党政治活动,不得竞选议员,保持政治中立。在内阁时常更迭的情况下,他们不与内阁共进退,“无过错不被免职”。还经常受大臣们的咨询,向其提供情报、知识、经验。这些职能的行使,使文官成为统治阶级“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

——摘编自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建立近代文官制度的影响。
2022-06-20更新 | 3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宋择偶观

材料一  (唐文宗)曰:“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崔、卢:唐代北方士族门阀)

——(宋)欧阳修《新唐书》

材料二  诸与奴娶良人女为妻者,徒一年半,离之……其奴自娶者亦如之。主不知情者,无罪;主若知情,杖一百。

——《唐律疏议·户婚》

材料三  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省试)人士,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娇”。

——(宋)朱或《萍洲可谈》

材料四  今世俗之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妆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

——司马光《书仪》


(1)材料一、二反映出唐代婚姻最看重什么?体现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2)根据材料三、四总结宋择偶的标准,并指出其体现的宋代社会变化。
2022-02-21更新 | 2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