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戊戌变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2 题号:625853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戊戌政变大事记

1898年9月18日(八月初三日)一、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二、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希望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彻底交权。

9月19日(八月初四日)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

9月20日(八月初五日)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津);后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9月21日(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致使事态扩大,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被革、被逐和六君子被杀。

——据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三联书店(2005年版)整理

材料二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你认为引发戊戌政变发生的因素有哪些?

(2)关于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关系,以往大多数人认为: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政变发生,是促发政变的决定性因素。请依据材料一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并找出理由。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进程有何关系?

(3)据材料二,说明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运动史中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

【知识点】 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赵尔巽,清朝遗老。1914年受中国古代修史传统的影响,袁世凯邀请赵尔巽出任清史馆馆长,令其主持编纂《清史稿》。赵尔巽所聘主要撰稿者大多功名出身,国学底蕴较深,有的是当世公认的专家学者,同时多为清朝遗老,歌颂清朝、宣扬忠君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清史稿》的编纂初期筹备工作细致,进展也较为顺利。然至1917年夏,张勋复辟,战事一开,清史馆闭馆数月。后来恢复,勉强维持,经各方努力,1926年秋全稿粗具,商定三年终审定稿。1927年中,赵尔巽因病突然提出全稿立即付印,并筹措大量资金托人刊印。当年九月,赵尔巽病逝,政局动荡,刊印之期最终缩为十个月。这样,大量书稿来不及审阅修正,甚至根本没有审定,即付刊印。

——据邹爱莲、韩永福、卢经《清史稿纂修始末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赵尔巽主持编纂《清史稿》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赵尔巽主持编纂《清史稿》进行评价。

2017-04-18更新 | 7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4)
【推荐2】【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 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命。 ……
—— 摘自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2 自台湾事后(指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陈涉辍耕于陇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3 大借洋款,以举庶政。
——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康有为政治主张的其理论根据是什么?
(2)材料2、3反映了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各自的态度怎样?
(3)根据材料1、2、3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缺陷。
2016-12-12更新 | 19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将清朝学部更名为教育部,统管全国的教育工作,蔡元培为第一任教育总长。随后,教育部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中学、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及时数。小学设置修身、国文、地理、算术、体操等科目,高等小学则在此基础上增设外语、图画、手工、裁缝等课程。中学、师范学校在此基础上增设理化、音乐、家政等课程。2月,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指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和,尊孔与信教自由相悖、应该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作为新的教育宗旨。何为公民道德?蔡元培解释说:“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揭者曰:自由、平等、博爱。”9月,北京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令》(史称壬子学制),在新学制下,分为三段四级,即初等教育(2级)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其中又包括普通教育、实业教育和师范教育三种不同系统。壬子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教育体系初步建立。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教育》

(1)根据材料,概括民国初期创建新式教育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期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2017-08-08更新 | 1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