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兴趣小组在跨学科实践课上制作了一台简易化学“制氧机”,原理如图所示。制氧时,在反应仓中加入适量水,再先后加入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反应仓中快速产生大量气泡,仓壁变得温热,纯化仓底部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

已知:过碳酸钠在水中会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
(1)反应仓中过氧化氢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2)纯化仓中的水除了有吸收杂质提纯氧气的作用,还可起到的作用是______(填序号)。
①可以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
②降低氧气温度
③加快氧气的生成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从下图中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反应后进行过滤可回收,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

2024·陕西·一模
2 . 化学镝依社团的同学们分析了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3O4、FeO等;其他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制备铁红(Fe2O3)的流程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将硫铁矿烧渣加入高温反应炉前,先将其粉碎的目的是______
(2)高温反应炉中焦炭作用______
(3)操作1的名称为______
(4)溶液C中的溶质有______(填化学式)。
2024-03-27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7(陕西专用)-【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卷(陕西专用)
3 . 如下图所示,甲、乙、丙烧杯中均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将形状、大小均相同的三种金属片Zn、X、Cu分别放入其中,请根据图示回答。

(1)实验前Zn、X、Cu均要使用砂纸打磨,目的是______
(2)Zn、X、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_____
(3)写出甲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将上述实验中的金属X更换为Ag,要验证Zn、Ag、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可将上图烧杯中的稀硫酸更换为____溶液。
2024-03-2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大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黄铜(锌和铜的合金)在古代应用非常广泛,古人用炉甘石(主要成分是),赤铜和木炭制备黄铜,其中一种流程如下:

(1)粉碎的作用是______
(2)反应Ⅱ中赤铜与木炭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将一定质量铜和锌加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存在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5 .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帮助实验员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且瓶盖没有完全密封的无色液体(如图所示)。经实验员分析,可能是 中的一种,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确定该无色溶液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查阅资料】
①上述四种物质溶解度如下:
物质
常温下溶解度 9.610921.536
溶液呈中性。
【实验讨论】
(1)小明仔细分析四种物质的溶解度后发现该物质不可能是_________
【实验探究一】
(2)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溶液变红原溶液是

_________原溶液是

【实验分析一】
(3)大家一致认为小方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
大家也对小华的结论产生质疑,理由是 溶液久置可能变质,加足量稀盐酸也会产生气泡。
【实验探究二】
(4)小琴同学重新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溶液,振荡_________原溶液是溶液,且已部分变质
②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_________溶液变红

【实验分析二】
(5)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实验反思】为了防止变质,药品必须要密封保存;倾倒液体试剂,要将标签向着手心。
2024-03-18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初中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6 .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融雪剂又称“化冰盐”,它以氯化钙和氯化钠为主要原料,并可根据需要调整配比,广泛应用于冬季道路、停车场、广场等场所的融雪和防冻,以保证人们出行安全。
材料二:节日燃放的烟花,是很多金属化合物在灼烧时呈现出的艳丽色彩。实验中用铂丝蘸取某些金属化合物灼烧时发现:含钠元素的火焰呈黄色,含钙元素的火焰呈砖红色。

Ⅰ、研究“融雪剂”成分。
结合上述材料,某兴趣小组按如图1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1)上述实验验证了样品中含有氯化钙,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同学们认为仅通过上述实验,无法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氯化钠,理由是______
Ⅱ、拓展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3)【进行猜想】猜想一:______;猜想二:氯化钠和碳酸钠:猜想三:氯化钠和氯化钙。
【实验验证】
(4)为进一步确定该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兴趣小组继续设计实验并请你一起完成下面报告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_猜想二成立

【交流讨论】
(5)用食盐融雪,造成土壤中含盐浓度偏高,使路旁树木死亡。融雪剂还可能会加速钢铁制品的锈蚀,请写出一种路边护栏(钢铁材质)的防锈方法______
2024-03-16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化学(陕西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7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了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一瓶是稀盐酸或稀硫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探究活动(每种方案或实验的1、2号试管中,都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无色溶液)。
探究一:鉴别酸溶液与碱溶液。
(1)【设计实验】为鉴别哪一瓶是酸溶液,哪一瓶是碱溶液,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方案是___________(填字母)。

探究二:探究两瓶溶液的溶质成分。
【提出问题】两瓶无色溶液的溶质成分各是什么?
【设计实验】小华为鉴别两瓶溶液的溶质成分,分别向1、2号试管中加入的试剂及实验现象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所加试剂镁条BaCl2溶液CuCl2溶液Na2CO3溶液
现象1号试管产生气泡产生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产生气泡
2号试管无明显现象产生白色沉淀产生蓝色沉淀无明显现象

(2)【获得结论】1号试管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以上四个实验中,只根据其中一个实验的现象即可证明2号试管中原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的是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3)【讨论质疑】小强对探究二的2号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现象提出疑问,大家一致认为2号试管中的原溶液已变质,则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探究三: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后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后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OH   Na2CO3   猜想二:Na2CO3
(4)【设计实验】请完善下面的表格
实验方案及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瓶中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产生白色沉淀猜想一
成立
步骤二:取步骤一中的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____溶液变为红色

(5)【反思评价】小明认为可用Ba(OH)2溶液代替步骤一中的BaCl2溶液进行实验,你认为此方案是否不可行___________(填“是”或“否”)。
2024-03-13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翱翔中学(原西工大附中)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8 . 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只要将它与自来水连接,便可以除去水中的部分杂质得到直饮水。某品牌直饮水机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性炭用来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B.滤膜可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C.紫外线灯照射的作用是加热D.直饮水一定是软水
2024-03-10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翱翔中学(原西工大附中)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9 .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图所示顺序摆放着6瓶不同的无色溶液(药品是按照物质所属类别摆放的),其中试剂④的标签破损,为此,他们做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试剂④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
(1)根据“破损的标签”和药品的摆放顺序,对试剂④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推测:
若与试剂③属同类物质若与试剂⑤属同类物质
猜想1:_____________猜想2:猜想3:

【设计实验】
(2)取少量④中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______________有白色沉淀产生
实验结论猜想2正确

【实验分析】
(3)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讨论质疑】
(5)小明认为上述实验无法得出“猜想2正确”的结论,理由是猜想1中溶液变质也会产生;于是他另取少量瓶内液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溶液(呈中性),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取上层清液,滴入____________试液,溶液呈红色;
【得出结论】猜想1正确
【拓展应用】
(6)为防止试剂瓶的标签受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是__________
2024-03-07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年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
解题方法
10 . 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介绍了“火法炼锌”的方法:把炉甘石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如下图所示,泥封,“其底铺新,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

(1)反应区中,炉甘石在高温下分解可以生成氧化锌,煤炭中的碳与氧化锌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锌和,写出碳与氧化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炉甘石加入炼锌罐之前,先将其粉碎的目的是______
(2)必须“冷定“后才能“毁罐”取锌,请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
2024-03-0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