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过程,进行“用纯碱制烧碱”的实验,并开展了如下实验探究。实验中生成烧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提出问题】滤液Y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溶质是NaOH;
猜想二;溶质是___________
猜想三:溶质是NaOH和Na2CO3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滤液Y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无明显现象猜想二不成立
②另取少量滤液Y于试管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___________猜想三成立
【拓展应用】对于滤渣X的组成,两位同学得出了不同结论:
小林同学:滤渣X为CaCO3
小华同学:滤渣为XCaCO3和Ca(OH)2
你认为___________同学的结论正确。
【反思交流】通过本次实验,同学们认为,反应后物质的成分,既要考虑反应的生成物,还要考虑___________
2021-07-2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2 . 水泥中添加氢氧化铁后,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性能和强度。某硫酸厂的矿渣中含有Fe2O3和SiO2(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利用矿渣制取氢氧化铁的简易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酸反应;②氢氧化铁在烘干时易分解。
(1)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
(2)向溶液A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任写一个)。
(3)操作Ⅲ是洗涤、干燥,干燥时要控制温度的原因是______
2021-06-2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3 .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有关CO2性质的实验。

(1) 实验1,挤压装置中滴管的胶帽,使其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滴入烧瓶内,并轻轻振荡,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
(2) 实验2,向集满CO2的集气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轻轻振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3) 有同学认为,鸡蛋被“吞入”瓶中,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你同意它的观点吗? ___________ (填“同意”或“不同意”),为了证明二者的反应它们重新设计了实验3,该实验的现象是 ___________
2020-12-22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西安交大附中分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稀硫酸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现象,于是,他们以二者的混合物为研究对象,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能否反应”的问题进行探究。甲、乙同学分别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所用试剂或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甲同学测其pHpH>7有氢氧化钠,二者不反应
乙同学硝酸钡溶液观察现象有硫酸,二者不反应

(1)乙同学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同学们分析后认为甲、乙同学的结论都有错误,乙同学结论错误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3)丙同学重新进行了实验:他取氢氧化钠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先加入几滴酚酞试液,再给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观察到_____,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4)丙同学实验后的溶液中溶质一定含有硫酸钠,还可能含有_____(写化学式,下同),取丙同学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_____,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证明该物质存在。
2020-11-04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5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并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3: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HCl
猜想4:废液中的溶质是_____
【讨论与交流】
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实验与结论】
(1)小亮同学为验证猜想3,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不变色,于是小亮认为猜想3正确,同学们都认为小亮的结论有误,理由是_____
请你另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3: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_____猜想3正确
(2)验证猜想4,可选择的试剂有_____
A 酚酞溶液     B 氢氧化钾溶液     C 稀硫酸     D 氯化钡溶液
【拓展与应用】若废液中的溶质是 NaCl 和 HCl,根据盐酸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_____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 NaCl 固体。
2020-10-3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陕西省西安市陕师大附中中考四模化学试题
6 .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氧化钙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氧化钙的俗名是_____
(2)如果要用实验证明C中不是水而是一种溶液,可以选择下列_____(填序号)进行实验。
①氯化钠溶液   ②酚酞溶液   ③二氧化碳
(3)操作Ⅰ是向无色澄清液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出现白色固体,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020-10-31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中考五模化学试题
7 . 利用铜制备硫酸铜,设计了如下两个方案:
方案①:Cu + 2H2SO4 (浓) CuSO4 + SO2↑ + 2H2O
方案②:2Cu + O2 2CuO     CuO + H2SO4(稀) = CuSO4 + H2O
对比上述两个方案,若硫酸足量且不考虑铜的损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个方案都需要加热
B.方案①中可以用稀硫酸代替浓硫酸
C.方案②中硫酸的利用率高,不会产生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
D.等质量的铜分别按两个方案制备,可获得等质量的硫酸铜
8 . 化学实验课后,实验台上按照①~⑥的顺序摆放的六瓶无色试剂(如图所示,药品是按照物质所属类别摆放的),其中试剂④的标签破损,为探究试剂④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试剂④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根据“破损的标签”和药品的摆放顺序,对试剂④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推测:
若与试剂③属同类物质若与试剂⑤属同类物质
猜想 1:_________猜想 2:Na2CO3猜想 3:NaCl
【实验验证】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亮同学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试剂④中的溶液,滴到湿润的 pH 试纸上,测得 pH=11,他判断该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对小亮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所得结论,你的评价是_______(填字母)。
A 方法正确,结果正确,结论正确       B 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
C 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       D 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但结论不正确
(2)小红同学取少量试剂④,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小红据此得出“猜想 2   正确”的结论。小组同学讨论认为小红的推断不合理,他们的理由是___________
(3)小明同学向盛有试剂④的试管中加入_______(填化学式),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小组同学据此得出结论:猜想 2 正确。
【拓展应用】(1)同学们向盛有试剂④的试管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从而进一步证明猜想 2 正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为防止试剂瓶的标签受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是:________
9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目的A.检验溶液是否是碱溶液B.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之一
操作
现象溶液变蓝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结论该溶液是碱溶液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目的C.验满氧气D.鉴别浓盐酸和浓硫酸
操作
现象带火星木条复燃甲瓶口出现白烟,乙瓶口无明显现象
结论氧气已收集满甲瓶中是浓盐酸,乙瓶中是浓硫酸
A.AB.BC.CD.D
2020-07-02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五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6月份)
10 . 对比实验是化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 CO2   通入NaOH 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设计了下列二组实验。请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并回答问题:
【设计与实验】
实验序号实验步骤一实验步骤二实验序号实验步骤一实验步骤二
实验 I实验II

【探究与结论】
(1)实验I中步骤一看不到明显现象,步骤二产生的现象是_____
(2)实验Ⅱ中步骤二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其中CaCl2溶液也可以用_____(填字母)代替达到实验目的。
A 硝酸钡溶液             B 氯化钾溶液             C 碳酸钾溶液             D 硫酸钠溶液
(3)在实验Ⅱ的步骤一中CO2和NaOH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但却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原因是_____
【拓展延伸】现有下列信息:

请你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利用以上资料信息再设计实验Ⅲ,证明CO2确实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Ⅲ的操作为:_____。看到的现象是_____
2020-03-22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前进路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