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化学兴趣小组对蔗糖进行了探究。
探究一:工业制备蔗糖。其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上述流程中用活性炭脱色,利用的是其___________性。
探究二:蔗糖组成的探究。兴趣小组成员进行了下述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
(3)小组同学将蔗糖放在氧气中燃烧,检验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有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实验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___________元素。
【方案二】如下图所示,实验开始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4)先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实验时观察到干冷的小烧杯内壁有___________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6)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小组同学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该装置另选试剂进行验证。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往玻璃管中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加热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烧杯内___________黑色固体是单质碳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烧杯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拓展交流】
(7)兴趣小组用定量方法准确测量出17.1g蔗糖与足量氧气反应后生成26.4gCO2及9.9gH2O,则蔗糖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024-02-2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质量检测题
2 . 从废旧电脑的某些零部件中回收金属银,设计流程如图所示:

(1)废旧零部件预处理过程中需要将其粉碎,粉碎的目的是______
(2)步骤I和步骤Ⅱ都涉及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3)步骤I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后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步骤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024-02-1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3 . 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用装置E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内的水全部排出后,将导管移出集气瓶,再进行如下操作:a.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b.瓶口向上放置;c.在集气瓶口盖好毛玻璃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用编号排序)。
2024-02-0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4 .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Y型试管的管口系牢小气球。
   
(1)能燃烧的是______(填“a”、“b”或“c”)处,该处燃烧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字母)。
A.温度降低     B.氧气耗尽     C.管内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管口的小气球作用是___________
(3)比较a和b处实验现象,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
2024-02-0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5 . 利用如图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试管①中充满氮气,试管②、③中充满氧气,将水升温至,仅观察到②中的白磷燃烧。

(1)对比①、②可验证燃烧需要___________
(2)对比②、③可得出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_______(填“高”或“低”)。
(3)图中小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024-02-06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6 . 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师引导下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实验探究】将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混合,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三位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1)测定溶液pH的变化
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pH变化如图1所示,则该同学是将______(填字母)。
a.氢氧化钾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b.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钾溶液中
(2)测______
乙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数据变化如图2所示,也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了反应。
(3)借助于酸碱指示剂
丙同学进行图3所示实验,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也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提出问题】针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大家纷纷提出了猜想。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只有
猜想二:有
猜想三:有和KOH
【进行实验】
(4)为了验证猜想,学习小组选用CuO粉末、溶液,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加入CuO粉末
______溶液中有
猜想二正确
方案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滴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有
猜想二正确

【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二正确。
【反思评价】
(5)丁同学针对上述方案提出疑问,认为方案二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6)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方案一中的CuO粉末也可以用______(填字母)代替。
A.NaOH溶液B.KCl溶液C.溶液
2024-01-26更新 | 237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培文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7 . 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可燃物
(1)化石燃料燃烧是温室气体产生的重要来源,风能、潮汐能和___________等是可用于代替部分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2)煤干馏是煤综合利用的主要工艺,煤干馏的产物之一是焦炭(主要成分为C)。焦炭充分燃烧时的产物为___________(写出物质名称),在高温条件下,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得到新的可燃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任务二】探究燃烧条件

该小组以上图为例探究燃烧的条件:
【查阅资料】I.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Ⅱ.磷燃烧产生的白烟会刺激人的呼吸道。
(3)实验中a、___________(选填“b”或“c”)两处的现象相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a、c两处的现象相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
(4)该装置的管口系着小气球,其作用是___________
2024-01-1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8 . 如图所示,取2根粗细、长度均相同的光亮细铁丝盘成螺旋状,在一端系上粗铜丝,另一端系一根火柴杆,点燃火柴杆待快燃尽时,分别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1)观察到___________(填“甲”或“乙”)中铁丝剧烈燃烧。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___________
(3)装置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若将铁丝改为少量木炭进行实验,为了检验产物,可将水换成___________(填名称)。
2024-01-16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段性检测(二)化学试题
9 . 学习完金属的化学性质,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一】同学们进行如图一所示的实验,验证铁、锌、铜、银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

(1)试管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2)你认为通过上述图一所示的两个实验能否验证铁、锌、铜、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___(填“能”或“不能”)。
【实验二】完成实验一之后,同学们将试管①②内的物质都倒入废液缸中(如图二)。小组同学对废液缸中混合物的成分产生了探究兴趣。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

(3)小明将铁丝放入浅绿色滤液中,一段时间后,铁丝表面没有发生变化。由此判断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提出问题】滤渣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小明的猜想:银、铜、铁、锌
(4)你的猜想:猜想Ⅰ_______;猜想Ⅱ:银、铜、铁
【分析思考】
(5)同学们认为小明的猜想不正确,结合上述的实验现象分析,小明的猜想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方程式解释)
【进行实验】
(6)实验证明猜想Ⅱ正确,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取少量滤渣样品,加入_________(填名称)有气泡,溶液变成浅绿色。猜想Ⅱ正确

【拓展应用】
(7)为继续研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习小组同学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下列关于溶液中物质变化关系图,错误的是 (填序号)
A.B.
C.D.
2024-01-09更新 | 41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初级中学初中学业水平模拟化学试卷(一)试卷
10 . 碱式碳酸铜又称铜绿,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反应产生的物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Cu2(OH)2CO3受热分解后除生成CO2和H2O外,试管中还有一些黑色粉末状固体。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证明有CO2和H2O生成,应选择如图的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理由是_______
   
(2)探究黑色粉末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
该黑色粉末可能是①碳粉、②氧化铜、③_______;小明同学经过认真分析,认为上述猜想_______一定不正确(填序号)。
【查阅资料】
a.碳粉与氧化铜均为不溶于水的黑色粉末;
b.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形成蓝色溶液;
c.碳粉既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解在稀盐酸中。
【实验验证】
请你帮小组同学完成下述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猜想②正确

(3)铜绿[Cu2(OH)2CO3]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2024-01-01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镇安县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教学检测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