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某化学小组对教材中“燃烧的条件”的探究实验进行了两种创新设计。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方案一:
【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
   
【实验步骤】
①在1号玻璃瓶中加少量红磷,2号玻璃瓶中加少量白磷,3号玻璃瓶中加少量白磷并注满水。把三个玻璃瓶同时放进盛有80℃热水的大烧杯中。
②用注射器向2号瓶中注入适量的水。
③用注射器把3号瓶中水抽出,发现3号瓶中的白磷燃烧起来。
【分析与讨论】
(1)写出步骤①中三个玻璃瓶中的现象:______
(2)步骤③中,3号瓶中白磷燃烧的原因是______
方案二:
【查阅资料】红磷和白磷燃烧的产物对人体有害,氢氧化钠溶液能将其吸收。
【实验装置】如图二所示。取绿豆大小的白磷放入小试管中,再加入少量约:80℃小试管高度的一半为宜);将大试管稍作倾斜,让小试管沿大试管内壁滑入大试管中;将双孔塞的长导管伸到小试管中接近白磷正上方的位置,旋紧双孔塞;最后将大试管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80℃的热水。
【分析与讨论】
(3)缓慢推动注射器,A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装置B小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有气泡产生,______
(4)烧杯中:80℃热水的作用是______
(5)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
2023-12-3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2 .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定律。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进行探究,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提出猜想】猜想1:相等;猜想2:不相等。
【设计实验】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四组实验。

(1)经过讨论,甲、乙、丙三位同学一致认为,丁同学的实验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______
【进行实验】
(2)小组同学按照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实验设计进行了如表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小气球先变鼓后变瘪,天平指针不偏转有大量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右偏转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天平指针不偏转
实验结论猜想1正确猜想2正确猜想1正确
甲方案中①处的现象是________
(3)按方案丙进行实验,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交流讨论】
(4)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再分析讨论,同学们发现实验乙中产生的气体逸散到了空气中,导致质量减少,指针向右偏转。在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中,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_中进行。
【优化改进】
(5)乙同学按照讨论的结果对其实验方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进,实验结束后发现气球完全鼓起,但天平指针仍然向右偏转了。你认为下列选项中的解释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减少
B.生成气体的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气球受到的浮力对实验结果有干扰

【得出结论】
(6)_______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023-12-14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周家硷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分子的性质,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A、B、C三处各滴上1~2滴无色酚酞溶液,向试管口的脱脂棉上滴一些浓氨水(如图所示)。

(1)实验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了______
(2)相比于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同学们的改进实验的优点有______(写一条)。
(3)用长柄V形玻璃管进行实验,向左、右两端的V形玻璃管内分别同时滴入等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塞紧橡胶塞(如图所示)。

已知:浓盐酸靠近浓氨水时,会产生大量的白烟(氯化铵)。
①浓盐酸与浓氨水未直接接触就产生白烟,是因为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物理性质是______
②实验中产生白烟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2023-12-1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兴化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4 .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固定装置。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⑦①④⑤⑥B.①③②⑦⑤④⑥
C.②③⑦①④⑥⑤D.⑦③①②④⑤⑥
2023-11-2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高新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10月月考化学试题
5 . Y形管是一种简易实验仪器,同学们用Y形管进行了两组探究。
   
甲组探究:如图甲,验证分子的性质。
(1)一段时间后,B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分子在______
(2)A、B、C三个装置中最先观察到实验现象的是______(填字母),由此可得出温度与分子运动速度的关系是______
乙组探究:如图乙,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已知:Y形管内装有红磷,Y形管体积(已去除胶塞占的体积)为a mL,注射器中装有体积为b mL的水。
【实验步骤】①用酒精灯加热红磷至燃烧;
②反应结束并冷却后,读取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c mL。
【实验结论】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
【反思评价】
(4)实验中加入过量红磷的目的是______
(5)若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023-11-2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6 . 某化学小组对教材中“燃烧的条件”的探究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
【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

【实验步骤】
(1)①如图一所示,1、2号瓶中充满氧气,3号瓶中装满水。将三个瓶子同时放入盛有80℃热水的大烧杯中、观察到三个玻璃瓶中的现象分别为______,3号瓶中无明显现象。
②用注射器把3号瓶中的水抽出,发现3号瓶中的白磷燃烧起来。
【分析讨论】
(2)对比1、2号两瓶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3)对比______号两瓶中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与氧气接触。
【实验反思】实验产生的白烟对人体有害,化学小组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
【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白烟发生化学反应,将白烟吸收。
【改进装置】如图二所示。取少量白磷于小试管中,再加入少量热水;将大试管稍作倾斜,让小试管沿大试管内壁滑入大试管中;将双孔塞的长导管伸到小试管中接近白磷正上方的位置,旋紧双孔塞;最后将大试管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80℃的热水。将过氧化氢溶液推入锥形瓶中一段时间后,小试管中的白磷开始燃烧。
【反思评价】
(4)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5)烧杯中80℃热水的作用是______
(6)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
2023-11-2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7 . 为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1)图1是按课本进行的实验,一段时间后,A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2)图2与图1相比,优点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实验延伸】为了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微型实验。
   
【查阅资料】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NH3),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HCl)气体,二者接触会反应产生白烟,白烟是氯化铵(NH4Cl)固体。
(3)用长柄V形玻璃管进行实验,向左、右两端的V形玻璃管口分别同时滴入等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塞紧像皮塞。稍后,在靠近浓盐酸的一端最先出现白烟。
①产生白烟的过程中,分子的种类______(填“发生”或“未发生”)改变。
②由图3实验可知,相同条件下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比氨分子的运动速率______(填“快”或“慢”)。
(4)准备两套(甲、乙)如图3所示的装置,将甲装置放在室温环境中,乙装置放在比室温高30℃的环境中、乙出现白烟现象比甲快,原因是______
【拓展实验】
(5)再取一根V型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在左右两端同时塞入分別滴有浓盐酸、浓氨水的脱脂棉,再塞紧橡皮塞。稍后,在靠近浓氨水的一端最先出现白烟,如图4。
   
图4实验中,最先出现白烟的位置与图3实验相反,说明相同条件下______
2023-10-14更新 | 450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摸底评估化学试题(一)
8 . 在探究CO2的化学性质时,老师演示了如下实验: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将其喷水后,纸花不变色,再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如图所示),观察到紫色纸花变红。接下来,请你参与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是什么物质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提出猜想】猜想Ⅰ:水使纸花变红
猜想Ⅱ:?
猜想Ⅲ:CO2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使纸花变红
(1)猜想Ⅱ为______________
(2)根据老师的演示实验,猜想Ⅰ一定不成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3)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_______纸花不变色猜想Ⅱ不成立
另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纸花变红猜想Ⅲ成立

【得出结论】
(4)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说明是CO2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使纸花变红。写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
【实验拓展】用实验证明碳酸型饮料(如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
【查阅资料】柠檬酸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和酒精;常温稳定,熔点153℃,熔化后沸腾前分解,分解温度约为175℃;柠檬、柑橘等水果中含有柠檬酸。
甲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打开汽水瓶盖,立即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将导管另一端伸入试管中。轻轻振荡汽水瓶,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内溶液变红色,甲同学认为可以证明该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
乙同学质疑甲同学的方案不够严密,认为也可能是该汽水中的柠檬酸随气体进入试管,而引起紫色石蕊溶液的变色。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乙同学提出的质疑进行了如下探究:
(5)甲同学在自己实验的基础上,未增加任何试剂,接着进行了一步实验操作,该操作是_______,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确认不是因为柠檬酸而引起紫色石蕊溶液的变色。
2023-10-13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9 . 白糖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主要成分为蔗糖,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蔗糖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作出猜想】
(1)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猜想依据是化学变化前后______不变。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
【实验一】小睿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到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小欣认为该方案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
【实验二】小欣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前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热。

       
(2)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试管中有______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3)小欣猜想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她向试管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向硬质玻璃管内通入______,点燃酒精灯。观察到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实验过程中碳燃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拓展交流】
(4)实验二中,先通入氮气,排尽硬质玻璃内的空气,其目的是______
2023-07-19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西安市第七十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10 .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
   
Ⅰ.实验小组按A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中原空气总体积的,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装置漏气B.红磷过量
C.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D.点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速度过慢,使空气膨胀逸出

Ⅱ.实验A测得结果不够准确,实验小组进行反思,选定白磷,利用如图B所示装置再次进行测定。
【查阅资料】①白磷燃烧的温度为40℃。
②白磷燃烧的产物和现象与红磷完全相同。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气球初始状态为瘪的,内无空气,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
(3)写出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4)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导致这个现象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___________mL时停止流下。
【得出结论】最终实验小组准确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反思交流】
(5)不能用硫代替红磷做此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3-07-19更新 | 31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