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063 道试题
1 . 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催生第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因素是(     
A.开放14个沿海城市B.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C.中共十四大召开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昨日更新 | 5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五月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2 .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某校学生开展了以“新中国伟大历程”为主题的历史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材料一:中国现代史年代尺(部分)

材料二:

1971年10月,新闻媒介评论道:“中国是在自己不在场的情况下,受到联大三分之二以上国家的祝福,使联合国发生根本变化。”

——李颖《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材料三: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议及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是职责。读下表:

时间会议重大理论成果
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完的指导思想
1997年中共十五大(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2年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2年中共十八大(②)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7年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材料四:中央党史文献研究院研究梳理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时期、地区和领域形成的革命精神,总共有91种。各种精神之可有相通相融的共性,有基础性的思想内核,有一以贯之的理念内容,诸如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等。

——摘编自2021年3月人民网

(1)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由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图1中工业产品产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材料反映了我国哪一外交成就?写出图中“天路”的名称,“天路”的建成得益于我国哪一经济发展战略?
(3)据所学知识填充①、②的内容,并说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特点。
(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1949-1978年形成的具体精神实例并写出其内涵。
2024-06-1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黄石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3 . 以下是联合国大会第64﹣78届(部分)会议主题,请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表述完整)
会议主题
78届(2023-2024)“和平、繁荣、进步、可持续”
77届(2022-2023)       “分水岭时刻:以变革方案应对相互交织的挑战”
75届(2020﹣2021)“我们想要的未来,我们需要的联合国:重申我们对多边主义的集体承诺——通过有效的多边行动抗击2019冠状病毒”
73届(2018﹣2019)“致力于使联合国与所有的人民息息相关:全球领导和责任分担,促进建设和平、公平、可持续发展社会”
72届(2017﹣2018)“以人为本:全面推动变革我们的世界”
67届(2012﹣2013)“通过和平手段调节或解决国际争端或局势”
64届(2009﹣2010)“有效应对全球危机:加强多边主义和文明间对话,以促进国际和平、安全与发展”
2024-06-13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黄石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4 .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在此过程中留下了众多的红色足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色足迹一               红色足迹二

红色足迹三               红色足迹四

(1)请将上面红色足迹填入对应的主题形象。
A“革命摇篮,领袖故里”——红色足迹二      B“开天辟地,党的创立”——红色足迹一
C“历史转折,出奇制胜”——     D“和平解决,扭转时局”——
(2)从你所填的红色足迹中任选一个,介绍与该足迹相关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
(3)归纳上述红色足迹的共同价值。
2024-06-1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黄石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时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材料一: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

【中华文化圈】

材料二 : 隋唐统一后,汇聚南北内外多种文化,融合创新,成为光芒四射的世界文化中心。周边各国派遣使者和留学生,积极学习并吸收中华文明的成果。中华典章制度、思想文学等深刻渗入日本、朝鲜和越南,最终以中华文明为基础、以汉字为表征形成了东亚文化圈。该文化圈又因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明,也被称为“中国文化圈”。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文明西传促进欧洲变革】

材料三:

【西学东渐】

材料四 : 19世纪“西学东渐”发展阶段

阶段时期西学东渐的情况
第一阶段1800~1839年1807年,英国派马礼逊来华传教。此时嘉庆皇帝厉行闭关政策,严禁传教活动,禁止外国人学习中文
第二阶段1840~1860年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长技”……但却是空谷足音,长久不为清政府所重视
第三阶段1860~1895年夷人的长技被提升为西学……以培养外语、军事,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新式学堂增多,西式学堂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第四阶段1895~1900年人们对西学的认识,由“西艺”推进到了“西政”……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丝路精神的核心是?今天中国复兴丝绸之路,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现实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朝对外交流的史实概括隋唐“中国文化圈”形成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三,概括宋元时期科技传播的特点。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中任选一项,运用史实分析其对欧洲“走向近代”的影响。
(4)分析指出与第四阶段的“西学东渐”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国人对待西学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024-06-13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黄石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6 . 近年来,美国挥舞“关税大棒”,对进口自亚洲、南美、欧洲等多个国家的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范围不仅涉及钢铁、机械设备、化工制品、塑料制品等生产环节商品,还涉及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等绿色低碳产品,甚至还包括大量食品、服装、日用品、药品等基本民生商品。美国负责财经工作的有关官员曾表示,关税加重了美国消费者直接承担的成本,抬高美国商品进口成本,对高通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成本最终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买单”。美国的做法:(       
A.扩大了本国商品出口B.优化了全球资源配置C.阻碍经济全球化发展D.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2024-06-13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黄石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从现实上看,这一体制在国民经济恢复、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以及在苏联卫国战争中,都表现出了明显的积极作用。其结果不仅把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农业国,在短期内发展成为位居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和公认的军事强国,而且保证了在卫国战争中,战胜工业强大、军事一流、组织高效的法西斯德国。这一体制指的是 (       
A.新经济政策B.农业集体化C.斯大林模式D.余粮收集制
2024-06-13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黄石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8 . 最符合图片主题的是:(       

A.新中国的建立与巩固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成
C.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D.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
2024-06-1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黄石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三线建设,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党中央根据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作出的以备战为中心的重大战略决策。从1964年到1980年,三线建设在中国腹地的十三个省、自治区全面展开。在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共投资两千多亿元、动员上千万人,在西部进行了大规模的国防、工业、交通、科研和基础设施建设。材料说明三线建设 (     
A.适应了改革开放政策的需要B.为我国西部地区现代化奠定基础
C.促使我国建立起完善的交通网D.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2024-06-13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黄石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清朝初年,由于郑成功抗清力量的存在,朝廷实施“禁海令”,郑氏降清后康熙曾下令解除海禁,各国商人一时间大量涌向中国,海外贸易得到空前发展;乾隆时期规定广州是唯一贸易口岸,在此实行商行制度,所有对外贸易必须通过由朝廷认可和管理的“十三行”进行。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颁布了《防范外夷规条》,其中规定更加具体和细致。以上材料说明:          
A.清朝一直严格执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B.清朝“海禁”政策有效抵抗了外来侵略势力
C.闭关锁国政策在乾隆时期得到制度完善D.清朝时期的对外贸易逐渐走向良性发展
2024-06-1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黄石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