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07 道试题
1 . 公元534年,东罗马帝国国王主持编撰了《罗马民法大全》,该法典对西方文明的影响被认为仅次于《圣经》,其基本思想和原则已融入到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法律中。这表明《罗马民法大全》(     
A.符合资产阶级发展要求B.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D.维护了奴隶主阶层利益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中世纪西欧,人们所有的理想是基督徒式的清规戒律和清心寡欲,很大程度上都鄙薄尘世烦恼。14世纪以后,这一观念受到挑战,人们正当合理的享受备受推崇,对拥有财富的褒扬不绝于耳。这一变化源于(     
A.世界市场确立B.殖民掠夺的扩展C.新航路的开辟D.人文主义的传播
3 . 从1960年到1988年,西方国家的政府支出类型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国防、公共行政和一般经济服务支出转向医疗、教育和转移支付(社会保障和社会援助支付、商业补贴和政府债务利息的社会福利支出)。这表明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A.财政负担不断加重B.经济持续高度繁荣
C.注重缓和社会矛盾D.阶级矛盾彻底消除
4 .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

材料一   南宋都城临安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临安商业繁荣,商品交易量大,原有的经济模式渐渐不适应发展需求。国家开始征收以货币缴纳的间接税商品买卖乃至私人间的交换几乎都以货币支付。临安教育尤其发达,不仅有官学,更有大量私学。私学的兴盛满足平民百姓对文化教育的需求。各种民间习俗在“南北融合''的过程中逐步改变和完善,尤其是与商业活动的结合,使民俗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场面更加隆重和欢快,许多全国性的民俗也在此期间渐趋统一。

——《南宋临安市民阶层都市生活兴盛的原因,以及其对后世生活的影响》

材料二   明代至万历时期,由于西方传教士东来,新的思想萌芽,产生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原有城市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时期,国家控制力量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弱,如户籍管理制度松弛,人们得以取得了部分自由流动的权利;城市服饰风尚出现了一些新动向,诸如:等级制已被打破,僭用服饰习以为常;服饰由淳朴转向好美,奢侈更是成为晚明城市风尚的基本特点。

——摘编自陈宝良《明代的社会与城市生活》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临安城市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归纳明代城市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5 . 如表内容反映了美国独立战争与南北战争后的经济发展概况,据此可知两次战争都(     
独立战争后18世纪末,美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中期,美国的工业发展水平已经是仅次于英国、法国和德意志,名列世界第四。同时,这一地区的资本主义农业也有很大发展,出现了许多资本主义性质的大农场。19世纪中叶,这些农场里的耕地、播种、收割和打谷已经使用机器,生产力水平很高。
南北战争后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在全国范围内工业迅猛发展,并从北部向南部和西部扩展。“大企业时代”取代了“小企业时代”。1865—1900年,美国工业产品价值增长了500%,20世纪初的增长率更高。
A.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与统一B.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C.保留了浓厚的奴隶制残余D.促进了世界市场形成发展
6 . 【工业化】

材料一   中国近代的工业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发生和发展的,经历了一个复杂艰难而曲折缓慢的过程。无论是晚清政府的洋务运动、背负三座大山的民族工业甚至是国家扶持的垄断资本都难以取得全面发展,并且中国本身资本主义因素发展极不充分,造成城市中的近代因素分布并不均衡,也不能及时扩散到农村与内地。

——摘编自左锋《基于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互动视角的中国近代工业化研究》

材料二   由于种种原因,旧中国没有实现工业化的任务。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的道路。19491978年,中国实施集中计划经济体制,走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工业化道路,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打下了里实的工业基础。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伴随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中国逐步走上了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摘编自朱玉湘《试论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指出其艰难曲折的社会根源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任选其中一个阶段,说明工业化建设的意义及启示。
7 . 【中西文明交流】

材料

7世纪唐朝时期,通过外交使节的方式向周边国家传递文化。这些使节往返于唐朝和周边国家之间,他们除了进行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交流,还传递了大量的文化信息,例如诗歌、书法等,形成了以唐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
13世纪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这一时期传往西方,天文、历法、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7世纪从晚明到清朝中期,有80名来华耶稣会士对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大炮铸造法、算术、几何、地理、建筑等,与此同时,耶稣会士也招中华文明介绍到了欧洲。
18世纪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是“欧洲人中最大的中国赞美者”。他认为儒学是世界上最好的、最合于理性的哲学。中国的孔子及儒学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理性宗教”或“哲学宗教”的典范。
19世纪晚清时期,林则徐雇人翻译《四洲志》;魏源编写《海国图志》;严复翻译《天演论》(即达尔文《进化论》)和《法意》(即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马君武翻译《民约论》(即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围绕“文明的交流与传播”,任选角度,自拟标题,综合运用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8 . 外交部长王毅在总结2023年中国外交时谈到,这一年有几大亮点值得特别回顾,如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扎实推进、“一带一路”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金砖机制实现历史性扩员、中国——中亚峰会成功举办、促成沙特和伊朗历史性和解等,这表明新时期中国(     
A.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坚定力量B.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
C.积极推进与发展中国家的深度合作D.推动建立了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
9 . 【不断发展的近现代社会】

材料一   19世纪末,美国的工程师威廉菲尔普斯伊诺,起草了世界上第一个交通法规《驾车的规则》。这部法规对当时的道路交通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来的交通规则奠定了基础。伊诺在制定交通规则的过程中,发明了停车标志、人行横道、交通圈等一系列设施,使得道路出行变得更加安全有序。

——(英)汤姆斯丹迪奇《车轮上的历史》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快捷的了解、获取信息,时刻感受到与外部世界的变化。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工具使人们建立联系实现沟通更为方便。网上音乐、视频和游戏使现代社会的娱乐和休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美国工程师起草《驾车的规则》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归纳“信息时代”带来的影响。
10 . 一中学探究性学习小组搜集到如下历史资料,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基层群众自治的完善过程
C.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进程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