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841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     
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平定了安史之乱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7日内更新 | 254次组卷 | 268卷引用:湖北大悟书生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再次谈及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丝路崭新的时代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往

从中国输入西域的物品和技术从西域传入中国的物品和文化
①大量的丝和丝织品
②凿井、铸铁
①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
②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

材料三:2021年11月19日,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作出全面部署。指出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提高了国内各区域开放水平,拓展了对外开放领域,推动了制度型开放,构建了广泛的朋友圈,探索了促进共同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同共建国家互利共赢。

(1)写出材料一中A点代表的城市名称以及B点所代表的国家。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重大贡献的是谁?
(2)依据材料二归纳汉代丝绸之路东西方交流的特点。
(3)中国是“一带一路”的倡议国、主导者,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今重铸丝绸之路,有何现实价值?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3 . 改革和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今年党的二十大也提出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秦始皇说:“长期以来,天下战乱不断,老百姓饱受苦难,就是因为有诸侯。凭借祖先的恩赐,如今完成统一。如果天下刚刚安定,又建立诸侯国,就是在制造战乱;再想让国家安定,就太难了。”

——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内容?
(2)依据材料二指出,秦始皇认为天下长期战乱不断,是因为实行了什么制度?接受这一教训,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帝接受“主父偃之计”采取了什么措施?此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均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4 . 西汉末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一些佛教用语也逐渐融汇到汉语中,如“五体投地”“现身说法”“大千世界”“天花乱坠”等。这说明(  )
A.佛教是从西域传入中国的B.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C.佛教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D.佛教主张众生平等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5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下列属于它的表现的是(  )
A.大量湖田被开辟出来,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B.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C.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6 . 若给下列内容归纳单元主题,最适合的是(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十校联考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号召“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这段话反映了五四运动(     
A.彻底反帝反封建B.伟大的思想启蒙
C.群众参与广泛性D.先进青年为先锋
2024-06-1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马克思旨在说明(     
A.欧洲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
B.领主出租自营地不直接参与生产
C.中世纪欧洲社会面貌开始改变
D.经营方式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2024-06-1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中国近代,英雄辈出。观察下图,这位英雄为救亡图存,积极推行变法,最终失败,英勇就义。他是(     

A.陈化成B.邓世昌C.谭嗣同D.徐锡麟
2024-06-1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梁启超在回忆19世纪80年代的情形时说: “朝士皆耻言西学,有谈者,诋为汉奸,不齿士类”。而到了19世纪末,却出现了“举国若狂,人人竞言西学”。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     
A.社会性质发生变化B.民族危机加深,救亡意识凸显
C.自强求富理念的推广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024-06-11更新 | 60次组卷 | 85卷引用:湖北省汉川区2024年中考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