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0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这种变化,各诸侯国实行变法。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两次进行变法。变法的其中一项重要措施是“开阡陌封疆”,允许土地买卖,打破公田和私田的界限,建立名田制,从法律上承认井田制的崩溃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商鞅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实力大为增强。公元前230年,正式启动统一战争,秦军势如破竹,仅用十年时间攻灭六国,统一全国。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简明中国历史读本》等整编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一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没有涉及”。
A.商鞅变法通过法律手段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
B.商鞅变法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
C.秦灭六国后,秦始皇派兵统一了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   美国不仅引进英国的机器,而且不断地改进和发明新的机器。这是美国工业革命中的一个重要现象。美国较早实行专利制度,鼓励发明创造。1790年美国第一届国会就通过了《专利法案》。1790—1800年,正式注册的发明专利有276项,1850—1860年达到2.52万项。除了一些机械发明外,还值得注意的是,轧棉机的发明人惠特尼还发明了滑膛枪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法。此后,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法得到推广,降低了机器的生产成本,大大推动了美国机器制造业的发展。

——摘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3)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推动工业革命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

材料三   2015年和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2.2%迅速增至2022年的60%以上,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据中国历史研究院主编《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整篇

(4)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加快创新发展的重大举措,并指出实施这些举措所取得的成就。
2024-06-15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中考历史真题(A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国际关系学界针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就国际格局做出了“一超多强”的判断。在变局中,美国“一超”的地位动摇了,新格局的形成处于动态局面。对“新格局的形成处于动态局面”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B.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形成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D.国际经济新秩序己建立
2023-09-23更新 | 719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历史真题
3 . 学校开展“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项目式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料实证——着装变化】

材料一   改革开放前,受经济等条件制约,人们的穿着需求主要集中在坚实、保暖、耐磨、耐脏上,民众服装的主要色调是蓝、黑、灰色。

——摘编自朱汉国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改革开放前我国民众着装的特点。

材料二

   

——摘编自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后我国民众着装的新趋势。
【历史解释——奥运佳绩】

材料三

   

1995年,我国开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后来,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保护和支持社会体育的发展。

——摘编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体育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88-2008年我国在夏季奥运会上所获金牌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2023-06-26更新 | 828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中考历史真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费尔南·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材料二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大多数人开始过上温饱生活,居民的营养状况改善,体质增强,居民结婚率和出生率上升,医学的进步使某些致死率极高的流行疾病受到控制,死亡率下降,于是人口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工业革命及其以后一个时期的英国正是处于这个阶段。

——摘编自王章辉《论英国工业革命对人口再生产方式和分布的影响》

(1)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英国人口变化趋势。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人口与工业革命”为主题,自定一个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3-06-19更新 | 503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的列表(部分)

不平等条约名称

主要内容(节选)

对中国的重要影响

《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条约》清政府赔款白银(③)两,分39年还清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九国公约》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材料二

   

               建国以来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数量变化柱状图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数量变化趋势。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推动七十年代我国出现建交高潮的重大外交事件有哪些?

材料   202346日,在中国积极斡旋下,中国、沙特和伊朗三国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这对中东宿敌正式复交。

——摘编自新华网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为建立公正、和平、包容、发展的国际新秩序,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贡献了哪些智慧和方案?(请举两例子以说明)
(4)综上所述,谈谈中国近现代史上外交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3-07-05更新 | 25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历史真题
6 . 精准计时·社会需求·科技创新

材料一

西汉铜漏

利用滴水造成的水位变化计时。但是随着水位下降,流速变慢,计时有一定误差

唐朝水运浑象复原模型

利用水力推动的轮轴机械报时,初步解决了计时误差问题

北宋水运仪象台复原图

使用擒纵机械系统,计时更加精确。这一技术传入欧洲,推动了西方机械钟表的发展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计时器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写出宋代另一项科技发明,并说明宋代科技成就的影响。

材料二   早期的钟表用手工制作,造价不菲,主要功能是装饰和显示主人的身份。19世纪早期,越来越多的人移居城市,在工厂和煤矿做工,按小时领取工资,计时对雇主和工人越来越重要。这一时期钟表生产从家庭作坊向规模化发展,机械化程度提高。某些工厂主致力于生产一种普通工人也能够消费的大众化钟表,并于19世纪中期在市,场上取得成功?20世纪初期,由于手表戴在手腕上可以直接看时间,其产量远远超过怀表和口袋表。

——摘编自刘军《瑞士》等

(2)依据材料二,概括钟表使用的趋势。分析19世纪早期到20世纪初期钟表行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   原子钟借助原子的天然振动精准计时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对我国原子钟发展的认识。
2023-07-25更新 | 1101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中考历史真题
7 .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以上图示中,河姆渡人使用的生产工具的名称是什么?
(2)铸造“青铜斧”的工艺繁荣于哪个历史时期?
(3)“铁农具”出现于春秋后期,它的出现有什么意义?请写出一点。
(4)如果“?”代表唐朝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它可能是什么?请写出两例。
(5)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既善于发明革新又善于总结经验。中国古代总结生产经验的著作有哪些?请写出一部。
(6)依据上述图文,总结生产工具变化的趋势。
8 . 近代以来,世界历史波澜壮阔,大国不断崛起,其历程值得我们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某种角度看,该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英国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法案”确立了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根据材料写出该法案颁布的意义。

材料二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至今)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材料中“这个国家”是哪国?它的出现和哪次战争有关?根据材料指出“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

材料三

   

(3)根据材料分析美国从1870年到1913年工业生产总值比重的发展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3-06-12更新 | 30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9 .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表现在(       
A.北约与华约对峙,欧洲共同体建立,日本崛起
B.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C.苏联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
2022-07-05更新 | 45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历史真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城怒跃黄河吼。眺中华,平型猎豹,台庄擒狗。胜利凯歌频奏起,倭寇投降低首。

﹣﹣刘国勷词作

材料二     中国《人民日报》社论: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巨册。
波兰《人民论坛报》社论:这在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阵线上又打开了一个缺口;中国人民的胜利,乃是本世纪继苏联十月革命和消灭希特勒法西斯主义之后的伟大事件。

﹣﹣转引自杨兆麟《时间开始了》

材料三

时间

福建某城市

深圳

1977年

2007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词句中涉及的两个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报纸社论所评论的历史事件。波兰《人民论坛报》是从什么角度评论这一历史事件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城市建设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除了图表资料外,还可以通过哪些类型的资料呈现这一时段的历史变迁?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总结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
2022-11-09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福建省中考历史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