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春秋争霸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3 道试题
1 . 政治制度是稳定一个国家的基石,好的制度能推动国家的发展。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材料二   西周建立后,为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制,周王室把王畿以外广大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材料三     春秋时期,山东诸小国为齐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所并,使春秋初年百十个国家,缩减成几个大国。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以“攘夷”相号召,与之进行斗争……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

(1)“天下为公”指的是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周分封制的主要目的和分封对象有哪些?起什么作用?
(3)有人说,“春秋无义战。”请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你对春秋时期战争的评价。
2023-11-2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锦江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生产力发展】

材料一   (下图)



(1)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什么?

【诸侯纷争】

材料二   从春秋到战国政治版图(从左到右)的变动(下图)



(2)材料二所示政治版图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社会变革】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上》


(3)据材料三归纳“商君”变法的措施。各国变法后,我国进入哪种社会形态?

【思想解放】

材料四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造就了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4)综合上述材料,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023-11-20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材料二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摘自常璩《华阳国志·蜀志》

材料三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都江堰的建成对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与春秋时期相比,战国时期有了哪些新的变化?
(4)根据材料四,概括墨子和韩非的思想主张。
(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
2023-11-20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平王立,东迁于雒(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

材料二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

(1)材料一中为什么会出现“平王立,东迁于雒(洛)邑”的历史事件?
(2)平王东迁后,中国历史由此进入什么时期?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在政治上呈现什么状态?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所涉及的制度走向没落的原因。
2023-11-20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杞县大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文资料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

宗庙之牺(祭品,如牛羊),为畎亩(田地)之勤(劳力)。

——《国语》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墨子说:“(战争)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同时,战争也促进了中原的“诸华”“诸夏”与周边民族的碰撞,周边民族不断融入华夏族。

(1)根据材料一,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兼并战争”的影响。
2023-11-2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中国古代史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根据材料一,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材料二: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2)根据材料二,指出周朝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分封制下受封者应当尽什么义务?

材料三: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中原的“诸夏”“诸华”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3)材料三反映的是春秋争霸的什么内容?请写出春秋争霸的第一位霸主。
2023-11-1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文物春秋战国史》中写到“春秋初,大小诸侯国有一百四十余,经过三百年的兼并和战争,到春秋末只剩下了秦、楚、齐、燕……等十几个大国、强国。”这说明春秋时期历史发展趋势是(     
A.中国逐渐走向分裂B.人民遭受的灾难更加深重
C.历史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D.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2023-11-1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开明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做霸主,相互征战,齐晋等一些诸侯国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任用贤人,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到了战国时期,魏、楚、秦等各个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对本国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

材料三: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我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强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情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经济上的变革的最重要的表现是什么?
(2)据材料二,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
(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材料三反映了此事件中的哪些措施?
(4)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面对重大变局,国家如何做方能脱颖而出?
2023-11-19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多个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最终如下图所示。这表明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     
\
A.封邦建国以藩屏周B.民族交融逐渐加强
C.社会经济高速发展D.国家逐渐走向统一
2023-11-1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容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春秋时期,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以及争夺霸主地位,互相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战争。他们公开打出的旗号是(     
A.稳定政局B.富国强兵C.民族融合D.尊王攘夷
2023-11-18更新 | 1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